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珮珩 胡树毅
【内容提要】历来学界对本草名物词的训诂研究多集中在中医药古文献与古代字书、词书,较少关注现代综合型汉语词典。本文以最新出版的《辞源》(第三版)中收录的“芷”、“茝”、“虈”、“蓠”、“葯”、“芍”、“苓”、“蘦”等本草词语为例,结合古代字书、词书与本草类文献进行医文互参的综合考证,订正了《辞源》某些义项的释义不清或不准确现象,为现代综合型汉语词典的改进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依据。
一直以来,学界对本草名物词的研究要么关注中医药本草文献的释名部分,要么关注古代字书、词书或名物训诂典籍,但较少关注到《辞源》、《汉语大词典》、《汉语大字典》等现代综合型汉语工具书词典。但是,据笔者发现这些词典中收录的本草名物词数量却相当可观。本文以最新编辑出版的《辞源》(第三版)中收录的“芷”、“茝”、“虈”、“蓠”、“葯”、“芍”、“苓”、“蘦”等本草词语为例,结合古代字书、词书与本草类文献进行医文互参的综合考证,订正某些义项的释义不清或不准确现象,为现代综合型汉语词典的改进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依据。
《辞源·艸部·芷》:“诸市切,上,止韵,照三。之部。①香草名。一年生草,又名茝、虈、蓠。《楚辞·离骚》:‘扈江蓠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参阅《政和证类本草·八·白芷》。②香草的根。《荀子·劝学》:‘兰槐之根是为芷。’”
《辞源·艸部·茝》:“①昌绐切,上,海韵,穿三。之部。药草名。开小白花,有香气,根入药。茎叶细嫩时曰蘼芜,《尔雅·释草》:‘蕲茝,蘪芜。’疏:‘芎藭苗也。’蘪芜,即蘼芜。②诸市切,上,止韵,照三。之部。香草。兰草之类。《楚辞·离骚》:“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茝。”《山海经·北山经》:‘其神状皆马身而人面者廿神。其祠之,皆用一藻茝瘗之。’茝字亦作‘芷’,故白芷亦作‘白茝’。”
《说文解字注·艸部·虈》:“楚谓之蓠。晋谓之虈。齐谓之茝。此一物而方俗异名也。茝,《本草经》谓之白芷。茝,芷同字。茝声,止声同在一部也。按:《屈原赋》有茝,有芷,又有葯。王注曰:葯,白芷也。《广雅》曰:白芷,其叶谓之葯。《说文》无葯字,嚣声、约声同在二部。疑虈、葯同字。但又曰楚谓之蓠,下即系以蓠篆,云:江蓠,蘪芜。”
由此得出“茝”、“虈”、“蓠”应指一物,因方言而称谓有所差异,且“茝”与“芷”声同在一部,疑古为同字;“虈”、“葯”声同在二部,疑古为同字。又《礼记·内则》:“布帛,佩帨、茝兰。茝,一作芷,即香白芷也。兰似泽兰。二物皆香草,干燥则囊而佩之于身,取其芳馨也。”这样“茝”、“虈”在秦汉以前应该就是指药物“白芷”,据《广雅》,“药”主要指“白芷”的叶。
《证类本草·卷八·白芷》:“味辛,温,无毒。主女人漏下赤白,风头侵目泪出,长肌肤,润颜色。一名芳香,一名白茝,一名虈,一名莞,一名苻蓠,一名泽芬,一名蒚。”
