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慧阳
蒂姆·艾特尓 三种姿态 布面油画 90×74.9cm(单幅) 2018年 ⓒ 2018 Tim Eitel,佩斯画廊供图
著名德国当代绘画艺术大师蒂姆•艾特尔(Tim Eitel)的作品曾于2008年在佩斯北京的空间开幕大展“遭遇”中亮相。十年后的2018年,艺术家携十二幅最新的油画作品回归,以更加完整的绘画链条向观众展示“艾特尔式”的精神时空。关于为什么命名为“场所与姿态”(Sites and Attitudes),我们必须对作者蒂姆·艾特尔的艺术思想有所了解。1971年艾特尔出生于德国莱昂贝格小镇,曾经先后在斯图加特大学学习哲学与文学和在莱比锡视觉艺术学院学习绘画。因此,“新莱比锡画派的著名艺术家之一”自然而然地就成了艾特尔的艺术风格标签,但是我认为并不足够说明这就是艾特尔的艺术。
展览链接:
蒂姆·艾特尔:场所与姿态
展览时间:2018年9月29日—11月10日
佩斯北京『蒂姆·艾特尓:场所与姿态』展览现场 ⓒ 2018 Tim Eitel,摄影:杨灏,佩斯画廊供图
展览地点:佩斯北京
莱比锡画派与新莱比锡画派因为时代和机遇不同,产生的艺术格调也截然不同。莱比锡画派并不是一个有组织的团体,画派的艺术家们绘画风格迥异,这种相异性恰恰向我们展示了他们艺术见解的独特性:追求自由,解放个性。当然,他们也有相同点:学院教育锻炼出来的扎实基本功。那么,新莱比锡画派相较于莱比锡画派有什么进展呢?2005年出版的《莱比锡百科》(Stadtlexikon Leipzig)中概括为:“莱比锡画派的特色在于它是一种要求深入精神及知识,扩展认知层面的现实主义。”也就是超现实的现实主义。因为所处的历史环境背景不同,新莱比锡画派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在创作技巧及题材内容等方面增添了更加丰富的个性化特征。它是以东西德统一前后的大时代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不免带有当时的时代烙印。在这样复杂而又惶恐茫然的心情下,生活中的环境问题、社会问题、政治问题、心理问题……都被收入艺术家的创作之中。经过讽喻、象征手法将这些概念元素融入绘画以期达到表现内心情绪的目的。
艺术家以旁观者的态度将形象展示在观众眼前,他们不再把自己扮作精神导师直接地去输出观点,而是选择在艺术发展到今天的形势下不解释为什么,让观众自己去解码。艾特尔的风格虽然以“新莱比锡画派”不能简单概括,但是同样也带有该画派的普遍特征。他关注的是在当代城市的商业化进程中,如何用艺术作为自己的武器来表现人们浮躁而充满孤独感的内心。显而易见,艾特尔找到了他的形象语言——背影。
在艾特尔的作品中,人物是最常见的表现题材。我们几乎看不到画中人物的脸部,他们都是背对着观众,或是无法看清面孔的侧影,只留下似乎寻常的背影。面对着墙壁,或蹲下或靠着墙站立着,从画面上可以感受到他们在思索着什么,那种宁静的氛围,隔着画布都可以感受到深深的孤独感。
蒂的“至善至美”——设计价姆·艾特尓 躺在草丛中的男子 布面油画 210×190 cm 2018年 ⓒ 2018 Tim Eitel,佩斯画廊供图
蒂姆·艾特尓 方格 布面油画 210×190cm 2018年 ⓒ 2018 Tim Eitel,佩斯画廊供图
蒂姆·艾特尓 厅堂 木板油画 22.1×27cm 2018年 ⓒ 2018 Tim Eitel,佩斯画廊供图
