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
党喜奎
备考成败的关键往往不在难题,而在易错题。一套试卷,难题比重仅占20%,而中等难度的试题中却隐含大量的易错题,高考备考的后期阶段,与其在难题处“徘徊”,不如在易错处“挖掘”。易错题一般涉及核心的地理概念、原理和规律,是命题者思维的“创新”,是学生思维的“盲区”,由此,也就成为能力测试的“试金石”。它既是低分学生通向高分的“台阶”,也是优秀学生走向卓越的“跳板”。笔者以2017年全国新课标卷Ⅱ的部分易错试题为例,探究地理试题易错的一般成因,探讨科学有效的备考途径。
【典例1】(2017年全国新课标卷Ⅱ)(节选)热带沙漠中的尼罗河泛滥区孕育了古埃及农耕文明。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从上游带来的类似肥沃土壤的沉积物,与上游来水和周边区域的植物资源,都对农耕文明的形成意义重大。据此完成1,2题。
1.热带地区原始的耕种方式多为刀耕火种。古埃及人在刀耕火种方式出现之前,能够在沉积物上直接耕种,是因为尼罗河泛滥区 ( )
A.用水便利 B.土壤肥沃
C.地势平坦 D.植被缺失
2.古埃及人从周边区域引入植物用于种植,引入植物的生长期必须与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一致。由此判断这些植物最可能来自于 ( )
A.热带雨林气候区 B.地中海气候区
C.热带草原气候区 D.热带季风气候区
【答案】1.D 2.B
地理选择题就是系列地理判断,解答地理选择题,也就是要求考生做出合理的地理判断和选择的过程。
按照正确的思路,解答该题组的基本思维过程如下。问题1,首先,根据设问信息“刀耕火种”,联想到砍伐树木,焚烧树木,播种庄稼;其次,根据设问信息“原始耕作方式”,联想到“原始农业”;最后,结合材料信息,“热带沙漠气候区”的尼罗河谷,可推断古埃及人能直接耕种的原因是“植被缺失”,没必要砍伐林木就有肥沃的耕地。本题学生容易错选B项。问题2,首先,设问信息要求,“生长期必须与泛滥区的耕种期一致”,根据材料信息“6—10月是泛滥期”可知“耕种期为11—12月”;其次,根据材料信息“从下游周边区域引进植物”,尼罗河下游入海口是地中海;最后,可推断植物主要来自地中海气候区。本题学生容易错选C项。
研究该案例选择题组解答过程,可发现选择题的误判与图文信息、知识储备、思维视角、设问角度、解题程序及学科综合思维能力等多个因素有关。
【图文信息】地理选择题的材料信息主要由文字、数据、图表等组成;设问信息,由主题词、限定词等组成;选项信息,由若干结论构成,与地理设问一起,构成不同的地理判断。一般地理选择题信息单一、直观、有效,材料信息是判断依据,设问信息是判断指向,选项信息是判断目标。三类信息有效搭配,综合考查学生对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理解及运用能力。解读图文信息,基本的要求是“现场、科学和全面”,也就是地理选择题必须依赖材料信息,现场做出判断,而不是对地理原理知识的再现和复述;有效信息必须从图文中得出,而不是从“脑海记忆”中获得;信息有材料、设问、选项三个来源,需要全面获取和整合信息。如典例1,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往往仅根据材料信息“热带沙漠地区的尼罗河”,得出有灌溉水源,形成绿洲,而做出判断,选择植物来自周边的热带草原气候区,形成了错误的判断。
【知识储备】从理论上讲,学生的地理知识储备主要有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地理事实、地理图表、地理数据等。地理选择题就是对诸多地理原理、规律等的单独考查。但事实上,学生大脑中的地理知识往往是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的复合体,这些复合的知识单元成为逻辑思维的“半成品”,不恰当的知识迁移往往导致思维误判,某些熟悉的知识储备有时会成为逻辑判断的干扰项,这种现象在选择题的解答中尤为显著。如典例1,对尼罗河流域肥沃土壤的形成、刀耕火种的原始迁移农业,绝大多数同学非常熟悉,所以,学生直觉判断,古埃及人在泛滥区耕作的原因是土壤肥沃,从而出现误判。