“白芷”作为一味中药,味辛、温,有芳香舒窍、去风邪、治疗头眩目泪出等作用,主长肌肤,润颜色,还可作汤浴,因此白芷又名“芳香”、“泽芬”,其又名“白茝”、“虈”、“苻蓠”,与《说文》相近。又《汉语大字典·艸部·茝》:“钮树玉校录:‘昌改切。盖即芷之正文,后人误为两字。’徐灏注笺:‘改古音读如己,昌改切,与芷同也。《唐韵》切字,多用古音’。”其所引钮、徐二人之观点都认为“茝”即“芷”的古文正字,因为“改古音读如己”,“昌改切”即“昌己切”,与“白芷”的“芷”正相同。
但是,让段玉裁不解的是,“茝”、“虈”、“蓠”若均指一物,为何《说文》“蓠”字下又云“江蓠,蘪芜”?似乎“茝”、“虈”所指应该与“江蓠,蘪芜”是一物,但据《离骚》曰:“扈江蓠与辟芷兮”而判断二者不可能是一物,于是“蓠”字下段注云“《说文》以蘪芜释江蓠,且以江蓠即楚人谓茝者。但楚谓茝为蓠,不云谓茝为江蓠也。”段玉裁还判断因《尔雅·释草》有“蕲茝,蘪芜”之合文,所以有“茝,蓠”与“江蓠,蘪芜”搞混,但“茝”与“蕲茝”却不一定是一物。
《证类本草·卷七·蘼芜》:“味辛,温,无毒。主欬逆,定惊气,辟邪恶,除蛊毒,鬼疰,去三蛊,久服通神。主身中老风,头中久风,风眩。一名薇芜,一名茳蓠,芎藭苗也。《唐本》注云:此有二种,一种似芹叶,一种如蛇床。香气相似,用亦不殊尔。”
由此可得“蘪芜”是“芎穷”之苗,又名“茳蓠”,与“茝”、“虈”所指的药物“白芷”绝对不是一物。至于《辞源》(第三版)“芷”的另一个释义为“香草的根”,引《荀子·劝学》“兰槐之根是为芷”作例,其实是不准确的。据《大戴礼记·劝学》:“兰氏之根,怀氏之苞,渐之滫中,君子不近……荀子云:‘兰槐之根是为芷。’杨倞曰:‘滫,溺也’。言虽香草,浸渍于溺中,则可恶也。”“溺”就是指“小便”,这里的意思是说“兰氏之根”即使本身气味芳香,若浸泡在小便中,君子则不亲近,并非是其本质不美,而是因其近墨者黑,近溺者臭的原因。荀子所谓“兰槐之根是为芷”,实际是指“兰、槐之根”其气味似“白芷”般芳香,而并非是“芷”有“兰槐之根”的含义。
综上,秦汉以前“茝”与“芷”古音同声通用,古书多写作“茝”,实为“芷”的正字,如《说文》《尔雅》并无“芷”;“茝”与“虈”因古代各地方言不同而异称,“茝”、“芷”、“虈”实为一物,即药物“白芷”;“虈”、“葯”古音同韵,疑为通用,“葯”主要指“白芷”的叶;“蓠”为“江蓠,蘪芜”,即“芎藭”之苗。“茝”在《广韵》和《辞源》(第三版)中的两个读音及释义有误,这是因为不知“茝”与“芷”古为同字,又把“茝”与“蓠”即“江蓠,蘪芜”搞混了。《辞源》(第三版)“芷”的释义也应当修订,其义项只有一个,即芳香类药物“白芷”,另一个“兰槐之根是为芷”的义项是把“芷”比喻义理解为本义了。
《辞源·艸部·葯》:“1.于略切,入,药韵,影。藥部。①白芷。《楚辞·九歌·湘夫人》:‘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葯房。’根称白芷,叶称葯,统称白芷。参阅《广雅·释草》:‘白芷,其叶谓之葯。’清·王念孙疏证。②花中雄蕊生出花粉的部分叫葯。③同‘藥’。2.于角切,入,觉韵,影。缠裹。《文选·射雉赋》:‘首葯绿素,身拕黼绘。’注:‘《方言》曰:“葯,缠也。”犹缠裹也……葯,乌角切。’”
