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珉佳
【内容提要】校史是体现大学人文精神和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在文化传承和文化育人方面具有重要价值。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重视校史的集结建设。自2012年,国内高校开始陆续创作排演校史剧,这成为高校思政教育和文化建设的新内容。校史剧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双重价值,这类话剧主题鲜明,又有史实参与,故事框架相对明确,除了与历史剧有一定的重合属性之外,还具有一些个性特征。本文以“共和国的脊梁”系列校史大戏和较为特殊的南京大学《蒋公的面子》为主要研究对象,总结了校史剧的具体艺术特征和主题特征,也指出了校史剧存在的一些内在问题。总之,对校史剧的重视和研究有利于校园原创话剧的发展,更有助于大学生增强文化自信,提高艺术修养,具有较为重要的实践应用价值。
校史是一所大学成立与发展的真实纪录,体现着高校的办学精神和治学态度。高等学府的校史同时也是地方专门史和教育史、甚至是科技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借宣传校史文化打造新型文化育人策略,有利于推进大学文化建设步伐,形成优良的思想政治文化教育氛围,同时也有利于加强师德师风的宣传教育,明确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增加大学生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荣耀感。因此,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同时积极响应团中央号召,努力践行“一学一做”教育实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诸多高校已推出了制作精良的“原创校史剧”。
校史剧充分发挥了文化唤醒功能,通过讲述对建校有重大贡献的知识分子的人生经历,赞扬他们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和办学精神,突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勤奋学习,砥砺青春”的主旨;用有感染力、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形成戏剧的主要情节线索,构成正面、有效、生动的教育题材,使学生了解所在高校的发展历史和教育理念,将创作排演校史剧作为思政教育的重要途径和鲜活载体。由高校师生创作演出校史剧,这实际上是对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端更人性化的要求。
校史是大学办学特色和大学精神的重要体现,对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和文化育人具有重要意义。高校校史研究是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教师张志辉在2009年就撰写文章 《口述历史与高校校史研究——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口述校史研究为例》,正式将国内高校口述史作为明确的课题进行系统研究;在《华西医科大学校史》出版后,人们记住了这所近代教会大学经人民政府接管后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熊明安和赵正合著《从〈华西医科大学校史〉谈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特点》,佐证了校史对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影响;陈远的著作《燕京大学1919-1952》出版,向读者展示了燕京大学33年的校史、学术成就以及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影响,同时通过这段校史折射了近代中国的命运,以及中西文明的冲突……更有上海交通大学关工委课题组撰文《校史是高等学校文化育人的生动教材》,呼应了胡锦涛同志于2011年清华大学一百周年校庆大会上的发言:“……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掌握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扬弃旧义,创立新知,并传播到社会、延续至后代,不断培育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在高等学校中普遍开展的校史编研工作是学校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校史教育既有迫切性,更有必要性和可能性。