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
摘要: 高职院校在对学生培养的过程中不能仅仅重视对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要结合企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职业精神。而工匠精神就属于职业精神的范畴,是从业人员在生产的过程中对职业的技能、态度和精神理念。本文以高职建筑类专业为例,初步探讨怎样从职业教育中培养专业性的“工匠精神”人才。
Abstrac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an not only pay attention to the training of students' professional skills in the process of training students. They must combine the needs of the enterprises for higher vocational talents and cultivate students' overall quality and professionalism. Craftsmanship belongs to the category of professionalism. It is the professional skills, attitudes, and spiritual concepts of employe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This article takes the architectural professional of vocational colleges as an example to discuss how to cultivate professional talents with craftsmanship from vocational education.
關键词: 工匠精神;校企合作;社会服务
Key words: craftsmanship;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social services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8)18-0208-02
0 引言
“工匠精神”属于职业态度和职业精神教育范畴,重视工匠精神的培育和传承是德国、日本等国际制造业强国的宝贵经验。而科技部部长日前表示:“工匠精神”要从职业教育抓起。本文以高职建筑类专业为例,初步探讨怎样从职业教育中培养专业性的“工匠精神”人才。
1 建筑行业的“工匠精神”
1.1 工匠精神的内涵
春秋时期,攻城用的“云梯”,舟战用的“勾”,“机关备制”的木马车,以及木工师傅们用的手工工具,如钻、刨子、铲子、曲尺,划线用的墨斗,据说都是鲁班发明的。而每一件工具的发明,都是鲁班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得到启发,经过反复研究、试验出来的。作为建筑行业的祖师爷鲁班身上所体现的,这种对所做事情和生产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就是最原始最真挚的的“工匠
精神”。
“工匠精神”实际上是一种敬业精神,是对每个人所从事工作的锲而不舍,对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对每一个工作岗位的每一件事情都不能放松。另外,创新也是工匠精神的一种延伸,小到每一个工作环节高质高效的创造,大到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都是工匠精神。
1.2 建筑行业对“工匠精神”的需求
工程质量是建筑行业施工企业存在的根本,而且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企业能否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建筑产品,建立优质品牌、良好的口碑,能否在建筑行业中得到同行的认同,都取决于建筑施工的质量控制与管理。为了加强工程质量的控制与管理,住房城乡建设部于2014年专门下发了《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方案》的文件,然而通过对工程质量和建筑市场的执法检查,依然发现了不少材料偷工减料;施工不符合设计文件要求;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够,违反强制性执行标准;转包、挂靠行为;缺乏施工许可证强行施工等工程质量问题和市场违法行为。
在日新月异的经济社会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成为了成为了社会中的主流价值观。人们从事一切制造、生产、服务活动的最终目的都是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在追求利益的同时,却忽略了工匠精神。建筑行业中,经常出现的新楼刚交付,墙体就出现裂缝;建筑装饰产品中的产品质量不合格等等现象,都严重损坏了消费者的利益,严重威胁到了业主的安全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也许能得到暂时的利益,但终究将付出惨重的代价,也难免被淘汰的厄运。
而工匠精神,就是要求企业人不能被当今社会中存在的“投机取巧”、 “急功近利”、 “浮躁不安”等不良现象所影响,不能把工作当作赚钱的途径。而是应该树立一种对工作执著、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的理念。
作为向企业输送第一生产力人才的主要途径的高职院校,怎样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建筑类专业人才,就成为了我们研究的主要任务。
2 建筑类专业“工匠精神”培养探讨
2.1 日常教育是培养建筑类专业“工匠精神”的基础