《辞源·艸部·芍》:“1.市若切,入,药韵,禅。药部。芍药。简称芍,如白芍、赤芍。见‘芍药 ’。2.胡了切,上,篠韵,匣。宵部。即荸荠。《尔雅· 释草》:“芍,凫茈。”见“荸荠 ”。3.七雀切,入,药韵,清。见‘芍3陂。4.都历切,入,锡韵,端。通‘的’。莲子。见《广韵》。”
《辞源·艸部·芍药》:“本作‘勺药’。①花名。花大而美,名色繁多,供观赏,根入药。《诗·郑风·溱洧》:‘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晋·崔豹《古今注·下·问答释义》:‘芍药一名可离,故将别以赠之。’参阅《政和证类本草·八·芍药》。②五味调料的总称。芍药根主和五脏,古代用以合兰桂五味等以作调料。”
《说文解字》未收“葯”,但有“藥”,释为“治病草”,段玉裁云“《玉篇》引作治疾病之草总名。”“葯”字“艸”表义,“约”表音,古为“影”母“药”部,与“藥”同韵,但未有文献证明在秦汉以前“葯”为“藥”的通假字或假借字。《楚辞·湘夫人》所云:“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葯房。”与《山海经·西山经》:“又北百八十里曰号山,其木多漆、椶,其草多药、虈、芎藭。”这里的“葯”都应当特指白芷、芎藭一类的香草,而非治病草的总称。在《广韵》中“葯”出现了两次,一个在“觉”部“于角切,葯,白芷也”;另一个在“药”部“于笑切,白芷叶”。《广韵》把“葯”这种香草指明为“白芷”,尤其特指“白芷叶”。又据《说文解字》“芍”的本义是并非是“芍药”,而是“凫茈也”。段玉裁注曰:“今人谓之葧脐,即凫茈之转语。郭璞云:苗似龙须,根可食,黑色。《广雅》云:葃姑,水芋,乌芋也。《名医别录》:乌芋,一名藉姑,一名水萍。藉与葃同音,萍必芋之误,此专谓茨菰。”《尔雅注疏·卷第八·释草第十三》:“芍,凫茈也。郭注:生下田,苗似龙须而细,根如指头,黑色可食。”这都与《辞源》“芍”的第二个义项相符合,即今之“荸荠”。“荸荠”在《证类本草》中称“乌芋”,与“芍药”完全是两种药物,药性与主治也各不相同。前者味苦、甘,药性微寒,归肺、胃经,主要有治疗消渴症,痹热症,并有温中益气的作用;后者味苦、酸,药性平或微寒,归肝经、脾经,主要有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活血散瘀,破除症瘕坚积,去水气,消除痈肿等功效。
《证类本草·卷二十三·乌芋》:“味苦,甘,微寒,无毒。主消渴,痹热,温中益气。一名藉姑,一名水萍。二月生叶如芋,三月三日采根,暴干。《唐本》注云:此草一名槎牙,一名茨菰。主百毒。”
《证类本草·卷八·芍药》:“味苦,酸,平,微寒,有小毒。主邪气腹痛,除血痺,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通顺血脉,缓中,散恶血,逐贼血,去水气,利膀胱、大小肠,消痈肿,时行寒热,中恶,腹痛、腰痛。一名白木,一名余容,一名犁食,一名解仓,一名鋋。生中岳川谷及丘陵,二月、八月采根,暴干。”