杨东平在《大学精神》一书中特别推崇北京大学的蔡元培、清华大学的梅贻琦、交通大学的唐文治、南开大学的张伯苓、浙江大学的竺可桢、东南大学的郭秉文等校长,称其都有“一个共同追求,是继承儒家文化中培养君子、士的人格理想,使之与现代知识分子的养成衔接”,所以,他们成为现代教育史上一个又一个辉煌的坐标。纵观古今中外的知名大学,由精神脊梁凝聚着的办学理念和教育特色是学校赖以生存的根基,引领着学校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导向。坚持文化育人,发展有灵魂的教育,是亘古不变的主题。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进入快车道,越来越多的高校更加重视校史的集结建设。
校史与专业教育中的基础课、专业课以及实验教学等都不一样,它是以校史、校情为主要内容,以鲜活的校史人物为学习榜样,以校史中凝练出来的精神与传统作为激励个人的精神动力。对学生来说,校史融合了历史、哲学、思想、道德、理想、品格、方法、观念等许多范畴的内容,可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渗透到思想教育之中,无形中影响青年学生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价值观上启发学生建立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尤其是人格崇高、学有建树的、对学校发展有里程碑式意义的重要学人,是校史记载和宣传的重要内容,这些学人的人生选择对当代青年大学生有深刻的影响。我们要求青年学生“积极加强自身思想品德修养,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胸怀远大理想,陶冶高尚情操,培养科学精神,立为国奉献之志,立为民服务之志,牢牢把握人生正确航向,把个人成长成才融入祖国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之中。”这既是“学人治学”的理论再现,也是当今高校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
自2012年,排演“校史剧”成为高校思政教育和文化建设的新内容。一般来说,因为校史剧主题鲜明,又有史实参考,故事框架相对明确,所以,校史剧有比较突出的两大特点:一,校史剧一般都是将对学校发展有重要贡献的治学导师、精神楷模作为校史剧的主人公,并将学人置于宏大历史背景中,将个人史、校史、国家民族史等结合起来,形成有点有面的叙事体系;二是校史剧的叙事方式和主题内容都较为质朴,不先锋不花哨,踏实稳重地将令人尊敬的学人形象呈现给当代大学生。下表是笔者统计的国内高等院校的校史剧剧目——
院校 校史剧目 院校 校史剧目清华大学 《马兰花开》 上海师范大学 《师说》浙江大学 《求是魂》 河南大学 《九歌》同济大学 《同舟共济》 山西大学 《山大.山大》南开大学 《杨石先》 华侨大学 《情定康乔》上海交通大学 《钱学森》 西藏大学 《格桑花又开》厦门大学 《哥德巴赫猜想》 中国美术学院 《负丹青年华》西安交通大学 《追忆西迁年华——向西而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永不消逝的电波》吉林大学 《唐敖庆》 中国农业大学 《稼檣之歌》中国地质大学 《大地之光》 广西大学 《一代宗师马君武》天津大学 《侯德榜》 内蒙古大学 《柳毅传》北京交通大学 《茅以升》 南昌大学 《军旗升起的地方》上海财经大学 《匡时魂》 西南财经大学 《光华1983》南京大学 《蒋公的面子》 东北大学 《离离原上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罗阳》 上海大学 《红色学府.1925》中山大学 《雨花台》 甘肃农业大学 《盛彤笙》大连理工大学 《屈伯川》 北京化工大学 《归期》河北医科大学 《殷殷赤子心》 四川农业大学 《顽石》安徽师范大学 《建校初心》 北京科技大学 《奔流》《燃烧》《绽放》(三部曲)西安文理学院 《冯从吾》 电子科技大学 《又见青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远航》 广西师范大学 《杨东莼》
