张毅 欧阳静 杨华明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大学生手机成瘾现象已然成为影响大学生正常学习和生活的严峻问题。在梳理以往文献的基础上,本文从手机成瘾的定义和演变、产生的危害和相关控制建议出发,为手机成瘾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关键词:大学生;手机成瘾;控制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5-0217-02
信息化时代,手机和网络已经成为交流和获取信息的重要载体。2017年8月4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半年增长率为2.7%,互联网普及率为54.3%,较去年年底提升1.1个百分点。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24亿,较2016年底增加2830万人,手机上网比例较去年年底提升1.2个百分比,用户规模不断扩大。
一、定义及演变
移动互联网和手机技术的日益进步让智能手机的场景化功能得到深入发展和普及。最大的用户体验变化在于手机平台的可移动性、便携带性和便利性化,零碎化时间的最大程度填补以及依赖的功能内容丰富化。丰富化的应用场景可以满足手机用户在社交、娱乐、虚拟游戏等方面的需求,从而减轻或逃避现实生活的压力和烦恼,但也正由于对手机的过度依赖,使得手机成瘾成为网络成瘾的进一步延伸,成瘾群体也在无形扩大中。
美国精神病医生Goldberg在1996年发现“网络成瘾综合症”,并将其定义为“网络使用者由于过度使用因特网而出现的社会功能、心理功能损害的一种现象”。Kimberly S.Young经过一系统研究,将“网络成瘾”定义为是在没有特定成瘾物质的情况下人们使用互联网行为冲动失控,属于一种近似于赌博的强迫性行为,更像是一种冲动控制障碍。Davis则将“网络成瘾”科学区分为“一般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和“特殊病理性互联网使用”。
作为网络成瘾的延伸,手机成瘾有不同于网络成瘾的定义和理解。屠斌斌、章俊龙等人将手机成瘾定义分为手机关系成瘾、娱乐成瘾和信息收集成瘾三种类型,表现行为为周期性地对手机产生着迷状态,伴随着强烈持续的依赖行为和心理。王小运将手机成瘾定义为对手机的过度使用而产生的依赖,并伴随着强烈的心理体验(手机不在身边会出现焦虑感觉等)和某些行为的不适(对手机的过分敏感心理和行为等)。
二、手机成瘾对大学生群体的危害
面对网络媒介的“双刃剑”,正处于心理发展不稳定时期和成熟塑造关键时期的学生群体缺乏有效的自我控制,往往成为“手机成瘾”的高危群体,周挥辉的实证调查结果显示,过度地使用網络已使学生成长为“注意力涣散的一代”。各种实证研究结论表明,手机成瘾给大学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危害,手机成瘾个体也呈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例如人际关系敏感、忧郁、敌对、偏执、强迫、焦虑和狂躁等。
1.人际关系冷漠化。谢延明认为网络的过度使用会导致严重的人际关系问题,人—机—人交流模式取代了人—人面对面交往模式,用于上网时间越长,现实中与人相处的机会就会越少。Roberts JA等人(2016)发现,过度使用手机造成人际交往减少,而人际交往较少直接造成负性情绪增加,容易造成朋友、恋人之间的人际疏离,从而让个人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直线下降。
2.自我孤独感。张岩等人(2015)发现,手机成瘾和孤独感有显著相关,大学生孤单感在人际适应性和手机互联网依赖关系中发挥着中介效应。祖静等人(2017)的研究发现,手机成瘾大学生对悲伤表情面孔察觉更快,当呈现差异面孔时,对悲伤情绪的敏感度更高,这与郑希付(2008)对网络成瘾大学生具有负性情绪加工偏向结论一致。
3.注意力集中和偏向影响。花蓉等人在2016年从注意偏向角度研究手机成瘾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机制,采用点探测范式对手机成瘾被试进行注意偏向模式内在机制的相关研究,结果发现手机成瘾高水平影响着手机相关词语的注意偏向,非手机成瘾者对词语没有表现出显著的注意偏向,而手机成瘾者对手机相关信息则存在注意偏向,此外,研究还指出,跟烟草成瘾群体、社交恐惧群体的干预一样,通过注意偏向训练可以提高手机成瘾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4.生理影响。长期使用手机会引起头疼头晕、视觉和听觉的损伤、注意力涣散、记忆力下降、疲劳感等不适症状,还会引起颈椎变形等形体方面的改变。手机的过度使用往往伴随有焦虑和抑郁等精神障碍症状,也有研究表明手机的过度使用与压力和个体的睡眠状况关系密切(冯君凤,2017)。朱玉歆(2015)对大学生的手机成瘾和睡眠质量情况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手机成瘾者睡眠质量低于非手机成瘾者。
