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

2018-07-21 12:14颜爱菊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19期
关键词:提高有效性小学语文

颜爱菊

摘 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开展,要求在教学中要加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小学语文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学科。但由于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占据着课堂的主体地位,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灌输式的知识传授,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不能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从而教学质量低下,学生学习效率不高。为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应找出存在问题并予以解决,教师需要适应新时代的要求,给出新的有效教学策略,而有效的教学策略对于打好语文学习基础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都有很大的意义和作用,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激发小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本文就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一些阐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有效性 提高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我国深入实施教育体制改革以来,对小学教育给予了高度重视,特别是更加重视课堂教学,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则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一些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导致小學语文课堂教学缺乏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深入开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特别是在我国高度重视减轻学生负担的新形势下,研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已经显得十分重要,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要加大探索和研究力度,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最大限度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

在当下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存在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课程开展探究性不足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主要的角色还是教师,教师通过对课文的理解设计教案,然后再按照教案为学生进行讲解,整个过程中没有真正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兴趣点,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且大多数的小学语文知识都是针对字词、组词、造句、练习册等内容的学习,教师所提出的课堂要求一般是死记硬背,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对于未知知识的探究性,从而使得小学语文课程机械而乏力,难以达到既定教学目标。其次有效的教学方式,是实现有效的教学效果的重要前提,但是目前我国不少小学语文教师,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的影响,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一味地对学生进行单方面的知识灌输,而不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从而让学生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缺乏对于语文知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最后是教学形式粗放,教学形式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但是目前我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学形式粗放,没有根据课文内容为学生创设有效的教学氛围,教师单纯地使用一根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展开课堂教学,没有和学生进行一定的思想和语言的交流。并且对于每个教学内容都是采用同样的流程,长期下来,学生难免觉得疲乏,不愿意学习。

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情感教学

语文学科包含的内容多种多样,能带给学生各种不同的感受。但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和小学生自身的特点,很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利用好自身的激情去感染学生,进行情感教学,使学生能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要注意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创设生活情境,帮助学生更好的感受作者的情感,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例如:在教学《雷雨》一课时,文本用精练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教师可分别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在雷雨前用欣赏美文的方法“让孩子说说哪些景色写得好,为什么?”,雷雨中则用“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考考大家?”,雷雨后用画画的形式展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通过这样的方法教学,最大限度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进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鼓励学生讨论交流,增强学生自信心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的进行讨论,大胆的发表自己的想法,通过阐述对知识不同的理解,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增强学生自信心,进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数星星的孩子》一课时,教师利用以读为主,层层设问,引导学生进行问答,从而加深课文内容的理解。如:这一节是写谁的?写他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干什么?这个孩子是怎样数星星的?奶奶和张衡对数星星的看法一样吗?各是怎样说的?爷爷同意谁的意见?爷爷的话有几句?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由于张衡认真观察,勤于动脑,得到了哪些方面的知识?你应该向张衡学习些什么?通过问题的由浅入深,环环紧扣,具有很强的启迪性,通过学生的讨论交流,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

3.寓教于乐,勇于创新

任何一次教学活动,都是学生与教师共同进步的学习过程。教师作为教学中的引导者,要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运用各种合理的、充满趣味性的教学方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兴趣,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在教学《争吵》一课时,教师先让学生各抒己见,怎么阅读课文最开心,最过瘾。学生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此时,教师提出运用一种新的模式——双簧,让一人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一人对口型并配合动作神态。学生反映强烈,都跃跃欲试,教师对学生做出正确的引导:不管选用哪一种方式来读,都先要自己试一试,练一练,体会一下,说一说你觉得哪一句话最难读,感情最难把握。最后,教师和学生再互换角色读,从而师生都很投入,在阅读中获得愉悦和满足。

结语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工作中,我们要积极的进行突破,让我们的课堂尽量的充满朴实、蕴含真情、传递爱心,让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逐渐的成为学生自我成长以及自我完善的良好舞台。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这样可以很好的从细节入手,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宋一兵,丛荣.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中华少年,2016(25):114.

[2]马小琴.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J].课外语文,2016(17):47.

[3]张明华.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J].中华少年,2017(33):59.

[4]张杰.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新课程(中),2018(01):199.

猜你喜欢
提高有效性小学语文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策略研究
让作文互评提高能力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