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聪
摘 要:“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体系要求职业院校开展教育教学的革新。行动导向教学形式,是现如今中职院校开展教育实践革新中最为有效的形式之一。在计算机专业教育当中,借助行动导向教学的形式不仅能够让“教”和“学”的过程更有趣味性,并且可以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关键词:行动导向学教学法;中职计算机教学;教学改革
国外的行动导向教学形式运用以及理念构成的时间都要比中国要早,但是就现实的教学情况以及教学经验而言,有了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来作为指导,我国对应的教学活动开展也得到了良好的反馈。切合职校教学特征以及实际的教学内容,将这样的一种教学形式落实到计算机课堂教育的过程当中,以此来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并提升我们的课堂质量。
1.行动导向教学法应用的优势分析
1.1行动导向教学法概述
行动导向教学形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主导地位的、选用行动导向解决学生学习问题的教学方法。从国内的应用现状来看,行动导向教学法被广泛运用在计算机教学领域。以理论作指导,让学生在实践和操作中加深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理解。
这种教学形式需要教师以教学形式以及教学理念作为手段,促进学生提升其综合性素质水平,对学生开展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教师在进行教学工作之时,需要充分借助头脑风暴、分组研究等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手段的多样性,以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为向导,以此来实现人才培养规划。
1.2行动导向教学法的优势分析
第一,这种教学形式重视对于案例研究以及运用,有利于学生的知识体系的完善以及潜能的体现,为其之后的实习活动进行以及实习环境的创建提供理论基础。
第二,这种教学形式有利于学生个人动手能力的提升。计算机教育中行动导向教学形式的落实要求教师在现有的教学手段上科学分配教学内容,以理念建设为手段,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
第三,有助于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协调能力的提升。这种理念的运用要求教师将学生开展小组分配,模拟企业项目研发机构的基础模式,以商品研发为目的,让学生开展团队协作以及部门协调管理。
第四,行动导向教学形式当中角色扮演模式的落实可以高效的提升学生的应变实力,让学生了解具体的企业项目过程。
第五,行动导向教学形式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养成有着正面的影响,学生在各个项目开展中可以一试到自身的缺陷以及知识面的缺乏,有助于其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
2.中职计算机专业课教学现状
中职计算机专業课程有着理论性、实践性强以及发展非常迅速的特征。现如今就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的配置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而言,非常的滞后。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师现有的知识体系可能到几年之后就会因为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变得落后,尤其是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材的革新更是滞后主要的因素,因为我们的社会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对于市场人才需求的转变,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
中职计算机专业课堂教学虽说绝大多数都借助了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手段开展教学,但依旧有很多东西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改善。首先是整个教学环节依旧是以教师的教学为主.学生被动的接收知识的学习形式还没有做出根本上的转变,学生学习的过程非常的枯燥无味、教师教得非常累、课堂的气氛沉闷,教学质量却一直上不去。其次教师太过依赖教科书、参考书,完全忽略了对于整个教学过程的规划与理解,课堂教学缺少创新的点。最后是教师太过于关注课件的画面质量以及课堂形式的创新,但是却没有重视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以及针对性,没有针对学生个性以及团队协作意识进行对应的培养。从以上罗列出来的状况来看,现如今的计算机专业课堂教学急需要我们进行改革。
3.计算机教学中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基本思路
提升行动导向教学形式在计算机教学过程当中的落实与运用,除了能够有效强化教学质量之外,还能够推进教学理念的变革。行动导向形式的宗旨在于引导学生手、脑、心并用进行多个教学目标,在具备一定理论基础的前提之下,进行创新与研究。不仅如此,因为现如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与提升,学生所学到的技术知识之间有着较大的差异,教师在具体运用环节当中要求全方位的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考虑在内,实现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体现行动导向教学形式在具体教学过程当中的重要现实意义与价值。