在笔者统计的国内高等院校校史剧中,特色最为鲜明、影响最为广泛的就是由中国科协发起组织的“共和国的脊梁”系列话剧。
“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是由中国科协发起的科学家主题宣传活动,旨在通过话剧、音乐剧等艺术形式,广泛宣传把自身事业追求和人生价值追求同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紧密联系起来,坚持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利益、以报效祖国为最高荣耀、在创造一流科技业绩中书写人生辉煌的科学大师,展示共和国脊梁的光辉业绩、崇高形象,引导广大青少年和科技工作者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吉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厦门大学等9所高校排演的原创校史大戏,讲述了唐敖庆、钱学森、杨石先、茅以升、罗阳、李四光、邓稼先、竺可桢、陈景润这些科学家生命中的动人故事。他们既是令人敬仰的科学大师,也是共和国的骄傲,为共和国的繁荣富强立下了不朽功勋。广大师生在演绎和观赏这些校史大戏的同时,也使心灵得到洗礼,精神得到升华。
由清华大学创作排演的《马兰花开》为“共和国的脊梁”打响了头炮。这部原创话剧以“两弹元勋”邓稼先为主人公,立足于中国国防工业发展的宏大历史背景,书写了邓稼先崇高伟大的爱国精神、严谨创新的科学精神、默默无私的奉献精神和高尚纯粹的人格魅力。戏剧以邓稼先的事业和情感为载体,以国家命运为题旨,大处着眼唱响主旋律、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激起了广大清华学子的精神共鸣,尤其是戏剧结尾处,当邓稼先说出:“人们总问我,隐姓埋名值不值得?如果人生可以重新选择,我还愿意做戈壁滩上那一株小小的马兰花,用我全部的生命照亮脚下这厚厚的土地……”全场观众无不动容。这部戏通过“马兰花”这个意象来比喻邓稼先的精神——在这些从事核试验的人们心中,马兰花不仅是美的象征,更是扎根在戈壁滩荒漠中默默绽放的一种精神。但是除此之外,戏中矛盾细节的部分比较乏味,过于强调抒情,感人的语言全都来自于戏剧客观营造出来的情境氛围,而非戏剧矛盾和情节本身的推动。究其原因,是戏剧没有表现出时代感和真实性,没有从理念和观念转变为生活化的戏剧景观。戏剧本身展现的那段充满了理想与激情、交织着欢笑与泪水的难忘岁月,与当代大学生的生活距离过于遥远,而戏中的社会背景交代得不够鲜明准确,而将重心都放到了邓稼先角色本身的抒情表达和集体性的情感爆发,话语系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错位。当代大学生需要感受的除了主人公质朴大气的英雄形象和丰富而赤诚的内心世界,更需要了解时代与历史氛围。假如能够协同恰当的人文话语系统,从表现单一人物的狭小视阈上升到真实表现一个时代景观的宏大视角,运用生活化的表现形态和语境语态,把一个“真实”的邓稼先呈现在年轻的大学生眼前,而非一个神话英雄般的人物,这样更能以艺术的魅力中吸引人、感染人、教育人。《马兰花开》作为“共和国的脊梁”第一部作品,具有极高的现实意义和教育价值,但是它的缺失也让更多的高校师生认识到:秉持刚柔并济、青春向上的真实艺术风格,才能将主旋律题材的剧目展现出理想主义的生动。
比起《马兰花开》,厦门大学创作的《哥德巴赫猜想》无论是在主题内涵还是艺术风格方面,都显得相对成熟。《哥德巴赫猜想》以著名数学家、一代科学大师、厦门大学杰出校友陈景润为主角,厦大师生将真实生活与艺术想象结合起来,表现出陈景润不断接近、挑战“哥德巴赫猜想”的过程。“哥德巴赫猜想”作为古典数学的经典命题,几百年来吸引了无数数学家和数学爱好者的倾情投入,陈景润攻克“哥德巴赫猜想”正是人类不断挑战自我、探索未知世界的精神体现。“数学是我存在的意义,证明猜想是我生命的目标。”陈景润为了梦想戮力前行,他于历史夹缝中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科学探索实践,显示了不凡的人格风范和人性魅力,也充分展现了人性中难能可贵的、果敢坚忍的信念和品质。
