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场”存在的实证分析与哲学内涵探讨★

2018-07-18 09:23叶婕妤
山西建筑 2018年17期
关键词:客观存在哲学公式

李 悦 姜 阔 叶婕妤

(湖北大学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2)

“场”的概念,在哲学领域被描述为“物质做各种能量运作的存在”[1],是客观存在。将场思维应用于建筑领域,在由建筑、环境、人构成的“建筑系统”中,还存在着“建筑场”,建筑与人、建筑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建筑场来完成[2]。

1 “建筑场”相关研究成果整理

我国学者对建筑场的相关研究集中在建筑学、城市规划领域,薛求理(1991)以环境心理学为基础,定义建筑场为“建筑场源(形态、自然力、社会文化)引起处于特定时间、空间点上的人生命值的变化”;张杨(2000)将建筑场与建筑系统综合考虑,认为建筑场包括了空间、行为、场所、时间等构成要素;刘辉(2006)认为建筑场即为建筑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包括物理及心理影响;丁宁(2008,2010)系统的对建筑场的定义、特征、构成要素与相关理论的关系进行研究;李悦(2009,2014)从哲学层面对建筑场的存在进行思考,定义建筑场为“系统中存在的弥散于建筑外部的实际存在,与建筑、环境一起,构成人类不断扩展、变化的生存空间”[2-7]。综上,建筑场的研究尚停留在宏观层面,重点在建筑对环境、建筑对人的心理影响与评价;建筑场的客观存在性虽然由笔者提出了哲学层面的思考,但未经实践验证。只有通过实证研究,确定建筑场的客观存在性,其理论要素,如场力、场强、场势等才有了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基础。

2 建筑场客观存在的实证思路

2.1 电磁场研究成果借鉴

现代物理学研究表明: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未经接触所产生的力,必须通过另一种客观存在——场,如电磁场、引力场。

2.2 城市引力场研究成果借鉴

因为城市系统的复杂性与综合性,在结合了“社会场”“心理场”“经济场”“生态场”等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城市引力场理论逐步发展起来。高珮义(1990,2007)从定性角度探讨城市引力场的概念及构成要素;Smith(1989)、王新生和姜友华(1999)、刘继生和陈彦光(2000)、龙青云(2005)、周维等(2010)、耿程程、刘兆德(2012)等则从定量角度构建城市引力模型,探讨城市间相互作用程度。

2.3 建筑场场力公式的提出

借鉴电磁场、城市引力场对于场力的表达公式,建筑场场力的公式表达为:

其中,k为环境影响因子,即场介质;Vi为建筑性能评价值;Dj为人对建筑功能的需求度;Rij为广义距离,即综合考虑距离、时间、成本等因素的指标,以全面表达建筑与人之间的连通性。

在这个建筑场力公式中,建筑如电荷,人如电磁场的铁粉,建筑场力越大,人流越密集,建筑场力越小,人流越稀疏。通过以上公式,可以有以下假设:1)建筑性能越优,场力越大;2)人对建筑的需求越大,场力越大;3)人与建筑的距离越近,场力越大;4)外部环境因素越有利,场力越大。以上假设,可通过实践来进行检验。

2.4 建筑场客观存在的实证分析[8]

选择武汉市13个商业项目为调研对象,抽样选取224个沿街商铺,共12 026.5 m2,对人流、车流、商业配套设施完善程度、消费者基本情况、交通状况、商业物业市场知名度等因素进行调研。

根据以上分析思路,以人流、车流为建筑场力表征,在数据处理中,以行人人流量占比65%、车流量占比35%计算,为便于变量控制与分析,综合流量读取地点与建筑项目直线距离均相同。

Vi综合商业项目的居民评价、媒体报道频率、零售规模三项评价;Dj综合居民消费能力、周边住宅性能、周边住宅售价三项评价;因直线距离相同,Rij综合公交车数量、连接道路状况等交通便捷度指标考虑;k综合周边学校、医院、银行、邮局等配套情况评价,以上四项均以五分法计算。调查结果汇总,利用SPSS软件,对数据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建筑场力与建筑性能的相关性为0.783,为较强正相关,很好地通过了显著性检验;

