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实践国学经典诵读的途径

2018-07-24 09:34赵雪莲
甘肃教育 2018年6期
关键词:国学经典诵读实践

赵雪莲

【关键词】 语文教学;国学经典;诵读;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06—0049—01

国学经典是古人的智慧结晶,也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践国学经典诵读,能够增强学生对国学经典的认识,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促进学生的人格发展,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国学经典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对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水平,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播,提高学生的民族感和自豪感,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三观价值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营造诵读氛围,提高学生的诵读兴趣

国学经典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学生健全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国学经典诵读的优势不言而喻,但是诵读的内容和过程是较为枯燥的,对于正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来说兴趣不高。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营造有利于诵读的氛围和环境,让学生对此产生兴趣,愿意主动参与到诵读的过程中来。在具体的诵读过程中,教师不要布置任务和指标,以免影响学生的诵读兴趣。激发学生诵读国学经典的方式有很多种,教师要结合学生现阶段的身心特征适时引入,如小组比赛、班级演讲、擂台赛等等。这些带有趣味性和竞争性的诵读方式,与初中生的年龄特征相吻合,对调动学生的诵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诵读质量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二、科学安排国学经典诵读的时间和进度

初中语文教学中国学经典诵读的实践,就是要将国学经典诵读安排到语文课表中,利用语文课的时间开展诵读活动。首先,语文教师要根据学校的要求、学生的兴趣、语文课时的安排等,进行诵读时间的合理安排,至少要保证每周一节课,也可以在每节课前后的时间进行诵读,根据具体的情况具体制定。其次,在早读时间安排国学经典的诵读,并对具体的诵读内容和诵读方式进行展示和引导,组织学生正确诵读,并能够理解诵讀内容,从诵读内容中获取价值。最后,保证诵读的进度,全班学生的诵读进度应该是统一的。这种进度上的统一并不是要求所有学生都要在统一时间里背会一样的内容,而是一种对后进生的激励方式。

三、将国学经典诵读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

首先,可以开设专门的诵读课,适当延长晨读和晚读的时间,同时教师进行诵读内容的指导,强化学生对内容的理解。

其次,结合课文的内容,提高国学经典诵读的实效性。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黄河颂》《最后一课》《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土地的誓言》《木兰诗》等文章时,教师可以引入国学经典《格言联璧》的内容。这部国学经典中主要以“诚意、正心、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内容为框架,收集了有关个人、家庭、社会、国家的至理格言。作者意在通过这些金科玉律引导我们要从小养成做人的道理,树立远大的人生志向,努力进取,这样才能够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国学经典诵读实践的真正目的是教人育人,所以教师在设置诵读课的同时,也要将其与语文教学的内容有机融合起来,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发挥国学经典诵读的价值。

四、在班级、年级内组织国学经典诵读比赛

初中语文教学中国学经典诵读实践活动的开展,不能单纯依靠诵读,还需要借助其他手段丰富诵读的形式,调动学生诵读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获得实践价值。因此,教师可以组织班级或者年级的国学经典诵读比赛,然后设置具体的奖项,激发学生参与诵读的积极性。也可以组织国学经典书法大赛、国学经典绘画大赛等,将国学经典的诵读方式进行丰富,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将国学经典通过书法和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创新我国的传统文化。丰富多彩的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和文化素养,这对初中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是非常有利的。此外,教师在开展多样化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时,一定要保证质量,不要盲目侧重形式的新颖,导致经典诵读成为空话。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践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弘扬我国传统文化,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启迪学生的智慧,使学生在文化氛围的熏陶和感染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对提升语文学科的教学水平,健全学生的人格,构建和谐校园等均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编辑:马德佳

猜你喜欢
国学经典诵读实践
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