【思维视角】思维视角是思考地理问题的出发点。地理视角主要有空间视角、动态视角、主体视角等。空间视角就是从特定地理位置,区域差异及合适空间尺度角度思考地理问题;动态视角即从发展演化的角度,认识地理问题;主体视角即从不同的行为主体,思考问题有不同的出发点等。如典例1,学生之所以出现误判,选择尼罗河流域直接耕作的原因是“有肥沃的土壤”,也有主体视角错位的原因。从学生,“现代人”的思维角度看,尼罗河定期泛滥,在导致洪涝灾害的同时,形成肥沃的土壤,为下游河谷农业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从“古埃及人”的思维角度看,由于该河流域为热带沙漠气候,河谷植被缺失,没必要刀耕火种,就能从事农业生产活动。这也启示,在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等发展类地理原理学习时,一定要从行为主体出发,恪守“历史视角”——复原历史,寻找历史事实的真相,而不是用现代人的思维去解释古代人的生产、生活行为。
【设问角度】选择题的设问有直接设问、比较设问、开放设问等不同的方式。直接设问就需要根据限定词、主题词的要求,结合材料信息和相关原理知识,直接做出合理判断;比较设问则需要从比较的项目和角度出发,发现差异的地理事实或成因。开放设问一般要求择优回答,寻找最佳选项等。如典例1,采取直接设问的方式,要求学生对“古埃及人直接耕种的原因及尼罗河下游引进植物做出判断”。
【解题程序】解答地理选择题是一个逻辑思维过程。学生往往知识储备较多,而信息解读能力、逻辑思维方法薄弱,在解题时,容易出现使用地理事实及地理原理的机械判断。所以,经过长期的专项训练,形成一般解题程序:从材料设问信息的限定条件出发,调动地理原理知识,做出现场判断。这正是文科综合地理选择题命题“能力立意”的本质。当然,选择题的误判也与学生个人认知经验等因素有关。
总结地理选择题的易错原因(见下图),图文信息的解读、设问角度的判断、解题程序的形成、解题经验的积累、正确选项的选择等直接取决于习题课的教学质量及解题能力的专项训练;而知识储备的形成、地理思维视角的选择等,取决于地理原理知识教学的效果。地理生活经验、社会认知的获得既取决于地理活动课,也受学生社会实践深度及广度的影响。
【典例2】(2017年全国新课标卷Ⅱ)白令海峡(如下图)宽35~86千米,平均水深42米,最大水深52米,海峡两侧为山地。在第四纪冰期全盛时,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相连,印第安人祖先由此进入美洲。冰后期,温度上升,海平面升高,白令海峡形成,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间联系受到阻碍。即使在冬季白令海峡封冻时,人们仍难以徒步跨越。
(1)分析目前在封冻时,人们难以徒步跨越白令海峡的自然原因。
(2)推测冰期全盛时印第安人祖先从亚欧大陆进入美洲大陆的季节,并说明理由。
(3)有人提议在白令海峡建设跨海大桥,但由于建桥成本高等原因,未获支持。分析在白令海峡建设跨海大桥成本高的原因。
【答案】(1)白昼短(或近极夜),极为寒冷;(受低压控制)多暴雪;(海峡狭管效应)风速快;气候变暖,冰层变薄,沿途冰层不连续,出现冰缝,危险度较高;沿途没有陆地,没有食物和水源的补给。
(2)夏季。(当时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陆地相连,夏季气候温和,利于通过。
(3)该地纬度较高,气候寒冷,多暴风雪,自然条件恶劣,施工条件差,施工期短;结冰期长,夏季浮冰较多,受海冰影响,对桥梁建设的影响大;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附近,对桥梁防震要求高;风大浪急,大桥跨度长,施工难度大;海峡两侧为山地,地形崎岖,建设成本高;对材料性能要求高,人工费用高;该地人烟稀少,基础设施差,建筑材料等运输距离长,运输费用高。
地理综合题一般围绕地理问题展开探究,较为深入地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过程、基本地理观念、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等。典例2就是以“跨越白令海峡”为话题设置一系列问题,通过对现代人跨越白令海峡的困难、古印第安人跨越白令海峡的季节、建设跨海大桥成本的分析,综合考查学生对区域自然环境的分析推断能力,跨海大桥建设的区位分析能力及地理实践能力。试题难度较高,容易出现错误。
