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炳旭
晚清基督新教传教士中文报刊的办刊思想研究
张炳旭
(扬州大学 新闻与传媒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2)
作为中国近代化报刊的开端,晚清传教士中文报刊的出现有其历史必然性。自1815年至1911年近一个世纪的时间内,传教士中文报刊数量急剧增长,发行量大幅度提升,出版地也从南洋延伸至中国腹地。许多办刊思想在当时社会产生深远影响,留下强有力的声音,催化了中国近代民族报业的诞生,乃至对现代报刊的创办和发展都有着积极的启示。
传教士;晚清;中文报刊;办刊思想
十九世纪前的中国虽有官报、京报和民间小报等文字传播媒介,但“清代以前的报纸,实际上只能说是一种新闻信性质或政府公告、公报性质的原始报纸形态”[1],与近代报刊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从1815年第一份传教士中文报刊的面世至1911年辛亥革命前夕,基督新教传教士对华创办了大量的中文报刊,为国人打开一扇接受新思想、新文化的信息窗口。这使其成为中国新闻史上一个重要转折。
19世纪初,西方各国先后完成工业革命,生产力获得迅速发展,产品大量过剩,而自然资源却日益紧张。因此,寻找新的产品销售市场和原材料供应产地成为他们的迫切需要。继一些中东国家之后,中国成为下一个理想目标国家。
而此时的中国正处于清末皇帝统治时期,对内施以严厉的专制制度,对外采取闭关锁国。以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整个经济社会中处于统治地位。“农民不但生产自己需要的农产品,而且生产自己需要的大部分手工业品”[2],对那些质量好但价格高的洋货没有购买的必要。在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壁垒面前,西方国家的工商业品很难找到销售市场,对华贸易屡屡亏损。为了打开中国市场的大门,英政府曾多次向清王朝提出扩大贸易的诉求,均造拒绝。于是,西方列强急欲打开中国大门的现实需求与晚清王朝闭关锁国政策之间的矛盾逐渐激化。
在对华扩张道路屡屡受阻的情况下,在武力征服条件尚未成熟之际,“思想征服就成了当时以英帝国主义为首的西方列强国家的最佳选择”[3]。对中国产生浓厚兴趣的除西方政客、商人外,试图叩开中国大门的还有基督新教传教士,“在他们为敲开中华帝国紧闭的大门而积极活动的时候,深感出版近代报刊的需要”[4]。
晚清社会政治制度和经济水平决定了近代化报刊不可能产生于本土,而是由外国人首先创办起来的。经统计,“从1815年到19世纪末,外国人在中国一共创办了近200种中外文报刊,占当时中国报刊总数的80%以上”[5],但真正具有一定影响的非新教传教士中文报刊莫属。
传教士们远涉重洋来到中国,妄图实现“中华归主”。创办报刊是常常思考的事情,因为他们深知报刊是宣传宗教的有效工具。据范约翰在1890年撰写的《中文报刊目录》统计:从1815年至1890年间,基督教新教传教士创办了40家宗教报刊,其中有31家在中国境内[6]。在这些传教士中文报刊中(见表1),或因为其特殊历史地位,或曾产生过重大影响而成为学界研究重点。
表1 晚清(1815-1911年)基督新教传教士创办主要中文报刊一览表
刊名创办人/主编出版地创刊时间终刊时间办刊宗旨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威廉·米怜(William Milne)马六甲1815年1822年以阐发基督教义为根本要务 《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郭士立(Charles Gutzlaff)广州1833年1838年传播西方科学文化,以改变国人自大、排外的传统观念 《中外新报》玛高温(Daniel Jerome Macgowan)宁波1854年1861年宣称以宣传基督教为宗旨,实际以报道时事新闻为主 《六合丛谈》亚历山大·伟烈亚力(Alexander Wylie)上海1857年1858年传播西方科学及西方文明 《中外新闻七日录》湛约翰(John Chalmers)广州1865年1868年报道新闻及传播科学知识 《中国教会新报》后改《教会新报》后改《万国公报》林乐知(Young John Allen)上海1868年1872年1874年1907年从宣传基督教义向关注时事和传播西学转变 《中西闻见录》丁韪良(William Alexander Parsons Martin)北京1872年1875年介绍西方科学文化知识 《小孩月报》范约翰(John Marshall Willoughby Farnham)上海1875年1915年传播西学,启蒙开智 《格致汇编》傅兰雅(John Fryer)上海1876年1892年介绍西方科学文化知识 《画图新报》范约翰(John Marshall Willoughby Farnham)上海1880年1913年介绍西方科学知识及新闻,宣传基督教 《中西教会报》后改《教会公报》林乐知(Young John Allen)上海1891年1911年1917年传播基督教,宣传基督教义 《尚贤堂月报》后改《新学月报》丁韪良(William Alexander Parsons )Martin)北京1897年1898年报道时政,介绍新学 《学塾月报》后改《青年会报》后改《青年》来会理(Lyon,D.Willard)谢洪赉范子美上海1897年1902年1906年1917年以德育为主,智育体育为辅,培养中国少年子弟之修养