三、手机成瘾的控制建议
1.加强高校学生自控能力。大学生的自控能力处于极不稳定时期,面对随身携带充满诱惑的手机网络平台,容易沉浸其中。基于愈演愈烈的手机成瘾现状,高校需加强学生的自控能力,成立专门针对大学生手机成瘾矫正的部门,定期定向关注在校大学生的手机成瘾问题。此外,通过班级反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重点对象进行及时疏导和干预,包括心理咨询和团体辅导等方式。孟礁的研究结果显示,手机成瘾者往往容易排斥心理咨询的形式,而采用前期团体辅导配合后期心理咨询的形式对矫正和预后评估成瘾起到良好的积极作用。
2.丰富校园多元文化建设。王凯(2016)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运动干预能够有效缓解大学生手机成瘾程度,能够作为降低大学生手机成瘾的有效手段之一。除了体育运动之外,高校还需加强校园多元文化建设,加大对社团的管理和宣传,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特别是手机成瘾对象)或主动或被动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去,通过面对面交流活动,改变人—机的成瘾形式,从一定程度上降低对手机的过分依赖,从而也为手机成瘾的大学生提供更多人际交往的渠道。
3.创新利用新媒体平台建设。对于碎片化时间,手机关系成瘾(微信等)、娱乐成瘾(微博等)和信息收集成瘾形式的现象较为严重,而目前新媒体建设情况良莠不齐,对大学生的思想认识造成一定程度上的错误引导。高校应采取相关方式倡导,结合学生所需的能力素质以及专业所需和就业能力培养,通过教师推荐或其他有效宣传形式加强对新媒体利用的创新建设推广。
4.改变传统教学形式。大学生手机成瘾原因之一在于本身对专业的认同度不够,导致大学生对自身所学专业缺乏学习兴趣,出现态度消极、被动学习等现象,并产生厌倦情绪。此外,传统的教学形式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质量也不能有效引导学生对教授内容的掌握,也是造成上课期间学生手机成瘾的重要原因之一。针对此类现象,一方面高校需做好大学生专业学习生涯规划管理,及时了解学生的专业认同感,灵活管理学生转专业学习体系;一方面需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你听我讲、你问我答的传统授课形式,实践结果显示,学生通过工作坊形式中的角色扮演能够强化自主学习主动性,很大程度改变学生对传统授课形式的认知,通过新颖的授课形式加强小组成员之间的讨论和师生间的互动,从而减少大学生在课堂上的“手机成瘾”现象。
参考文献:
[1]冯君凤,曹贵康.手机成瘾与冲动性关系探究[J].心理学进展,2017,7(1):60-66.
[2]朱玉歆.大学生手机成瘾和睡眠质量的关系[J].社会心理科学,2015,(10):73-80.
[3]花蓉,武晓锐,方芳.手机成瘾大学生注意偏向的实验研究[J].心理学探新,2016,36(5):446-450.
[4]張岩,周炎根,裴涛.大学生孤独感在人际适应性和手机互联网依赖关系中的中介效应[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5,(10):774-779.
[5]祖静,张向葵,左恩玲.手机依赖的大学生的情绪觉察特点[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7,31(5):412-417.
[6]杨兮,吴亚平,吴红梅.大学生手机成瘾与孤独感,社会支持关系研究[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7,(6):88-90.
[7]王凯.运动干预对大学生手机成瘾程度的影响[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6,(3):109-112.
[8]林书兵.基于工作坊的实践教学模式的应用与探析[J].现代教育论丛,2014,(3):6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