4.行动导向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在计算机的教学理念革新的环节当中,要求用行动导向教学形式在教学环节当中体现出来的重要作用,在具体的落实环节当中找到合理的形式,来强化其运用的实际效果。
4.1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形式的概念主要就是为了实现让每一名学生在众多典型的信息处理工作过程当中实现自身的学习任务,以此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有条不紊地实现各个项目工作。在项目进行的过程当中,要求我们的教师应当注重学生在课堂当中所提出的问题、研究问题并借助对应的教学形式提升学生对于计算机信息的解决能力。教师在规划实际的教学项目之时,要求充分的考虑到学生自身专业知识水平提升的问题,并就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对应的帮助。在平时的计算机教学环节当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多个兴趣小组,总结并整理出一些综合性较强的问题以及项目,让班级当中的各个兴趣小组都可以参与到其中,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让学生建立起较强的集体责任感以及团队荣誉感等带来对应的环境条件。譬如,所说在网页编制的环节当中每个人的分工都有一定的差异,但每个人都有着相同的目标,那就是编制出一个完整的网页,要求小组当中的所有成员之间进行紧密的合作与配合,以此来实现整个项目的完成,假若遇到有难题或者是疑点,小组成员之间可以进行对应的沟通与交流。不仅如此,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也能够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强化,小组当中的各个成员之间的相互配合、彼此信任、信息共享都是实现最终目标达成的关键所在。如此一来,工作效益不仅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意识也得到了充分的完善与强化。
4.2引导文教学法
引导文教学形式,也就是借助教师事先准备好的引导文件来达成预先标准的一种教学手段,其核心在于引导问题的指出,借助任务的形式加以引导,让学生学会解析、理解引导文中当中指出的相关问题与信息。这种教学形式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独立自主思考,自主创新以及自我评估的能力,让学生在加强学习效益的环节当中提升自主解决问题的实力。选用引导文教学形式,可以最大限度的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主动性,让他们积极的参与到学习的过程当中,并不断吸取经验与知识,在自我评估的环节当中提升自身的能力。
4.3媒体助教法
早期的计算机教育中,通常借助模仿的手段。在现如今的计算机教学当中,教师一般选用讲授以及演示的形式进行教学。绝大多数的计算机教学都会用到多媒体来进行辅助教学,一般情況之下可以分为两种:首先,在互联网资源当中搜寻相关资料,并进行下载;再者就是,记录下编制的整个流程。因生源情况的不同,一般情况下提供给学生的录制资源播放速度无法很好地为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不能实现预期想要的教学结果。但是在行动导向形式的指引之下,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但能够起到优质的演示功效,还可以实现教学过程的反馈。学生在自主学习的环节当中,除了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识点之外,还可以实时开展知识点掌握情况的反馈。
4.4转变教学组织模式及教学考核形式
一般来说,行动导向教学法的运用地点是理实一体化教室,运用分组式教学的方式有效管理学生,将学生划分成5~6个小组,运用小组学习的方式,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及水平。以小组为基本单位,将教师布置的任务完成,并且各学习小组自行设计并组织学习过程,教师只是观察,并且在必要的时候适当提供帮助,要是碰到有关问题,只能够将相关的背景知识及信息来源提供出来,进而极大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强化学生的组织协调水平及团队协作合作意识。
另外,行动导向教学法提出应该有效转变传统的考核方法,运用过程性考核的方式。在实际运用行动导向教学的过程中,所有的学生均要提升自己学习的积极性及主动性,真正在行动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并且在行动的过程中将自己的学习状态及程度体现出来,老师在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仔细观察所有学生的表现,有效记录学生在行动中的表现,并且要求学生将自己的收获及体会写下来,当成是学生日常考核的主要依据。
结语
现今,中职教育由于院校总体发展目标及内部师资力量方面的影响,导致课程落实存在一定的难度,并且学生培养也存在较大的困难。在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基础上,进行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应该在企业人才需求的基础上,培养出满足社会发展要求,并且具备较强操作能力的全面型计算机人才。
参考文献
[1]崔晓.行动导向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现代职业教育,2017(09):142.
[2]谢觉.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教改中的渗透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08):161.
[3]黄东,韦月海.行动导向下的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时代教育,2016(2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