为了打开尘封千年的中国大门,传教士们迫切希望能够自由活动,但在清廷严厉的禁教政策面前举步维艰。为了拓展工作局面,出版报刊进行文字播教便显得尤为迫切。1815年8月5日,中国近代第一份传教士中文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计传》在马六甲创刊,宣称“以阐发基督教义为根本要务”。尽管宣传基督教是其主要目的,但也刊载一些非宗教性的内容。出至第六卷时增辟《全国各地纪略》一栏,简要介绍欧美亚非地区的国家概况、中英贸易等问题,同时发表评论。对此,米怜曾解释:“首要目标是宣传基督教;其他方面的内容尽管被置于基督教的从属之下,但也不能忽视[7]”。19世纪30年代以后,传教士中文报刊的办刊宗旨有一个较为明显的转变,即以宣传西教转向传播西学。郭士立曾明确表示,他创办《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的意图就是“要让中国人认识我们的工艺、科学和道义,以清除他们高傲和排外的观念”[8]。鸦片战争后,则进一步偏离传播西教思想,转而着力介绍西方科学文化,其目的也由对国人的思想渗透转变为文化征服。
中国早期的报纸始终以自上而下的姿态充当着封建统治者的传声筒。内容单一乏味,语言晦涩难懂,从未真正走进过平民百姓。而传教士中文报刊的出现不仅开启了中国近代报业,更掀起一股浅显易懂的报刊文风。米怜是《察世俗》的主编,他认为中国读者以下层民众居多,文化程度低且空闲时间少。于是他提出“《察世俗》书之每篇必不可长,也必不可难明白”[9],明确要求文章应当篇幅短小、通俗易懂。1874年至1876年间,在上海甚至出现了如《福音新报》这样的白话宗教报刊,大量使用白话并兼杂方言及土话。种种做法体现出传教士中文报刊较强的读者意识和平民化的办报路线,为读者们所乐见。
近代传教士中文报刊的一大进步在于传播理念的改变,它告别了封建官报的单向传播模式,与读者建立起互动渠道。例如1889年复刊后的《万国公报》多次举行有奖征文活动,以“鸦片之害”“时文之害”“缠足之害”等话题向读者征求时新小说。不仅粗通文字的平民可以投稿,就连活跃于当时政坛、文坛名人康有为也参加过该刊1894年的征文活动,获六等奖。这一做法不仅解决了稿件来源有限问题,更成功调动了读者的“参与欲”,也为读者反映心声、表达见解提供了一席之地。
19世纪30年代以后的传教士中文报刊逐渐重视新闻,报道面覆盖社会上下。但传教士中文报刊在新闻报道与评论上的真正突破却在于对社会时局的紧跟,对时代脉搏的把握。
晚清以来许多传教士中文报刊重视对中国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尤以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政治问题为主。19世纪中叶的一场大规模反清农民起义,震动全国。《遐迩贯珍》最早开始对这场运动进行报道。在创刊号的《西兴括论》一文中,对该运动的发生、发展过程做了详细的描述:“癸丑(咸丰三年)正月初四日,离武昌,顺流而下。十一日取九江府,十七日取安庆府……二月初十日,遂克江宁府[10]。”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及时获取战事消息,一些领事馆职员、商人、传教士甚至亲自前往事变地点搜寻新闻,供给报馆。除了对事件进展的及时跟进,不少报刊还积极发表论说,评价起义运动。《中西新闻七日录》发行之初,便态度鲜明地对起义进行了批判,认为起义领导者的宣言是对基督教义的曲解和盗用。尽管传教士中文报刊的这些言论带有一定的倾向性,但它不遗余力地报道、跟进,客观上满足了民众的知情权,披露了事实真相,对传播科学思想,推动社会革新起到了有力的舆论导向作用。
在社会动荡,衣食成忧的年代里,人们无暇再去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但一批热心儿童、少年教育问题的传教士中文报刊适时出现,一些现代教育理念出现在当时报刊上。1875年5月由范约翰主办的《小孩月报》创刊于上海,“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份有影响力的少儿报刊”[11]。该刊封面上印有“小成孩子德月朔报嘉音”字样,显示其是为少儿所创办,目的在于“广见闻”、“得机灵”、“长文学”。为照顾儿童阅读需要,报刊近乎采用白话文体,遣词造句朴实易懂。《小孩月报》大量刊载儿童故事、童话、成语,开设游戏类栏目“小戏法”,并连续多期以图文形式介绍西方解剖学知识。作为一份由传教士创办的报刊,宗教内容虽必不可少,但编者注意以童趣性、知识性的形式呈现给读者。在19世纪70年的中国出现这样一份报刊无疑是令人欣喜的,它所传播的科学知识、民主思想等对中国少儿起到了启蒙教育作用。进入20世纪初页,一份针对中小学生的传教士中文报刊《青年》诞生,主张培养青少年的德智体三门修养。它大量刊载时政、励志类文章,强调青年要提升修养、自强不息,通过教育来改变个人前途和国家命运,奠定了启蒙开智的基调。
