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静雨
摘 要:幼儿的好奇心强且缺少生活经验与自我保护的意识及概念。所以就必须要加强对于幼儿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通过一系列具体性的教育引导方式,达到幼儿进行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培养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幼儿教育 安全意识 自我保护能力
据有关专家分析:幼儿是发生意外伤害的主要高危人群。作为幼儿教师,培养幼儿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迫在眉睫。让幼儿将所获得的安全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意识与行动,能够在突发性危险中保证自己的安全。
一、培养幼儿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科学、正确的解答是最直接的教育方式。及时引导教育幼儿,可以避免危险发生的可能性。对幼儿在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上的教育引导进行地越早,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就会更具有潜在保障,对幼儿的未来发展起到正想积极作用。[1]
对于幼儿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上的教育引导最需要的一个前提就是对于幼儿的严谨管理监督,教职人员要仔细检查幼儿所携带的所有物品中是否存在危险品.如:以误吞物品与尖锐物品,避免出现事故;就餐期间,教师要随时注意幼儿的行走路线安全并且防止烫伤事故的可能性,用餐时应要求幼儿禁止嬉笑打闹,避免食管意外堵塞。 安全标志的设立应该在楼梯两侧的墙面上,安全标志定要足够准确;足够明显;并且要易于幼儿理解。丰富幼儿对于基本安全常识的认知,随时让幼儿记得应该要注意安全。[2]
主题活动是幼儿最容易接受的教育途径,通过幼儿对活动过程的亲身感受,增加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比如模拟过马路时的场景,提醒幼儿首先要注意信号灯。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不走斑马线会怎样?以及认识直走、左转弯、右转弯一些常见的交通标志。让幼儿认识这些交通标志。并其通过幼儿的参与其中,加深对于这些安全常识的记忆印象。以主题活动的教学引导方式,培养幼儿看信号灯过马路的良好习惯和安全性认知,了解并且结合到现实生活中遵守交通规则逐渐加深自我保护意识与安全意识。
二、家长的日常引导
除了在幼儿园的时间,幼儿其他的大部分时间还是和家长在一起的。所以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的影响程度也是潜移默化的。家长必须要告诉孩子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而且自身也必须要做到“榜样的力量”,因为学龄前孩子对于世界认知的主要来源途径就只有在幼儿园里的时候和在家长身边的时候。孩子在幼儿时期更多的行为与思想意识更多的时候是从家长身上学来的,因为在孩子的心中对与自己的爸爸妈妈是最信任的。他/她们会直觉性的认为爸爸妈妈做的行为一定是正确的,所以也很容易“有样学样”。这个时候就需要家长起到正确的日常引导教育,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来培养孩子正确的思想概念与安全意识,并且做到孩子在幼儿园之外最直接的参照榜样。[3]
家长对于孩子的安全意识培养不仅仅是在外面,在家中才是更需要注意的,因为很多事故的发生都是在自己的家中,其原因基本都是因为家长回到家之后的警惕性松懈所导致的。所以,对于家中幼儿不能直接触碰的东西更要妥善放置并且加強日常的管理。其中,药品就是孩子经常会误碰到的物品,包装精美、五颜六色的药盒很容易让孩子觉得是好吃的糖果从而吃进肚子里。所以家中的药品应统一放在药箱或整理箱中,并且放在孩子接触不到的地方,避免孩子误食;其实就是插座、电箱、水阀、煤气阀、这些对于幼儿拥有一些危险性的开关都应该安装在高度至少一米以上的位置,保证孩子即使是举起手也无法接触到;家中的电热水壶、电吹风机、电烫发器等也是孩子经常可以接触到的,每年烧伤烫伤的儿童多是5岁以下的幼儿居多,所以家中安全也是家长不容忽视的重点工作。
其次,对于突发情况的正确处理方式也是家长所要交给孩子的。例如:手脚擦破划破,应马上请求他人的帮助;一个人在家时,突然停电,应保持冷静,不在家中乱跑乱喊;在大街上或者是商店里与家人走散,不是立即做无用的哭喊而找身边任何一个人协助自己寻找或通知到自己的父母。作为孩子的父母必须要全面考虑到各种意外可能性的发生并随时教导孩子正确的应对方法,让孩子学会寻求成人协助自己解决困境与危险的方式方法。还有就是要清楚基础的安全电话,110(报警)120(急救)119(火警)等。
结语
幼儿的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直接关系到幼儿的生命安全,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是针对于幼儿的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事情,它是一个漫长的时间性进展过程。所以就需要幼教工作者、家长、乃至整个社会的齐心呵护与重视。只要保证其持久性的教育与引导,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就一定能够有所改善、有所上升。所以,幼儿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需要老师和家长、社会三方面朝着共同的方向携手前进,让幼儿在未来的成长中成为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上的独立者。
参考文献
[1]王海红.幼儿安全意识及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OL]北京学前教育网2005.09.
[2]孟翔鸿.如何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J]幼教新视野.2006.(04).
[3]颜柳彬.我国幼儿园安全教育和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J]幼教园地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