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教师应如何做好德育教学工作

2018-07-21 12:14谭炳森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19期
关键词:德育教学农村小学问题

谭炳森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成为小学教师教学的主要目标,小学是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主要阶段,该阶段的德育教学工作为学生人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目前,我国农村小学的德育教学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学校缺少对德育教学工作的重视,本文围绕农村小学教师如何做好德育教学工作进行分析,以推动农村小学德育教学工作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农村小学 德育教学 问题

德育教育是小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小学教师教学的主要内容,我国经济在发展的同时,农村的社会环境也在发生改变,农村小学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力度不够,增加了德育教学工作的难度,因此,农村小学教师应改变德育观念,提高自身德育教学能力。

一、我国农村小学德育教学现状

1.学校对德育教学工作不够重视

农村的学生家长常年在外打工,学生缺少关怀,学校缺少年轻教师,且教师缺乏教学经验,学校将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主要教学目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校应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但农村小学急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德育教育,造成学生无法全面发展,加之小学生没有父母的关爱和家庭正确的引导,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不利于学生未来发展。

2.教学模式单一

因农村的经济较为落后,教师的教学方式太过单一,教师没有途径和渠道学习更多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对学生一味的灌输理论知识,导致学生降低学习兴趣,学生对于新型教学模式接触不到,无法锻炼自身的创新意识,影响了学生今后的发展。教师在课堂上缺少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没有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学生没有参与感,导致教师无法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影响教学质量。

3.师资力量薄弱

农村的经济不发达,学校招聘不到经验丰富的教师,很多德育教师都是其他学科的教师兼任的,教师对德育教学的内容不了解,还会因德育在学科中地位而忽视教学,造成学生的道德素养缺失。因小学生的心理素质较弱,在面对是非观念时无法明确的判断,学生一旦缺少道德素养就会出现逆反和价值观不正确的现象,对于学生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二、我国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的发展策略

1.提高对德育教学的重视

学校应提高对德育教育的重视,做好小学的德育工作,首先,应改革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学生的思想在进步,教师的教学模式也应有相应的改变,学校应完善教学体系,根据社会的发展要求,调整教学模式,并提高教师对德育教育的认知,使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并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学生自立自强。在教学期间,校长应大力支持教师,并建立德育工作管理机制,使德育教学能够顺利的开展。

2.创新教学模式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进步,学生有很多了解课外知识的渠道,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对此,教师应创新教学模式,采用新型教学方法,通过多媒體等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通过视频、图片等方式,使学生明白教师讲课的意义,并鼓励学生多发言,教师可提出一个问题,并成立探讨小组,学生通过讨论表达自己的看法,教师能够了解到学生的价值观和内心想法,进而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将“以学生为主”作为教学理念,一切教学活动围绕学生进行开展,使学生的道德品质得到提升,为以后的发展做基础。

3.做好教师、学生、家长之间的关系

农村学生的父母大多都在城市打工,没有打工的也缺少家庭教育这一观念,因此,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加教育,也要向家长普及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教师应加强对家长的沟通,对学生的家庭环境进行了解,并将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与家长进行交流,并引导学生父母对学生进行良性教育,父母应做好榜样,对于学生存在的问题不应急于批评,应多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与学生一起成长,进而形成一个积极、正能量的家庭氛围。教师在教学中应做好本职工作,因农村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与城市不同,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学生的心理感受,避免学生因自卑产生厌学的心理,使学生融入到教学中,教师应放下身段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思考,因小学生对教师是比较惧怕的,小学教师应以朋友的身份,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多加关心,在教学中发现学生的优点,并鼓励学生,使他们更加自信和阳光。

4.学校应建立校规校训

小学是培养学生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学校应建立校规校训,一方面,能够使学生懂得道德品质的重要性,为他们贯彻“灵动温泉,润泽才品”的校训,使学生懂得怎样的行为举止是正确的,怎样的是错误的。教师在教学中应秉承“温润课堂、泽惠无声”的教学理念,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想法,通过小事培养学生判断是非的能力,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建立校规校训有利于学校形成教学体系,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按照校规进行教学,学生的学习活动也会“按规矩办事”避免了学生太过放任自我,也是对学生行为的一种约束,图一是农村一所小学的校规和校训,教师在教学时,应将学生作为教学目标,秉承一切为了学生的的办学宗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进而达到办学目的。

图一

1.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因农村小学生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学生自身缺乏安全感,且缺乏家庭教育,小学生还不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常打架家斗殴的事情发生,因此,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学生懂得是非观念,并养成判断是非的能力。教师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懂得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教师应明确自身的责任,并根据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今后面临人生挫折和困难时就能够正确对待,进而达到教学目的。

2.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在传统的德育教学中,教师以说教作为主要的教学模式,学生只会对课堂产生厌烦,因此,教师想要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就要针对学生的个性进行教育。教师可将爱国作为话题,鼓励学生主动发言,什么行为是爱国的表现,学生通过发言,融入到课堂讨论中,并对生活中细小的事情进行判断,进而达到教学目的。

三、总结

小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最重要的阶段,教师在德育教学中,应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应加强对家长的引导,使学生有一个好的家庭氛围,通过教师的家长的努力和配合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进而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基础。

参考文献

[1]覃锦玉.浅谈农村小学教师应如何做好德育教学工作[J].学周刊,2015(04):90-91.

[2]李卫英.基于课程视角的农村地区全科小学教师的现实境遇与培养策略──以贵阳学院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为例[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7,36(01):43-48.

[3]马文起.论高校培养农村小学全科教师模式的优化[J].教育评论,2017(01):119-122.

[4]李银兵,李玉红.边疆民族地区农村小学品德课程实施困境及对策──以文山州砚山县江那镇A小学为例[J].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7,26(03):116-120+140.

猜你喜欢
德育教学农村小学问题
论在德育教学中渗透职业意识与促进学生职业发展
浅谈如何构建中职德育课多元评价体系
浅谈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德育教学
试论高中语文中的德育教学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农村学校构建书香校园的有效策略探研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