由此,我们知道“葯”的本义是“白芷叶”,而非表示“治病草”的“藥”之简写。“芍”的本义也并非“芍药”,而是“凫茈”,又名“葃姑”、“茨菰”、“乌芋”,即今之“荸荠”。《辞源》(第三版)中把“芍”指“芍药”放在第一个义项,但“芍”在后世才用来带指“芍药”,这并非其本义,应当按照本义在先,后起义在后的原则,把前两个义项的顺序调整一下。至于其第四个义项通“的”,指“莲子”,原作“菂”,据《尔雅注疏·释草》:“荷,芙渠。……其实,莲;其根,藕;其中,的;莲中子也。的中,薏也。”郝懿行疏曰:“‘的或作菂’,按下文‘菂,薂’,郭云‘即莲实’,是菂即的也,攒蔟房中,皮青子白的的然,故曰的也。《诗》正义引李巡曰:‘的,莲实也。’”“菂”从字形上看或可简化作“芍”,这或许是“芍”为“莲子”义项的由来。“芍药”除了是我们熟悉的观赏花卉,根可入药,有破疝瘕坚积,止痛,去水气等功效外,还有“五味调料的总称”之含义,芍药根主和五脏,古代用以合兰桂五味等以作调料。《辞源》(第三版)对其释义为:“《汉书》顔师古注:‘勺药,药草名。其根主和五藏,又辟毒气,故合之于兰桂五味以助诸食,因呼五味之和为勺药耳。’一说认为是和调的意思。清·王念孙《读书杂志·汉书·十·勺药》说勺药是‘适历’的音转,读若酌略,即均调的意思。”
《辞源·艸部·苓》:“1.郎丁切,平,青韵,来。真部。①草名。1.即苍耳子。见《说文》。参见‘卷2耳 ’。2.即大苦。通‘蘦’。《诗·邶风·简兮》:‘山有榛,隰有苓。’传:‘苓,大苦。’见‘大苦①’。②中药名。指茯苓。见《广韵》。③零落。通“零”。④古代车前的栏。通“笭”。2.《集韵》灵年切,平,先韵,来。真部。通“莲”。《文选·七发》 :‘漃漻薵蓼,蔓草芳苓’。注:‘苓,古莲字也’。”
《辞源·艸部·蘦》:“郎丁切,平,青韵,来。耕部。①药草名。似葵,叶可食。《尔雅·释草》:‘蘦,大苦。’注:‘今甘草也。蔓延生;叶似荷,青黄;茎赤,有节。’”②零落。通“零”。《楚辞·远游》:‘悼芳草之先零’汉·王逸注:‘古本零作蘦’。”
据《说文·苓》:“苓,卷耳也。从艸令声。”段玉裁注:“《释草》、《毛传》皆曰:卷耳,苓耳也。”又《尔雅注疏》:“菤耳,苓耳。释曰:菤耳,一名苓耳。郭云:《广雅》云:枲耳也,亦云胡枲。江东呼为常枲,或曰苓耳。形似鼠耳,丛生如盘。《诗·周南》云:采采卷耳。陆机疏云:叶青白色,似胡荽,白华细茎,蔓生。可煮为茹,滑而少味。四月中生,子如妇人耳珰,幽州谓之爵耳是也。”“苓”的本义当为“苓耳”,即《诗经·周南》所谓“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顷筐”似当采摘其嫩叶充饥,现代本草多用其子,称“苍耳子”或曰“葈耳实”。
《证类本草·卷八·葈耳实》:“味苦,甘,温。叶,味苦,辛,微寒,有小毒。主风头寒痛,风湿周痺,四肢拘挛痛,恶肉死肌,膝痛,溪毒。久服益气,耳目聪明,强志轻身。一名胡葈,一名地葵,一名葹,一名常思。生安陆川谷及六安田野。实熟时采。陶隐居云:此是常思菜,伧人皆食之。以叶覆麦作黄衣者,一名羊负来,昔中国无此,言从外国逐羊毛中来,方用亦甚。陆机疏云:叶青白似胡荽,白华细茎,蔓生,可煮为茹,滑而少味。”