为了改变国人的“西洋观”,传教士们借报刊立言,注重宣传的功用。如复刊后的《万国公报》专以“开通风气,输入文明”为宗旨,发表大量针对中国时局的新闻、政论,倡言求新求变。由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创办的《青年进步》则倡导青年励志向学,关心时政,紧跟时代步伐,将个人前途与民族命运结合起来。反观现今某些报纸在“泛娱乐化”的媒介生态下,报纸服务民众,反映社会问题,履行舆论导向的作用正在被弱化。现代报纸所传递的能够令人振聋发聩的时代声音越来越少。更有报纸人云亦云,缺乏独家报道,在事关国计民生的“硬新闻”上内容乏味,流于形式。对事关民众且触及社会阴暗面的事件追的不紧、挖的不深,舆论监督声音微弱,进而丧失了报纸所应有的责任和担当。因此,传教士中文报刊所体现出的办报立言思想及舆论导向作用值得如今的报纸反思。
近代化报纸的一大特点就是大众化传播。作为宣传宗教,传播西学快速而有效的工具,传教士中文报刊有着自己明确的定位和思想。报刊基于民众,传播对象广泛,眼光不局限于某一读者群。如《遐迩贯珍》就明确表示上至官僚权贵,下及平民百姓都是其传播对象。该刊新闻丰富多样,言论立于民众立场,不带个人感情,不偏向某一群体。反观今天的报业,很多报纸一味将读者锁定在某一个阶层或群体。从而导致了报纸的同质化现象,造成“一城多报”“千报一面”的非良性竞争局面。越来越多的报纸出现刊期重叠、版面相似、风格相近的现象,报纸的自身特色或从未形成或正在弱化,真正有品味、有影响的却不多见。为了照顾特殊受众群体的信息需要,很多报纸在对新闻价值的判断上趋于一致,呈现的内容千篇一律,读者难免审美疲劳。传统报业应当重新思考自身定位,借鉴传教士中文报刊在传播知识,启蒙思想上的倡导和引领作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放宽眼光,准确定位,塑造自身特色,打造核心竞争力。
传教士中文报刊对西方科学文化的大量引介,使其成为时人获取知识,增长智慧的理想读本。以有“近代第一份科普报刊”之称的《格致汇编》为例,设有长篇译著、科技新闻、论说文章等栏目,内容丰富全面,报道态度沉稳而严谨。那种专供茶余饭后消遣娱乐性文章几乎没有,尽管语言浅显易懂,却是一份格调不俗的中文报刊。
在当下的网络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日益压缩,报纸首当其冲。伴随市场经济的活跃和读者需求的多元,发行量成为操纵报业市场运作的“隐性的手”。为使利益最大化,不少报纸选择迎合读者口味,内容追求娱乐化、刺激化。尽管报纸的生存依赖读者,但也不能一味迎合大众浅薄的欣赏趣味。在当下的竞争环境中,现代报纸应当充分发挥其适宜保存、细读的传统优势,多选择严肃题材、多做深度报道、多传播有益民众的知识信息,朝着有品位的质报迈进。
总之,晚清传教士中文报刊所倡导的言论自由、民主平等思想对当时国人的落后观念产生过一定动摇。它重视民生,尝试与读者间建立一种“互动关系”,培植了舆论空间,发挥了报刊舆论监督和导向作用。作为中国新闻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教士中文报刊在当时社会产生过重要影响,其办刊思想值得现代报纸借鉴。也许现代报业应该回过头来认真思考一番这些报界先行者,只有拿起应有的责任和担当,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寻得生存之道。
[1] 刘家林.中国新闻通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35.
[2] 李侃.中国近代史(第四版)[M].北京:中华书局,1994:1.
[3] 倪延年.中国古代报刊发展史[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286.
[4] 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一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247.
[5] 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1:10.
[6] 周振鹤.新闻史上未被发现与利用的一份重要资料——评介范约翰的《中文报刊目录》[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1):64-70.
[7] (英)米怜.新教在华传教前十年回顾[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8:72.
[8] (普鲁士)郭士立.创刊意见书[J].中国丛报,1833:2.
[9] (英)米怜.察世俗每月统计传序[J].察世俗每月统计传,1815:第一卷卷首.
[10] 西兴括论[J].遐迩贯珍,1853年第一号,转引自赵晓兰.传教士中文报刊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110.
[11] 赵晓兰.传教士中文报刊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248.
[责任编辑:艾涓]
2018-05-25
张炳旭,男,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教师,主要从事中国新闻史研究。
G23
A
1672-8122(2018)06-017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