值得注意的是,《哥德巴赫猜想》剧组表现出了强烈的人文使命感,尽力将这样一部歌颂杰出校友的话剧回归真实人性的层面。陈景润在特殊历史时期的遭遇在舞台上得到了写实与写意的交叉呈现,人物的服装和语言都基于现实而加入了艺术修饰。剧中反复出现陈景润伏案演算的场景,这既是表现陈景润在遭遇迫害后绝地逢生时的奋发拼搏、日夜苦算“哥德巴赫猜想”,又是为结局处陈景润终于攻克了“哥德巴赫猜想”的高潮做下了铺垫。其间,舞台上出现了音乐、朗诵、舞蹈、乐器等丰富的舞台词汇,扎实又空灵。结局处配着鼓点节奏,演员们动作飞快地演算,形成紧张的气氛;气势磅礴的音乐由远及近,演员们都将手中的演算纸张抛撒空中,纸张肆意飞扬,形成了一种强大的视觉冲击,人心随之一震,全剧到了最高潮处。当陈景润终于攻克了“哥德巴赫猜想”,一位隐喻着数学明珠的身穿白裙的舞蹈演员向其款款而来、翩翩起舞,陈景润意气风发地登上摞搭的椅子,那就是数学殿堂的高峰。曼妙的舞蹈,动人的音乐,美妙的歌声,还有演员投入的表演,都显示出《哥德巴赫猜想》这部校园话剧的精致与深刻。在话剧舞台上展现陈景润的一生,有一个比较难处理的地方,即如何让观众了解他倾毕生心力研究的“哥德巴赫猜想”,如何让抽象的数学难题在舞台上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编剧和导演巧妙地运用了“歌队”旁白的形式解决了这一难题,实际上,苏联剧作家万比洛夫早在创作《窗子朝着田野的房子》的时候就运用过这一方法——《窗子朝着田野的房子》中的女主人公阿斯塔芙耶娃对即将离开乡村回到城市的男主人公特列齐雅柯夫有爱意,却又不便直言挽留,编剧安排“歌队”在舞台侧方和深处合唱,把难以直言的话语嵌到歌词里,与人物语言和故事情节形成了补充。于观众而言,这种表现形式既不会造成对剧情和人物的疏离,又可以在富有趣味的表演中完成对陈景润人生经历及学术成就的了解。
浙江大学《求是魂》的主人公是浙大老校长、中国气象科学、地理科学的奠基人竺可桢,戏剧以竺可桢一生的命运发展为线索,设置了求学报国、临危受命、烽火西迁、求是育人、文革坚守等情节。剧目以竺可桢先生的日记为索引,以“二十四节气歌谣”为剧眼。晚年竺可桢缓步走上舞台,他翻开手中的日记,将自己一段段难忘的岁月向观众娓娓道来——在北极阁捍卫中国的气象主权;抗战期间不畏艰险带领浙大师生辗转西迁办学;新中国成立后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奔波大江南北、万里躬行;在苍凉的戈壁滩上坚持记载物候;晚年在书案前与老友相逢,感慨万千……《求是魂》的编剧通体秉承波兰戏剧家格洛托夫斯基的质朴戏剧理论,削减附庸的华丽的铺排和渲染,还原最核心的戏剧主旨和故事内核,因此,这部校史剧从内在人物性格到外部戏剧表现形态都呈现出极为“质朴”的特点。
比起浙江大学《求是魂》的“质朴”,吉林大学以紫焰剧社为主力创作的《唐敖庆》则显得华丽了许多。作为东北地区规模最大、最为重要的综合性高校,吉林大学在建校70周年大庆时推出了校庆剧《唐敖庆》。这部戏将中国现代理论化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中国量子化学之父”、著名化学家、教育家、吉林大学老校长唐敖庆院士从求学到留洋、从任教到办学、从青葱年少到两鬓斑白的生活历程都搬上了舞台。话剧清晰的主题设定、流畅的起承转合、自然的情感流露,让人的观感流畅自然,毫不突兀。然而,如果单纯从话剧内部结构和戏剧鉴赏层面来说,故事的情节单薄了一些,戏剧内容和结构并不具备矛盾爆发向前推动的机制和能力,不过,这部话剧的不足被剧中精巧又富有深意的舞台设置弥补了,主体大背景是由唐敖庆先生的几大本笔记手稿交错而摞的旋转舞台,极具视觉冲击力,瞬间将观众拉进了剧情,悉听吉林大学师生言说着唐敖庆先生付一夏一秋之心血,扬一校一国之情怀。
中国地质大学的“脊梁”人物则是“大地之光”李四光先生。话剧以李四光先生弥留之际为切入点开场,以李四光先生“爱国、求是、担当、奉献”的价值追求为灵魂和主线,倒叙了第四纪冰川科学依据的争论、寻找铀矿、石油会战、地震预测预报等故事,表现了剧中人物在特定历史情境中的个性和内心活动,充分展现了以李四光先生为代表的科技工作者为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鞠躬尽瘁的崇高品格。
除了上述几部,“共和国的脊梁”系列校史剧还包括上海交通大学的《钱学森》、天津大学的《侯德榜》、北京交通大学《茅以升》、南开大学的《杨石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罗阳》。另外,中山大学的《雨花台》、西安交大的《追忆西迁年华——向西而歌》、电子科技大学的《又见青春》,都属于主旋律风格的校史剧。北京科技大学师生先后创作原创校史剧《燃烧》《绽放》《奔流》三部曲,生动再现了魏寿昆、柯俊、肖纪美等学术大师爱国奉献、追求真理的感人事迹;西南财经大学原创校史剧《光华1925》再现了五卅惨案后上海圣约翰大学百余名爱国师生愤然离校,拥戴张寿镛先生创办上海光华大学的历史事件。总之,“校史”和“校史剧”已经成为了国内高等学府介绍自己的名片,同时也是对在校学生思政教育的一个全新的课堂,更是令校友们倍感荣耀的凝聚磁场。