“卷耳”,“幽州谓之爵耳”,“爵”与“卷”,一个古音在“精母药部”,一个古音在“见母元部”,二者声韵较近,大概因为方言不同而有所差异。但“苓耳”为“卷耳”即“苍耳”、“葈耳”当确定无疑。据《说文》,“苓”即“苓耳”,那么《诗经·唐风·采苓》“采苓采苓,首阳之巅”与《诗经·邶风·简兮》“山有榛,隰有苓。”里面提到的“苓”都是指“苓耳”即“苍耳”吗?“山有榛,隰有苓。榛,木名。下湿曰隰。苓,大苦。笺云:榛也,苓也,生各得其所,以言硕人处非其位。苓,音零,《本草》云:甘草。”“采苓采苓,首阳之山巅。兴也。苓,大苦也。首阳,山名也。采苓,细事也。首阳,幽辟也。细事喻小行也,幽辟喻无征也。”据《毛诗正义》所解皆云,“苓,大苦”。
《证类本草·卷六·甘草》:“味甘,平,无毒。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肿,解毒,温中下气,烦满短气,伤藏欬嗽,止渴,通经脉,利血气,解百药毒。为九土之精,安和七十二种石,一千二百种草,久服轻身延年。一名蜜甘,一名美草,一名蜜草,一名蕗草。生河西川谷积沙山及上郡。二月、八月除日采根,暴干,十日成。《图经》曰:甘草,河西川谷积沙山及上郡,今陜西河东州郡皆有之。春生青苗,高一二尺,叶如槐叶,七月开紫花似柰,冬结实作角子如毕豆。根长者三四尺,粗细不定,皮赤,土有横梁,梁下皆细根也。谨按《尔雅》云:蘦,大苦。释曰:蘦,一名大苦。郭璞云:甘草也。蔓延生,叶似荷,青黄,茎赤有节,节有枝相当。或云:蘦似地黄。《诗·唐风》云:采苓采苓,首阳之巅是也。蘦,与苓通用。首阳之山在河东蒲坂县,乃今甘草所生处相近,而先儒所说苗叶与今全别,岂种类有不同者乎?”
从《证类本草》看出“甘草”并无“大苦”的别称,反而有“蜜甘”、“蜜草”、“美草”等含义完全相反的别名。据古代本草的命名原则,一个药物的得名一般与其特性有关,甘草味甘,有“蜜草”、“密甘”的别名是合理的,而《尔雅注疏》云又“蘦,大苦。今甘草也。蔓延生,叶似荷,青黄,茎赤有节,节有枝相当,或云蘦似地黄。”这种命名与甘草的特性极为不符,或有学者云“古人语倒”,故“甘草谓之大苦”。但据《证类本草》引唐代《图经本草》所描述甘草的形貌,与《尔雅》中所提到的“蘦,大苦”的形貌也完全不同。前者植株“高一二尺,叶如槐叶”,后者“蔓延生,叶似荷”。《本草图经》于是提出“先儒所说苗叶与今全别,岂种类有不同者乎?”又《诗经·邶风·简兮》“山有榛,隰有苓。”《说文》:“隰,阪下湿也。”隰,就是山丘高地四周地势低洼潮湿的地方,这与甘草的生长环境描述极其不符。《证类本草》谓“生河西川谷积沙山及上郡”,现代药典称甘草生于干燥草原及向阳山坡,喜干旱气候,适于生长在砂土或砂质壤土地带,但不宜在地下水位高的地区栽种。而《诗经》所谓“采苓采苓,首阳之巅”,盖因诗用其比兴之义,据清末经学家、训诂学家王先谦疏云:“马瑞辰云:《诗》言‘隰有苓’,是苓宜隰不宜山之证。《埤雅》言‘葑生于圃’,何氏楷言‘苦生于田’,是三者皆非首阳山所宜有,而诗言采于首阳者,盖设为不可信之言,以证谗言之不可听,即下所谓‘人之伪言’也。”那么“苓”或作“蘦”,其为“甘草”的可能性不大,王先谦还考证:“《尔雅》:蘦,大苦。陈乔枞云:《毛诗》作苓,传云‘大苦’,字异训同。盖毛鲁文异。愚案:《说文》:‘苓,卷耳也。’‘蘦,大苦也。’是鲁用正字,毛借字。桂馥云:《梦溪笔谈》云:《本草注》引《尔雅》‘蘦大苦’注:‘蔓生,叶似荷,茎青赤。’此黄药也,其味极苦,故谓之大苦,非甘草也。案《嘉祐图经》说甘草形状,与《尔雅注》大异,《尔雅注》与黄药合。然则以蘦为甘草,始于孙而郭沿其误也。《说文》甘草自作‘苷’字。沈存中之说可定群疑。”