按照常规的解题思路,问题(1),冰封时期应该是冬季,根据极圈附近的地理位置,可推断白昼短;冬季海峡地区多暴风雪、气候寒冷、气温低。根据材料相关的数据,可知海峡较宽,冰雪覆盖,不便于通行等。学生容易忽视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层变薄,裂缝较多,安全性差;沿途没有水源和食物补给等。问题(2),该题错误率较高,容易出现季节判断的错误。由于该地位于极地附近,考虑天文、气象条件,应该选择夏季,气候适宜,多白昼天气等。问题(3),建设大桥的困难来自特殊的气候天气、海域环境、高纬边远地区等条件。学生容易忽视基础设施落后,劳动力短缺等社会经济条件等。
研究该案例综合题的解答过程,可发现地理综合题的易错因素包含图文信息、知识储备、思维视角、设问角度、经验误导及综合逻辑思维方法等。
【图文信息】地理综合题均采取图文结合的情景创设方式,而且文字材料的信息量较选择题大,解答该类试题时,要求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要科学——地理信息主要指时间信息、空间信息、地理要素信息等,这些信息是解答试题的依据;对设问信息的解读要精准——在设问中,主题词决定答题的内容,限定词决定答题的范围,行为动词指引答题的方向、思维过程和表达方式。不科学、不精准的解读信息往往导致综合题答案要点不全、要点不准、要点错误等。如典例2,由于忽视材料信息“第四纪冰期全盛时,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相连,冰期后,海平面上升,白令海峡形成”,部分学生认为印第安人冬季从亚欧大陆到美洲大陆,理由是冬季海峡结冰,便于徒步跨越。
【知识储备】地理原理知识结构,经常是解答地理问题的思路。良好的知识储备就是结构化知识的有序组织。但地理综合题是从小问题切入,因此解答问题时需要对原理知识转化、细化,组织符合设问要求的答题思路。如典例2,现代人难以徒步跨越白令海峡的自然原因,就是对白令海峡特殊自然环境的剖析,自然环境特殊性应从自然条件、自然灾害、自然资源三方面来分析,问题顺利实现细化;大桥建设成本高的原因在课内很少分析,但根据港口建设区位,即水域条件、陆域条件、腹地条件、气象条件等而得以转化。这也启示区域地理课堂教学,应着眼极端区域选择,即极热、极寒、极湿、极旱地区,从而进行区域地理特征的系统分析。交通区位的教学宜采取特殊区域与热点工程相结合的方式来展开。
【思维视角】思维视角是指引地理思维的“灵魂”,在综合题解答过程中具有统领思路的作用。问题空间尺度大小不同,其形成原因及影响也将不同;时间长短尺度不同,所呈现的地理事实及成因也就不同;从不同主体角度思考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及着眼点差异也会较大。如典例2,推测现代人冰封期徒步跨越白令海峡的困难,学生只有从动态变化的大视角思考问题,才能想到“全球变暖,冰层变薄,沿途冰层不连续,出现冰缝,危险度较高”的结论。推测印第安人从亚欧大陆进入美洲大陆的季节,应立足“主体视角”的差异,注意古代人迁移和现代徒步旅行的不同,才能有效地做出判断。
【设问角度】地理综合题的设问角度通过行为动词、主题词和限定词的选择与搭配来实现。近些年来,随着命题情景逐渐生活化、生产化、熟悉化,通过行为动词、主题词、限定词的“精雕细琢”体现命题角度的创新似乎成为命题的趋向。如典例2,要求“分析在白令海峡建设大桥成本高的原因”,渗透“比较设问”的方式,“成本高”的思维导向等。
【经验误导】学生个人的地理认知经验是一笔财富,其中既有经过大量的习题训练,通过高考复习所形成的解题经验;也有丰富的野外地理实践及旅游经验。但机械僵化的解题经验和品味格调较低的野外实践经验有时会成为解题“绊脚石”,误导解题思维。如典例2,在高考之前的模考训练中,笔者的学生都做过类似情景设问试题,“判断文成公主进藏的季节,并说明理由”。由于文成公主进藏要跨越许多大江大河,故选择冬季河流冰冻期进藏;部分同学没有看到试题背后的思维过程,直接迁移结论,推断印第安人冬季跨越白令海峡,进入北美大陆。这也启示教师在平时的区域地理教学中,宜采取野外旅游和探险的方式来组织。
比较地理选择题和综合题易错的影响因素,虽然大体相同,但具体内涵及侧重点不同,具体见前文选择题(综合题)错因分析图。地理综合题还要强调答案表述的科学性和逻辑性,学生往往在表述方面出现失误,甚至错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