南京大学是一所具有近百年戏剧艺术教育历史的大学。自1922年秋,曲学大师吴梅先生应国立东南大学之聘,到上世纪40年代的陈瘦竹先生、70年代末的陈白尘先生先后来此教授外国戏剧和中国现代戏剧,薪火传递,至今不绝。2012年,值南京大学建校110周年的校庆,当时大三年级的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学生温方伊创作了一部风格迥异的校史剧——《蒋公的面子》。
1943年,蒋介石即将到中央大学当校长,但很多教授并不欢迎,蒋介石为了赢得支持,准备邀请一些教授吃饭。中央大学文学院几位接到请柬的教授在去不去赴宴的问题上各有心思,犹豫要不要给蒋公这个面子。最后去了没有,后人不得而知。到了文革期间,因此事涉及政治立场,三位教授各执一词,这一历史问题使他们寝食难安、一筹莫展、备受煎熬——这部情节剑走偏锋、风格出挑大胆的话剧在一众校史剧中成为了另类。它于2012年5月在南京大学大礼堂首演,反响强烈,校内连续演出30余场,2012年12月开始启动社会公演,2013年开启全国巡演,并于2013年11月赴美国演出。至今,这部戏已成为了南京江南剧院的驻场剧目。这部投入不足5万元的小戏,走到今天已有上千万票房,堪称奇迹。剧本入选“人民文学之星”剧本奖,演出被评为十大文化新闻之一。这部从校史而来、向市场走去的校史剧,已成为了校园戏剧领域的奇迹。
《蒋公的面子》赢得诸多肯定与称赞,也为国内诸多想要积极发展校园戏剧的高校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启示。当一些专业院团还在思考着如何用华丽的舞美和知名的演员吸引眼球时,《蒋公的面子》已经用真诚和质朴打动了观众,这部剧的结构简明而有效,两条线索三个人物,互相抽扯着旋转。对白幽默有味,几乎所有的笑点都在揭示中国知识分子的启蒙精神与传统文化性格之间的矛盾,也正因如此,该剧成为当下文学性相当突出的作品,与话剧市场中一般意义的喜剧作品拉开了距离。
剧中三个人物一直在自己性格的轨道上狂飙——剧中人物卞从周长期与体制合作,给党报《中央日报》撰稿,内心想去赴宴,可被两位教授同僚喝斥是谄媚之举,为了面子于是仍挣扎地说出“做一物质上的乞丐,精神上的贵族”;而时任道失落地说:“我研究了半辈子《史记》,仍看不清今日之乱象”;夏小山则说:“国事已不可问,我辈且打麻将。”三人都有自己的处世之道,表面上都固执地坚持自己的立场,而内心中却可不约而同地表现出对现状之不可把握的迷茫。在剧本中,另一个重要的转折就是时任道发现他的太太早已跟卞从周做下了圈套要游说他去赴蒋公的宴,他痛心疾首地斥责太太上了人家的当。为了阻止时任道转回原先的立场,卞从周摆出了无懈可击的逻辑和铁的现实:“你不给蒋公面子,蒋公就不给你面子!世道就是这样,要做成事就要豁得出面子。”这一情节也与后面时任道太太在文革中因卞从周揭发而去世形成呼应。从人物性格塑造来看,时任道是尖锐锋利的,铁骨带着棱角;夏小山是懂得保护自己的,看似友善温和,实则冷眼旁观;卞从周则是最真实客观的,他相信文人是政府不可或缺的一分子,却也深知政治的浑水已将自己浸染得不那么干净。戏剧通过三人的对话将知识分子的内心世界准确地呈现了出来,其中包括人物贪吃和嗜书的“阿喀琉斯的脚踝”,以及其他更为隐秘的人奴役于物质而造成的精神羁绊。该剧导演吕效平解读:“知识分子的精神自由也是一种有向度的有限自由,即面对权力的个人精神自由。”在剧情推进的过程中,离乱之世的知识分子脆弱灵魂外的层层保护虽被逐一撕下,尤其是1967年与1943年相较:场景设置中的红色太师椅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叠放的条凳;三个教授挺拔的姿态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他们佝偻惶恐的身躯——两个场景的差异正是编剧温方伊智识趣味的讽刺高妙之处。
话剧采用了清晰简洁的时空穿越方式,从文革时的牛棚开场,三位被打成牛鬼蛇神的教授为洗刷自身历史问题,回忆起1943年时是否应蒋介石邀宴的情境。在剧中1943年的场景,舞台正中的一副对子颇引人注目,那是出于杜甫《江村》的诗句:“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这句诗与戏剧内容形成反讽,呈现了一代知识分子看似精神自由,实则无时不在枷锁之中的传统宿命,是一处非常成功的文学性与剧场性结合的舞台设置,同时也用古典文学概括了戏剧的思想性。曹禺先生曾经在创作《雷雨》时说:“生活在狭的笼里而洋洋地骄傲着,以为是徜徉在自由的天地里,称为万物之灵的人物不是做着最愚蠢的事么?我用一种悲悯的心情来写剧中人物的争执。我诚恳地祈望着看戏的人们也以一种悲悯的眼来俯视这群地上的人们……”他这种情怀是超越社会学、政治学和伦理学边界的,也是艺术作品文学性升华为文学精神、戏剧文学升华为戏剧精神的实质所在。编剧温方伊说,她就是想表达知识分子的永久精神困境,这与曹禺先生写《雷雨》是相似的出发点。不难看出,《蒋公的面子》与上文解读分析的“共和国的脊梁”系列校史大戏的艺术风格有云泥之别。这部另类的校史剧并不立足于缅怀和歌颂,而是通过文人的嬉笑怒骂,引发了观众更为深刻的人性省思和对知识分子精神的探索。