据王先谦考证“蘦,大苦”的“蘦”应当是正字,而表示“苓耳”的“苓”是借字,但他同样否定了“蘦”为甘草的说法,他也认可沈括在《梦溪笔谈》中称“蘦,大苦”是“黄药”的说法较为正确。而清代另一位训诂学家郝懿行则注意到《尔雅》注云“或云蘦似地黄”的说法,他考证:“云‘似地黄’者,地黄名芐,芐、苦古字通。然则大苦即大芐也。沈括《笔谈》云:‘郭注乃黄药也,其味极苦,故谓之大苦,非甘草也。甘草枝叶悉如槐。’苏颂《图经》亦同兹说,俱不足信。《广雅疏证》辨之极当,云苦乃芐之假借,非以其味之苦也。”郝懿行首先说《尔雅》注“蘦,大苦”是郭璞沿用了孙炎注解的错误,地黄名“芐”,“芐”、“苦”古字相通,“大苦”即“大芐”,也就是地黄。沈括《笔谈》与苏颂《图经》说“大苦”为“黄药”也并不可信,《广雅疏证》已经辨析了“苦”是“芐”的假借字,“大苦”并不是说其味道极苦。据清代文字学家钱大昭《广雅疏义》考证:“地髓,地黄也。《说文》:‘芐,地黄也。’《公食大夫礼》‘鉶芼牛藿羊苦豕薇’,郑注:今文‘苦’为‘芐’。《尔雅〔释草〕》:‘芐,地黄’,郭注:‘一名地髓,江东呼芐。’疏云:《本草》;‘地黄,一名地髓,一名芐,一名芑’。”由此,我们知道“苦”的古文写作“芐”,“大苦”即“大芐”,“蘦,大苦”即“地黄”是也。又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艸部·苦》:“大苦,苓也。见《邶风》、《唐风》毛传。《释草》苓作蘦。孙炎注云:今甘草也。按《说文》苷字解云甘草矣。倘甘草又名大苦,又名苓,则何以不类列而割分异处乎?且此云大苦,苓也。中隔百数十字又出蘦,篆云大苦也。此苓必改为蘦而后画一,即画一之,又何以不类列也?考周时音韵:凡令声皆在十二部,今之真臻先也。凡霝声皆在十一部,今之庚耕清青也。《简兮》苓与榛,人韵;《采苓》苓与顚,真韵。倘改作蘦则为合音而非本韵。然则《释草》作蘦,不若《毛诗》为善。许君断非于苦下袭《毛诗》,于蘦下袭《尔雅》,划分两处前后不相顾也。”段玉裁提出如果“苓”、“蘦”为一物,都是“大苦”,为何要分列两处?这与许慎《说文》的同类共举的编排思路不吻合,且考周时声韵“苓”在十二部,“蘦”在十一部,二者不同韵,《毛诗·简兮》苓与榛,人韵;《毛诗·采苓》苓与顚,真韵,与“苓”韵相合与“蘦”韵不和。因此“苓”与“蘦”不应相通,《说文》其后之“蘦”一定是浅学之人据《尔雅》妄增的。且如果二者相通,“苓”为“苓耳”,那么“大苦”就是“苓耳”吗?但是“苦”篆字与“苓”篆字绝非相似,因此证明“苓”与“蘦”根本为两物。段玉裁认为“甘草”不可能是“大苦”,沈括判定“大苦”为“黄药”较为可信。但是他没有联系“芐”字下面的考证:“芐,地黄也。从艸。下声。《礼记》“鈃毛:牛、藿;羊、芐;豕、薇。”是。侯古切。见《释草》。《本草经》谓之干地黄。今《仪礼》曰:羊苦。注。苦,苦荼也。今文苦为芐。然则许从今文。郑从古文也。”那么“大苦”更有可能是“地黄”。
《证类本草·卷六·干地黄》:“味甘,苦,寒,无毒。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痺,填骨髓,长肌肉。久服轻身不老。一名地髓,一名芐,一名芑。生咸阳川泽,黄土地者佳,二月、八月采根阴干。《图经》曰:二月生,叶布地便出似车前,药上有皱文而不光。高者及尺余,低者三四寸,其华似油麻花而红紫色,亦有黄花者。其实作房如连翘,子甚细而沙褐色。根如人手指,通黄色,粗细长短不常。二月、八月采根,蒸三、二日,令烂,暴干,谓之熟地黄,阴干者是生地黄。”