2)建筑场力与居民需求的相关性为0.288,为正相关,但显著性检验效果较差;

3)建筑场力与交通便捷度相关性为0.522,为正相关,交通便捷度与广义距离负相关;

4)建筑场力与环境影响因素相关性为0.420,为正相关。

考虑指标选取的片面性,综合数据分析结果,可认为:建筑场力与电磁场场力呈现出类同性,即场力是客观存在的,且与建筑性能、居民需求、环境影响因子正相关,与距离负相关,公式的提出是成立的。

3 建筑场实证分析的哲学内涵

3.1 辩证思维指导下提出建筑场存在的假设

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在不断发展之中,任何科学理论,都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9],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理论创新的理论基础。

对于“场”的认识,始于哲学领域,在物理学领域得以验证,并建立起成熟的理论体系。哲学家们从科学发展中得到启示,建立起“场思维”,并渗透进多个学科领域,相继有“心理场”“社会场”“经济场”“管理场”“生态场”“物流场”等发展起来。科学与哲学的交互影响与发展,促进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的不断完善与深入。

以生态场为例,其理论发展也经历了:“传统理论的局限—提出新概念—新理论的完善”这一研究过程。生态学家Clay Pierce(1985),Perer Waser(1985)等生物学家发现,传统的竞争理论,无法完满地解决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接下来著名生态学家马世骏教授指出建立生态场理论的必要性,吴新一(1985)提出“生态场”的概念并进行内涵探讨,王根轩(1990)通过实验对植物的时空分布规律与生态场的关系进行研究,邹锐(1995)对生态场强等理论要素进行探讨[10]。

与此类似的,在哲学场思维的指导下,以工程系统观为理论基础,在整理前期理论研究成果后,提出建筑场客观存在性的假设。

3.2 科学实践观指导下验证建筑场的客观存在性

科学实践观认为:实践是哲学思维的基本立足点,实践是人类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实践第一,就是要弄清主观与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相互关系。科学理论的创新需要从实践中得到检验,并用于实践,服务于人类发展。老子云:“人因宅而立,宅因人而存,人宅相扶,道天地”,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哲人们体会到建筑与人、环境之间这种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即建筑场存在的客观性。哲学层面提出的建筑场存在的思考,仍耽于意识,只有通过实践检验,才能得以长足的发展。本文借鉴物理学、城市引力场成熟理论,以电磁场库仑公式、城市引力公式为基础,提出以商业项目为研究对象,以综合流量为场力表征,并进一步构建量化指标,对建筑场力公式进行验证。场力的存在,即可推证建筑场的客观存在。

3.3 工程哲学视角下建筑场理论的展望

工程哲学是现代哲学中新兴的哲学分支,哲学解释世界,工程改造世界,工程与哲学的结合,展现出了极大的生命力。工程哲学的建立,在工程实践活动与哲学之间架起了沟通与联系的桥梁,以哲学思想指导工程实践,在工程活动中提炼与升华哲学思想[11]。

建筑场理论的核心,是建筑、人、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尚处于探讨阶段。场力、场强、场势等理论要素的提出与构建还需要深入地研究。在工程哲学的指导下,构建建筑场理论,从工程方法论的本质、特征、共性法则等着手,秉承新发展理念,辩证分析建筑、人、环境之间的矛盾,并进一步应用于工程实践,才能促进理论的丰富与可持续发展。

4 结论与建议

建筑场的存在,是场思维在建筑领域的延伸,其客观存在性,可由建筑场力的客观存在进行推证。借鉴物理学电磁场理论的研究成果,以商业建筑为研究对象,实证得出结论:建筑场力与建筑性能、人的需求正相关,与交通距离负相关,并受到环境因素的制约。在工程哲学思维的指导下创新理论,在工程实践中完善理论。建筑场理论的构建,如场力公式的完善与量化,场力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还需要后续的进一步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客观存在哲学公式
界限
组合数与组合数公式
排列数与排列数公式
等差数列前2n-1及2n项和公式与应用
菱的哲学
音乐作品中的客观存在与主观表现
例说:二倍角公式的巧用
自然法是客观存在还是价值追求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晾衣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