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洁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也自然形成,高职院校的学生初步接触社会非常容易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因此,对于高职院校开展学生感恩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文章阐述了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对于造成高职学生感恩意识薄弱的因素进行了思考,进一步提出了关于高职院校开展感恩教育的一些建议,从而促进了高职院校中形成知恩感恩的校园风气,使学生在德育教育与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均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 感恩教育 开展与思考 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3-0082-02
引言
在高职院校德育教育当中,感恩教育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近几年中,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感恩教育方面比较薄弱,在感恩意识方面存在着严重的缺乏问题,已经引起了教育系统与社会的广泛重视。因此,高职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与感恩教育需要进行强化,同时这也是对于高职院校在培养高素质技术、高技能型人才的过程中,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一、对感恩教育进行强化的重要性
1.对高职学生树立远大指向的引导作用
人生只有树立远大的志向,才能具备积极进取的奋斗精神,具备与困难斗争的勇气。现阶段的高职院校的学生中,有很多学生都存在着对社会、学校的认同感较低,缺乏奋斗的动力,没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与远大的志向。在日后进入工作岗位时,通常会存在责任意识与团队意识薄弱的情况。所以,对学生的感恩教育进行加强,在使学生的责任意识得到培养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对于远大志向的树立,使其能够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2.对高职学生道德情操的陶冶
由于当代的家庭中一般都是独生子女,所以很多家庭对于孩子都存在着娇生惯养的情况,造成部分的学生都存在着不孝敬父母、以自我为中心、封闭自卑、偏执极端、嫉妒猜疑等思想缺陷,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不懂感恩。所以,在高职院校的德育教育中,对感恩教育进行加强,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知恩感恩与知荣明耻,有利于学生高尚道德情操的陶冶。
3.对高职学生综合素质与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真善美的具体体现,也是人们综合素质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实践当中,懂得感恩的人都具有讲道德、讲诚信的优秀思想品质,一般情况下,这样的人在为人处事方面,更加容易得到人们的信任与尊重,也更加容易成为受社会欢迎的人,更加容易得到责任重大的工作与岗位,更加容易获得成长与锻炼,从而使其适应社会的能力得到提高。
二、造成高职学生感恩意识薄弱的因素
1.家庭教育的溺爱与急功近利
由于现在家庭中大多都是一家一个娃,所以很多家长对孩子都十分的溺爱,普遍存在着只要孩子学习成绩优异,就能够一俊遮百丑的思想。很多父母都觉得在物质上满足孩子的需要就是对其最好的关爱,往往在精神领域忽视了关爱,特别是在对子女感恩意识方面的培养与教育非常的不重视。父母对子女的过分溺爱,会造成孩子对于父母的爱产生麻木感,甚至于有部分孩子对父母过分依赖,使其独立生活能力较低。所以,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应该着重于“感恩”,使子女懂得爱的回馈。
2.学校教育重视考试,发展失调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学重心都放在专业技能的培养上,只注重就业率与就业质量方面的问题,完全忽视了教育事业的育人作用。在高职院校的学生中,如果对于德育教育的落实不够,那么学生非常容易产生自私自利、缺乏修养、情感冷漠等负面心理,这些都与感恩教育的忽视有着直接的关系。
3.社会教育的拜金與突出自我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社会上的各种不良风气的形成,使学生受到严重的影响,由于社会风气的恶化,使得有奉献的人没有获得到应有的尊重与回报,这对于初入社会的高职学生来说,受到了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感恩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也是社会主义进行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感恩文化的倡导与弘扬,是营造知恩报恩的良好校园风气的重要途径,是促进社会主义和谐化发展的必要手段。
三、关于高职院校开展感恩教育的一些建议
1.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进行感恩教育的引领
社会主义荣辱观在继承与发展民族文化的同时,也使时代特征更加鲜明化。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高职院校感恩教育的切入点,能够使学生的爱国之情得到激发,在使学生对民族责任感与感恩意识得到加强的同时,也促使学生在行动中将感恩意识回报给人民、国家与社会。
2.通过“感恩”主题活动进行校园文化的建设
在高职院校中设立学工部门或者团委组织,以丰富的活动为载体,开展一系列感恩教育活动,比如组织学生其观看“感恩教育影片”、开展“感恩活动月”“感恩文化节”等活动,使学生在感恩社会与报效国家等方面得到教育。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职院校当中,学生应该具备知恩感恩的行为准则。通过感恩教育的开展,使高职院校形成知恩感恩的良好校园文化。
课程教育研究·上2018年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