考地黄之性状“布地便出似车前,高者及尺余,低者三四寸”与《尔雅》“蘦,大苦”郭璞注:“蔓延生,叶似荷,青黄,茎赤有节,节有枝相当”虽不全然一样,但可知地黄植株亦不高,“布地而生”,也可以理解为“蔓延生”,地黄叶似车前,而车前“叶布地如匙面”,也与荷叶在地面铺开的形状较为相似;又地黄“根如人手指”与“茎赤有节,节有枝相当”也能对应;且“生咸阳川泽”与“隰有苓”的地貌描写较为接近,“川泽”与“隰”都是湿洼之地。由此,“蘦,大苦”,即“大芐”,也就是“地黄”的可能性极大,只是后人较多引用《尔雅》“蘦,大苦”郭璞注“甘草也”,较少注意到后文“或云蘦似地黄”的解读。
关于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提出“蘦,大苦”为“黄药”的说法,考《证类本草·卷十四·黄药根》:“味苦,平,无毒。主诸恶肿疮瘻,喉痺,蛇犬咬毒。取根研服之,亦含亦涂。藤生,高三四尺,根及茎似小桑,生岭南。”得出“黄药”为“藤生,高三四尺,根及茎似小桑”这与“蘦,大苦”之“蔓延生,叶似荷,青黄,茎赤有节,节有枝相当”也并非完全吻合,又《本草纲目·卷十八下·黄药子》:“〔释名〕木药子,大苦,赤药,红药子。按沈括《笔谈》云《本草》甘草引郭璞注《尔雅》云:蘦,大苦者,云即甘草也。蔓生,叶似薄荷而色青黄,茎赤有节,节有枝相当,此乃黄药也,其味极苦,故曰大苦,非甘草也。时珍曰:有节似藤,实非藤也,叶大如拳,长三寸许,亦不似桑,其根长者尺许,大者围二三寸,外褐内黄,亦有黄赤色者,肉色颇似羊蹄根。”李时珍也认为“蘦,大苦”并非甘草,沈括《笔谈》认为是黄药,但黄药“有节似藤,实非藤也,叶大如拳,长三寸许”,这些与《尔雅》中“蘦”之性状也不尽相同。由此,“蘦,大苦”为“黄药”之说也并非确定,可作一家之言以备参考。
综上所述,秦汉以前“茝”与“芷”古音相同而通用,古书多写作“茝”,实为“芷”的正字。“茝”、“芷”、“虈”为一物,即药物“白芷”,“茝”与“虈”因古之各地方言不同而异称,晋谓之“虈”,齐谓之“茝”;“虈”、“葯”古音同韵相近,古似通用,主要指“白芷”的叶。“蓠”为“江蓠,蘪芜”,即“芎藭”之苗。“芍”的本义并非“芍药”,而是“凫茈”,又名“葃姑”、“茨菰”、“乌芋”,即今之“荸荠”。“芍”在后世才用来带指“芍药”。“苓”的本义当为“苓耳”,即《诗经》谓之“卷耳”,中药称“苍耳”或曰“葈耳”,有时也代指另一味中药“茯苓”。“苓”与“蘦”并不能相通,《尔雅》:“蘦,大苦”,郭璞注为“甘草”,后人多沿用了的这个错误。有学者云“古人语倒”,故“甘草谓之大苦”,但考“蘦”之生长地和其性状描述,其为“地黄”的可能性较大,“地黄”又称“大芐”,“芐”为“苦”之古字,“大苦”即“大芐”。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提出“蘦,大苦”为“黄药”的说法也可作一家之言以备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