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中国书画”模块教学策略研究

2018-07-23 05:44沈璘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文化理解中国书画学科核心素养

沈璘

摘要:《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提出了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即: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以及文化理解。这样就对中小学的美术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自2017年开始,学校根据新课标提出美术教学改革,为此根据学生的个人发展、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学校的发展方向等方面考虑,开设“中国书画”课程,包括中国画和书法两门课程,所以以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为本的“中国书画”模块教学实践的策略研究是本论文的重点内容。本文主要讲述两个部分:一是分析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第二是以核心素养为理论依据重组“中国书画”模块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多元化教学评价四个方面探究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下的“中国书画”模块教学,研究如何有效开展书法和国画两门课程。

关键词: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学科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J20-4;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15-0204-01

一、背景分析

1.在2016年中国教育界最热门的话题是什么?应该莫过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同年,教育部组织修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提炼出各个学科的核心素养。在高中美术学科中,提出了“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五大学科核心素养。而作为我们这些美术教师最关心的应该是如何把核心素养落实到美术学科的实践教学中。

2.在仔细研读《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我们可以发现在课程的基本理念、选课模式、课程内容、课程平价等方面的转变与更新。于此同时,“美术核心素养”更加明确化,但同时,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所开设的美术选必修课程都肩负培养学生的图像识读、审美判断、文化理解等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重任。我们在接下来的教学任务中也将围绕着核心素养展开教学。

3.在我校美术课程改革时,对高二年段学生做相应调查,在对于美术课程的几大模块的了解程度中,大部分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不了解,或者了解甚少,但同时,我们必须了解,一个国家的艺术文化根基,是其发展的动力,一个学生对于文化的了解与热爱,是一个人的内涵。于是,在相应的美术课程开设中,我们希望开设的课程能够让学生了解并热爱中国传统艺术,考量以下几方面:学生的个人发展、教帅的专业技术能力、学校的发展方向等,选定中国书画模块,开设相关课程,包括中国画和书法两门课程。

二、培养美术核心素养的实质与意义

美术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国民教育改革的推进,美术教育的重要地位一再被强调。而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也回应了美育中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理念,对不同年龄、不同对象、各个层面的美术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而我们开设的“中国书画”模块中中国画、书法两大课程也积极构建起一个自下而上的核心素养教育体系。在课程教学中,我们不是简单的书法绘画的知识与技能传授,它是将书法或者国画的知识与技能、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对传统中国艺术的情感态度进行整合,在教学实践中,要在延伸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以及多元参与的教学评价等方面深入研究,开展以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为本的中国书画教学,由“知识核心”时代向“核心素养”时代转变。

三、美术核心素养在课程中的凝练

(一)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的相关性

在了解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以后,我们发现,在课标的课程目标上也体现出核心素养,“图像识读”即识别图像的形式特征,分析图像的风格特征和发展脉络,理解图像蕴含信息。“美术表现”即运用多种工具、材料和美术语言创作具有一定思想和文化内涵的美术作品级其他表达图像的视觉形象。“审美判断”即依据形式美原理分析自然,日常生活和美术作品中的美,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念。“创意实践”即具有创新意识,运用创造性思维进行创意,并使用美术的方法和材料予以呈现和完成。“文化理解”即从文化角度分析和理解美术作品,认同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尊重人文化的多样性。正因为如此,在“中国书画”模块的教学中,我们才积极从文化知识以及技能的传授向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完善其健康人格的转变。

(二)学业质量评价使美术素养各级水平具体化

针对各美術学习模块,课程标准中制定出了学业质量的评价标准。研制各学习模块的学业质量评价标准,始终要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进行联系。也就是说,制定的各学习模块学业质量评价标准应该是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各级水平的具体化。因此,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针对“中国书画”模块在研制学业质量评价标准时,形成基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评价标准。在把握人才培养要求、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提高教学设计和实施水平中发挥作用。

四、美术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

凝炼出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并加以界定之后,问题就转向了如何帮助学生形成这些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在“中国书画”模块教学中,如何将书画知识、技能转化为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呢?

(一)“中国书画”模块课程设计

在“中国书画”模块教学中,开设中国画和书法两大课程。两大课程都在做到“教学评”一致性,首先,在中国书画课程学习中,了解书法绘画的的形式特征,分析其的风格特征和发展脉络,理解中国书画所蕴含文化讯息。

课程第二步,运用多种工具、材料和美术语言创作具有一定思想和文化内涵的美术作品。当然,在此基础上,我们为做到核心素养中的“审美判断”与“创意实践”,积极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创作中加以提升核心素养。

最后,从文化角度分析和理解美术作品,认同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尊重人文化的多样性。

(二)利用学业质量水平促进核心素养形成?

如何将核心素养转换为可观察的外显表现,在课标中学业质量的提出,是有重大意义的,依据学业质量水平的衡量维度,我们把中国书画设置水平1、2、3质量描述,对学生的掌握程度,有了更加详细的划分,学业质量水平成了学生阶段性评价、考试、以及对应高考或者高等院校招生的重要依据。

中国书画中学业质量水平体现了其具有层次性,要求学生循序渐进学习知识内容,无论书法课程还是中国画课程,学生的学习都是分单元学习,从而达到核心素养的要求,每一个水平都从艺术特点、实践创作、情感体悟几方面展开。

(三)教学内容编排体现核心素养理念

“中国书画”模块的学习中,在过程中学习并不是接受不可置疑的知识与书画技巧,而是去尝试、想象、调查、反思、分析、比较、研究中国画和书法知识与技能所产生的过程,及其背后的原因与联系。

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是习得此种知识与技能,更是将此过程中的思维、行为和态度内化到自身思维观念之中,从而改变自己以及对于艺术的认知、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同时,我们在后期的课程学习中,强调在学校里掌握书画技能之后,可以迁移到以后类似的艺术活动中。以至于还能思考并领悟到在,中国书画”背后所蕴含的人生精神、态度与境界,而这也就是的美术核心素养所在。

五、结语

在艺术教育中的“核心素养”不是“教”出来,而是在艺术过程之中“浸润”出来的,是长时间的“育”化过程,“中国书画”模块教学中,我们关注的也是长期宽容的、开放的、丰富多彩的中国画和书法艺术过程如何传授技能,帮助学生完成中国画和书法创作,在不断的临摹与创作过程中增加艺术感悟,最后转化为内在的艺术文化态度。

猜你喜欢
文化理解中国书画学科核心素养
郭彤:中国书画拍卖将更加精品化
《中国书画》征订
减量提质:2019年春拍中国书画精品导览
中国书画大赛
从“技术理性”到“文化理解”:当代音乐教学范式的转向
关于核心素养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与疑问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跨文化对话之条件与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之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