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丹,汤 丽,王 刚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八医院,浙江 湖州 313000)
分级护理工作模式是根据患者病情按护理程序制定的护理措施[1]。深静脉血栓(简称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腔内不正常地凝结,阻塞静脉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造成不同程度的慢性深静脉功能不全[2-5]。全身主干静脉均可发病,好发于下肢,骨折患者手术治疗后静脉血栓是最主要的并发症。血栓的形成并非偶然,而是存在着多种原因,血栓的形成并非不可预防,我科自2013年1月开始对患者进行分级预防评估,重点预防护理,制定相关的护理措施,做到个性化、重点突出的预防,能为明显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选择2012年2月~2013年11月在我科就诊的下肢骨折患者303例,其中男195例,女108例,高血压、高血脂80例,有血栓栓塞家族史39例,髋关节周围骨折68例,膝关节周围骨折50例,股骨骨折40例,股骨骨折87例,胫腓骨骨折58例,年龄25~89岁。2013年1~11月共统计下肢骨折预防患者158例,设置为观察组,选取2012年2~12月未用分级预防制度防治DVT患者145例,设置为对照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因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分等级的预防性护理,具体如下。
1.2.1 入院的评估
对入院患者进行身体状况的全面评估,同时详细询问用药史、过敏史及病史、既往有无合并血栓史,高血压、肥胖、糖尿病、慢性静脉炎或下肢静脉曲张等危险因素。按照风险评估Autar量表[6]进行风险筛选,按照得分不同判断其血栓的危险程度:每个危险因素的评分为1~7分。将患者分为低危、中危、高危3组:低危7~10分、中危11~14分、高危≥15分。我国应用Autar量表研究显示,该量表能够有效预警骨创伤患者围手术期VTE发生风险,有利于对中、高风险患者采取预见措施,降低患者围手术期及创伤患者VTE的发生率[7]。
1.2.2 护理措施
根据入院后评估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率的危险度,对高、中、低危患者床头标注血栓预防Ⅰ、Ⅱ、Ⅲ三个护理等级,并分别制定预防护理措施并实施。早期活动、早期离床是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最简单易行的措施[2]。
1.2.2.1 术前健康宣教:多数患者缺乏疾病的相关知识,对术后并发症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病情忽略是并发症不能被及早发现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医护人员在为患者治疗前应耐心细致的与患者进行交流,积极通过宣教,使患者和家属了解病情、疾病的特点、手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预后,并指导患者在住院期间配合医生进行预防,去除其不良的生活习惯,早期的床上主动运动或被动运动,尽早的下床活动,做出合理解释,消除患者及家属对疾病和手术的恐惧。增加患者的健康宣教的知晓率,制定预防血栓相关知识问卷调查表,满分为100分,>85分为知晓。
1.2.2.2 术后护理:根据血栓风险级别的不同,对血栓低、中、高危患者针对其个体、疾病及治疗状况采取多维度的预防护理[3]。通过生命体征的观察、患肢血运的观察,包括皮肤温度、颜色、肿胀程度、动脉搏动情况、功能锻炼(主动运动或被动运动如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运动,踝关节背伸屈旋转锻炼)、穿弹力袜、抗血栓药物治疗、足底放射治疗仪、凝血功能和血常规的监测、是否建立院外护患联系卡、血栓知识健康宣教单。见表1。
1.2.2.3 出院指导:患者住院只是短暂的时间,而防止深静脉血栓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患者出院后我们应给予合理的出院指导,继续加强功能锻炼,早日离床活动,中、高危患者还应建立院外护患联系卡,一式两份,护患各一份,见表2,对患者进行跟踪随访。
①DVT的发生率。对观察患者D-D二聚体及不适主诉,发现可疑血栓征象时,立即行相关检查,以明确是否形成血栓,记录血栓发生情况;②死亡例数;③健康宣教的知晓率。
采用SPSS 14.8计算机统计学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
(1)有利于制定个性化的预防等级,个性化的护理,保证了中高危患者的护理质量。(2)护士对家属的健康宣教的程度区别,提高了中高危患者家属对血栓知识的了解,有利于家属更好的照料。(3)通过床头Ⅰ、Ⅱ、Ⅲ等级护理卡,让医生能及时了解患者发生血栓的等级并进行更好地分类治疗。(4)有利于护理人员对血栓知识的进一步了解。(5)静脉血栓的发生是个动态的过程,对中高危患者建立院外护患联系卡,提高了院外患者的随访率,有效的降低了院外DVT的发生率。(6)对低危患者可采用物理预防,减少药物预防,有利于节省患者的住院费用,增加了社会效益。
表1 DVT术后等级预防及护理
表2 院外护患联系卡
深静脉血栓症是围手术期突发致死性疾病之一,根据我们对患者的入院评估,本组所有病例均具有发生静脉血栓的危险,使用的血栓风险评分表可量化、客观、科学的对患者进行危险因素的评估。通过客观评估分析,制度出个体化的预防性护理,保证了护理质量,减少了DVT的发生。通过这两组数据的对比,也证实了其有效性。院外护患联系卡,本组患者中仅有1例发生DVT,该患者属于高龄女性,肥胖,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血管弹性降低,下肢静脉曲张,术中患肢扎止血带,术后活动减少,卧床休息时间长,以上因素使血液滞留在血管内增加了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机会,但此例患者经过我科医生的及时处理,恢复良好。DVT的发生不仅延长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了患者的费用,给患者带来了无形的痛苦,所以,对于护理人员来说,在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工作中担负着重要的任务,掌握它的发生机理及危险因素,并对患者实施预防性的护理和健康教育,使其认识到预防的重要性,并掌握预防的方法,帮助患者预防和治疗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从而降低其发病率起到关键性的作用[4]。
表3 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