艾特尔说:“画中人物一旦有了面孔,作品就太偏向肖像画了,观众会立刻看向人物的脸,并将其作为主要的关注点。”由此可见,他注重的不是表面的层次。且在艾特尔的作品中有着相当程度的舞台感,画面中的人物似乎是戏剧中的主人公,在空旷简洁的背景下向观众展示着他的姿态。没有多余的修饰,只有一个背影,观众的注意力就这样被背影牵引。对人物姿态的把握和戏剧舞台似的有助于真实感的重现,但是同时,也强调了它的虚拟性空间的描绘。“我必须承认我是一个姿态控,我喜欢观察一个人如何站立,比如他的肩膀是耸起还是塌下,我对身体姿态能够表达出多少心理状态非常感兴趣。我相信姿态是会随之改变的,时尚有时都会影响一个人的姿态。”艾特尔说,在他这里创造出另一个静谧世界,这个世界与现实世界是平行的,所不同的是生活中不存在如梦境般广阔的空间感。姿态具有表现心灵的力量,在这个时空可以更加深入地访问我们的内心世界。关于这点艾特尔如此回应:“不要把隔绝感跟孤独弄混了。它是一种独自性,为专注提供了可能,在这种状态下你会更加接近你自己。”在这个“读图时代”,我们应从图中读到隐含的意义,艾特尔希望通过作品激发观众大脑中的记忆,了解到“艺术家给我呈现了什么”。
佩斯北京“蒂姆·艾特尓:场所与姿态”展览现场 ⓒ 2018 Tim Eitel,摄影:杨灏,佩斯画廊供图
自从摄影术发明以来,绘画艺术一方面被其冲击另一方面也在它的帮助下可以更加便利地搜集素材。摄影是艾特尔创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通过使用这一媒介,更好地记录生活中充满创意的人和物。他像一个旁观者,冷静地感受世间的景象,由于摄影太过真实,艾特尔在绘画创作时刻意隐藏真实,对他而言,这是对艺术形象的尊重。艾特尔在一次接受采访时这样说道:“在如今这个时代,所有我们看到的如电影、电视这些表面的存在都在影响着我们,困难的是如何将充斥着图像的世界与真实存在的世界结合起来,我所做的就是在这个边界进行探索。”绘画本就无可替代,因为不仅镜头改变着形象,平面本身决定了图像的独立性和不可替代性,可是许多人依旧不明白它们之间的差异性。
艾特尔画中的人物多是形单影只的形象,即便是一群人在一起,他们之间也是相互独立的个体,没有什么沟通,自顾自地做着自己的事。他说“独处”更像是个人立场的选择,每个人建立着自己的精神天堂,避免被集体无意识所吞没。而这一以都市景观及心理学肖像为主题进行的创作为艾特尔在艺术界赢得了广泛的声誉。
作品与展览空间的综合呈现空间性亦是艾特尔要表现的形式之一,佩斯美术馆为展览所建的几何空间为观众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观感体验。展览空间一反以往传统“白盒子”的展区区分方式,代之以流通性强的空间展示,可谓移步异景。展区之间相互关联分家凸显“场所与姿态”的人格魅力。此外,作品尺幅的大小处理上也是相当有看点,有长逾3米的巨幅油画,也有长20厘米的精美小画。大的犹如身临其境,小的则可凑近欣赏,感受不一样的场所与姿态。
佩斯北京“蒂姆·艾特尓:场所与姿态”展览现场 ⓒ 2018 Tim Eitel,摄影:杨灏,佩斯画廊供图
简洁的展览空间与空旷的画面之间形成了良好的沟通环境。观众在展厅里似乎在赏画又似乎就是画中人,这样的视觉充满梦境般的幻觉,何尝不是一种趣味的精神体验呢?真实的空间维度与画布上虚构的空间维度遥相呼应,构成了场所的有机整体。可见,艾特尔对“对话”的渴望非常强烈且通过抽象式简化的处理已经达到了他的目的。
艾特尔将空间进行色块的分割,去细节化的表现方式将画面处理得如梦似幻,巧妙地使现实与艺术之间形成统一,并为现实主义绘画提供了活力的源泉。
艾特尔虽然年纪不大,却是年轻一辈中的领军人物。他的绘画以具象为主,在看似安静的气氛中暗示着强烈的不安,破碎、孤寂的气质,独白沉思式的内容,把具象与抽象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艺术创作讲求平衡感,艾特尔的画面中亦追求一种抽象的“平衡”,它依托于空间与形象展开。
此次展览将持续展出至1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