1941年,当希特勒德国向苏联发动了进攻,阿·托尔斯泰立即创作了历史剧《伊凡雷帝》。他说这部剧是对侮辱祖国的德国人的回答。他把伊凡雷帝这个伟大的俄罗斯灵魂招来,是为了武装自己“愤怒的良知”。通过这句话,人们可见阿·托尔斯泰的“创作动机”。对于剧作家来说,历史就是一种强大的、真实的创作动机,剧作家能够通过创作历史剧给观众带来具有深刻的哲学寓意和现代的启蒙涵义。对于高校大学生来说,站在当代文化的高度观照历史,用一种现代意识对历史(包括校史)进行艺术过滤,继而创作校史剧,他们的创作动机也是极富有现实意义的——这既是展现他们历史文化知识储备的机会,也是检验当代大学生唯物史观的一次大练兵。而对于校史剧的真实性问题,自然是首先需要探讨辨别的。
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新策略,校史剧必然要以真实的校史作为创作的基本,但是不能忽视的是,校史剧本身也是一种戏剧艺术创作,取材于生活真实而需要高于真实的。郭沫若曾说:“史学家发掘历史的精神,史剧家是发展历史的精神。”历史剧作家在向过去的时代取材时,不应停留在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一般性叙述层面上,这只是历史编纂家的任务,而应该深刻挖掘历史的底蕴,寻求历史之内核,发展主旨精神中深邃的、不朽的、能够启迪现代人的东西。在观看历史剧时,受众会把历史和现实有意无意地联系在一起,进一步地阐释解读,如果创作者机械地强调历史真实,便会大大降低历史剧文本的寓意性。因此,高校师生创作校史剧可以在尊重重要历史线索的前提下,进行合理有度的虚构,完成符合人物性格和戏剧情景的情节创作。这并不妨碍高校以文化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反而更加促进提高了当今大学生的艺术修养和解读历史的能力。
尽管如今高校校史剧正如火如荼地创作发展,其中也不免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
一、非艺术类院校或没有开设戏剧影视艺术专业的高校,因创作经验和创作能力有限,剧本的完成度不高,剧中的人物形象有比较明显的概念化和脸谱化的特点,缺乏真实感。
二、创作思路固化,创新性不足。高校创作校史剧可以跳出既定思维模式,超越以往单纯的现实主义和英雄主义,而增加浪漫主义、怪诞现实主义、后现代主义等西方文艺思潮的表达。这一点可以参见布莱希特创作的《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1939年底,德国最富盛名的戏剧家布莱希特因战争流亡瑞典,他想要创作一部描写战争和历史的戏剧作品,但是他却没有描写正面战场,也没有直观表现血性与死亡暴力,而是通过一个妄图发国难财的女人来斥责战争。同样是痛斥战争对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布莱希特并没有塑造一个颇具“英雄色彩”的正面形象对抗战争的残酷,他放弃了细腻丰富的性格描写和心理描写,而有意以更为广阔的社会性凸显“大胆妈妈”不得已大胆的缘由以及她的个性和智慧,发挥了史诗剧宏大有力的情绪渲染,揭露和讽刺了战争对人性造成的畸变,控诉了战争对人类文明进程的阻碍,明确的反战思想彰显了戏剧的道德意义。模仿这样的视角,不失为一个颇具想象力和创新性的创作思路。
三、校史剧创演团队对宏大历史叙事的舞台驾驭能力还有待加强,对剧场性的理解方式也可以更加多元化。现实主义的还原和浪漫主义的写意应同时充分运用起来,情感输出方式富于变化,甚至是陌生化。剧场舞台设置如果富有象征意味,就可以通过某种特定的具体形象表现或者暗示某种观念、哲理或情感,甚至可以通过意识流等先锋手段辅佐完成戏剧的主旨表达。
高校是文化创造和传播的重镇,青年大学生肩负着讲好中国故事、传承优秀文化、继承民族精神的文化使命。从上文的统计表格可以看出,高校师生创作校史剧,已经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它的思政教育工作的成绩也逐步显现出来了。大学生是文化的传承者、弘扬者,又是文化的创新者和实践者,因此,以文化育人为目标、以创作校史剧为手段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极富有战略意义的。校史剧作为高校思政教育和文化建设的新内容,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双重创造价值,是建设学生人文精神、增强文化自信、提高艺术修养的重要实践机会,具有重要的应用和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