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患者D-2聚体与PICC置管静脉血栓形成相关性研究

2018-07-24 07:59胡江娟邹凤丽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18期
关键词:高凝置管导管

胡江娟,邹凤丽,侯 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1)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即PICC管)是指从肘部浅静脉穿刺置入,导管尖端位于中心静脉的深静脉内,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需长期输液的患者,对于需要反复多次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更是一种相对安全可靠的选择。PICC不仅减少了肿瘤患者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还能避免化疗药物外渗引起的静脉炎或组织坏死及反复静脉穿刺引起的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然而,随着PICC的广泛应用,其并发症也日益突显,静脉血栓形成为其严重并发症之一,常危及患者生命。肿瘤患者高凝状态是静脉血栓形成的血液学基础,而D-D的异常增高常提示肿瘤患者处于高凝状态[1]。因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158例经PICC置管的恶性肿瘤患者D-D水平在不同时间点的变化,探讨其PICC置管后血栓形成的影响及预警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5年6月间收治的行PICC置管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15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78例,女80例,年龄28~67岁,平均年龄(51.3±0.6)岁,肺癌50例,宫颈癌35例,乳腺癌30例,食管癌18例,直肠癌12例,胃癌6例,鼻咽癌4例,脑胶质瘤3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PICC置管。

1.2 材料

本研究中使用的PICC管均为德国贝朗公司生产的Certo Splittcocan 375 PICC导管。

1.3 研究方法

158例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选择头静脉、贵要静脉或肘正中静脉行常规PICC置管术,术者均为PICC置管术持证上岗人员。在T0(PICC置管前0~1天)、T1(PICC置管后4~7天)时间点上采用法国STAGO全自动血凝仪及其配套试剂测定血清中D-D水平。依据血凝仪参数规定D-D正常水平为0~0.55 mg/L。置管后对PICC管进行常规的护理及维护,依据超声检查结果是否有血栓形成分为血栓组及无血栓组。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

158例恶性肿瘤患者中,经超声检查结果证实发生血栓者34例,无血栓者124例,血栓发生率为21.5%,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T0时间点D-D水平

血栓组D-D水平为(1.89 ±2.27)mg/L,无血栓组D-D水平为(1.70±1.97)mg/L,两组患者D-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T0时间点D-D水平比较(±s,mg/L)

表1 两组患者T0时间点D-D水平比较(±s,mg/L)

分组 D-D t P无血栓组 1.70±1.97 0.482 0.631血栓组 1.89±2.27

2.3 T1时间点D-D水平

血栓组D-D水平为(3.19±2.52)mg/L,明显高于无血栓组的(1.86±1.70)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T1时间点D-D水平比较(±s,mg/L)

表2 两组患者T1时间点D-D水平比较(±s,mg/L)

分组 D-D t P无血栓组 1.86±1.70 2.897 0.006血栓组 3.19±2.52

2.4 血栓组T0、T1时间点D-D水平

血栓组PICC置管4~7天后(T1时间点)D-D水平明显高于置管前0~1天(T0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见表3。

表3 血栓组T0、T1时间点D-D水平比较(±s,mg/L)

表3 血栓组T0、T1时间点D-D水平比较(±s,mg/L)

变量 D-D t P T0 1.89±2.27 2.220 0.030 T1 3.19±2.52

2.5 无血栓组T0、T1时间点D-D水平

无血栓组T0、T1时间点D-D水平分别为(1.70±1.97)mg/L、(1.86±1.70)m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变量 D-D t P T0 1.70±1.97 0.651 0.515 T1 1.86±1.70

3 讨 论

目前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明显升高,化疗作为肿瘤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绝大多数肿瘤患者需要4~6周期化疗,甚至更长时间。PICC置管因其可使化疗药物直接通过导管输入患者体内,不仅有效的减轻了因反复穿刺对患者外周血管的损伤,还避免了化疗药物等外渗引起的静脉炎甚至组织坏死,保证了输液安全和输液质量[2],因此广泛应用于肿瘤患者。然而PICC置管并发症也时有发生,包括导管阻塞、静脉炎、穿刺点出血、静脉血栓形成及感染等,其中静脉血栓形成被认为为最严重的并发症,常常危及患者生命。本研究中,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血栓发生率为21.5%,较国外研究略有增高,可能与本研究中研究对象均为肿瘤患者,且大部分为肺癌、宫颈癌等易致血栓形成高发病种有关。

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三大要素:血液高凝状态、静脉血流滞缓以及静脉壁损伤。恶性肿瘤患者本身普遍存在高凝状态[3-4],为静脉血栓发生的高危人群。PICC置管加重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主要原因可能为:(1)穿刺置管时损伤血管内膜,置管成功后导管长期置于血管中并随着患者上肢的活动对血管内皮细胞产生机械性刺激进而诱发血栓形成;(2)PICC置管后因患者担心导管脱落致使导管侧肢体随意性的自主活动受限制,加之置管后血管腔相对变窄等使血液瘀滞,血流缓慢,促使血液产生高凝状态。D-D是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在凝血酶的作用下形成纤维蛋白单体,纤维蛋白单体经活化因子X交联后在经纤溶酶降解产生的特异性终末产物,是体内高凝状态和纤溶系统亢进的重要分子标志物,其水平的增高表示继发性纤溶亢进[5],易促进静脉血栓形成。本研究中,肿瘤患者再加上PICC置管高风险因素,增加了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性;在PICC置管前0~1天(T0时间点)及PICC置管4~7天后(T1时间点)动态检测了D-D水平,我们发现,在血栓组患者中,T1时间点D-D水平较T0时间点明显增高(3.19±2.52 mg/L vs 1.89±2.27 mg/L),而在非血栓组患者中,两个时间点上的D-D水平并无太大差异,且在置管后4~7天血栓组D-D水平较非血栓组明显增高(3.19±2.52 mg/L vs 1.86±1.70 mg/L),提示我们,在置管后4~7天监测D-D水平对血栓形成具有预警作用,如D-D维持高水平状态高度提示静脉血栓发生的可能。

因此,为了有效预防肿瘤患者PICC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的发生,医护人员应当定期监测患者凝血功能,尤其是D-D水平,注意变化趋势,对静脉血栓发生高风险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治疗及护理措施,预防血栓的发生,更好的造福于广大肿瘤患者。

猜你喜欢
高凝置管导管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omplicated by rhabdomyolysis: A clinical analysis of 11 cases
低分子肝素钠和右旋糖酐对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治疗效果的影响
血栓弹力图对进展性脑梗死的预测价值
益气活血化瘀法和利伐沙班对老年股骨干骨折患者术后高凝状态的影响
急性胰腺假性囊肿的外科治疗
介绍1种PICC导管带管沐浴的方法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静脉导管缺如2例
小剂量低分子肝素在高凝状态复发性流产中的疗效
积极有效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
不同深静脉临时置管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