日常教育包括校园文化教育和专业教师的就业指导教育。校园文化教育应和企业的需求相结合,把企业对工匠精神的需求引入校园文化的宣传教育中,从小事中培养学生对工作、学习一丝不苟,认真负责,追求创新的精神。而专业教师的就业指导教育,除了明确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未来的就业方向以外,更重要的应该是有针对性的把建筑行业,由于人为存在的急功近利、投机取巧等原因而造成的建筑的安全隐患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深刻理解建筑工程专业施工安全以及工程质量的重要性,这样学生以后在学习专业知识的时候,则更能从工匠精神的角度,汲取自己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并能在工作之后,迅速融合到企业文化中。
2.2 “双师徒制”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建筑类专业“工匠精神”的提升
“双师徒制”是有学校和企业共同与校内的学生建立师徒关系,分别针对学生的专业理论和实践操作有针对的进行指导的一种教学方式。通过这种方式能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质的提升,使最终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有过硬的土建专业技能又能具备良好的社会价值观,使建筑类专业学生的“工匠精神”得到进一步提升。
2.2.1 加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力度
土建专业群与企业进行校企合作的共赢点较多,双方应不断融合,相互提升。加强学校与企业间的交流学习,通过对专业课程设置以及专业实训课程的设置的共同开发,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做到校企真正的融合发展,拓展校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校内通过聘请企业优秀的人才担任土建专业群的校外兼职教师,在教学中突出岗位特色,尤其是针对专业实训课程,校外兼职教师和校内教师共同商讨明确培养目标,再结合实际工程制定个性化实践教学方案、执行全过程的跟踪控制。这样学生通过系统化的学习和“双师徒制”的特色教学模式的指导,学生校内的专业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将得到大幅度提升。
校企合作的另外一大特色即是顶岗实习。我校的土建专业目前有一部分同学在中铁航空港、东北军辉路桥集团有限公司、广联达有限公司等单位进行顶岗实习。通过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存在的专业教学问题的反馈,再加上校内专业教师与企业的能工巧匠的对接,增强了学生顶岗就业的能力。同时通过实习学生的反馈,及时和企业老师的沟通,共同再次修订土建类专业的教学计划、授课计划,这样对学生的教学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同时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企业对学生的第一课即是介绍企业文化,企业理念;不断地给学生灌输施工中的质量和安全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融合,使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具有高技能的职业能力,同时也具备了高素质的社会价值取向,成为了一个具有“工匠精神”的社会人。
2.2.2 增强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
引入企业到校内共建生产性实训室,是校企合作的进一步深化。它能实现与企业环境、设备、项目的零距离对接,有利于增强学校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以我校为例,在近几年依托国家骨干院校的建设,和郑州铁路豫鼎工程检测有限公司共建了工程材料试验与检测中心;和廣联达有限公司共建了建筑业务模拟实训室。这些实训室与企业环境、设备、项目进行了零距离对接,体现了企业一线现场操作流程、操作工艺、操作技能。其中工程材料试验与检测中心建成后,每学期承担了周围外校材料检测的实训课程;建筑业务模拟实训室建成了承担了2014年的河南省工程造价技能培训项目和日常的对外培训项目。在对外服务的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专业技能专长,为外校的学生和教师解决实习实训中的切实存在问题。同时,土建类的学生们也以志愿者的辅助身份积极参与到这些项目的对外服务中。学生们在参与的过程中,其自身的专业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项目管理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提高了学生毕业后的职业竞争力、自身素养和适应职业生涯的能力。
同时,学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通过提升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就要求教师不仅仅是教学专业,也必须具备行业专家的经验与能力。作为“双师”素质的教师要积极的参与土建行业的课题研究和对土建类企业的技术服务。在课题研究和技术研究的过程中,把其中一些辅助性工作交给学生来做,提高他们专业研究的积极性和深入性。
3 小结
高职院校在对学生培养的过程中不能仅仅重视对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要结合企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职业精神。而工匠精神就属于职业精神的范畴,是从业人员在生产的过程中对职业的技能、态度和精神理念。而建筑类专业对从业人员在工程质量、安全方面的要求更高,更急需高职院校培养出“工匠精神”人才。
参考文献:
[1]王丽媛.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职教论语,2014(8).
[2]邓成.当代职业教育如何塑造“工匠精神”[J].当代职业教育,2014(10).
[3]章文.基于传统“工匠精神”的高校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艺术设计研究,2015(9).
[4]薛栋.论中国古代工匠精神的价值意蕴[J].职教论坛,2013(12).
[5]汪洋,周向阳,林清辉.高职土建类专业“双师徒”制实践教学模式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