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习作评改现状与建议

2018-07-17 09:21陈幼霞
考试周刊 2018年62期
关键词:作文评改建议现状

摘要:农村小学生习作评改现状:一是评改意识淡薄,评改低效;二是评改形式单一,创新不足;三是评改习惯较差,能力滞后。因而,教师宜采用多形式指导,让评改多元化;明确评改要求和方法,保障评改有效;不断激励,让评改变得有趣,达成“学生习作时在头脑会自能评改”的目的。

关键词:作文评改;现状;建议

众所皆知,习作评改是小学作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要求“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但在当前农村教学中,习作评改仍存在一定问题,严重影响学生作文素养的提高。

一、 当前习作评改现状

(一) 评改意识淡薄

现象:翻开学生习作,映入眼帘的只有老师的眉批、总批和一个分数;或上面满是红圈圈,是老师的精批细改;更甚学生对老师圈出的错别字、标点符号丝毫未动,当然也看不到学生自我修改的痕迹。

分析:习作评议修改起着再指导、修正、提高的作用,但部分教师对此认识不正确,以生为本观念淡薄,主导意识过强,不注重作文修改过程,没有关注评改效果。

(二) 评改形式单一

现象:在农村,习作教学流程如下:教师指导一节课,学生独立完成一节课,教师评改后于下周讲评一节课,周而复始,形式单一。这样学生只關注评语和分数,收效甚微。

分析: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淡化“写后修改”,评改形式单一,没有创新精神。教师以评判者自居,漠视学生这个评改主体,导致学生自己修改习作兴趣低,没有真正发挥评改功能。

(三) 评改方法低效

现象:农村写作教学中,有的教师指导后就撒手不管,学生写好后便自己看一看,无目标,无方法;讲评课上,则是让学生自己改改错别字和病句,各欣赏和修改一篇,最后自由交流,毫无方法指导。

分析:学生没有评改习作时间,更没有教师有效指导。评改过程中,有的教师包办,评改粗糙;有的教师一改到底,学生没有参与机会。简单粗暴的评改,学生无修改意识,没有掌握方法,自然无法养成修改习惯,习作水平得不到提高。

二、 习作评改指导建议

(一) 变形式,讲实效

课程标准中提到“应注意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教师唯有更新理念,改变评改作文方式,灵活运用,才能真正落实课改要求。笔者认为可以运用以下几种形式:

自评式评改是保证学生全面参与评改的有效形式,可以培养学生自主修改意识。习作后,学生围绕教师提出的评改标准,找出不足,尝试做些评改。助手式评改指学生协助教师评改的高效方式。教师先浏览全班习作,把握学生总体完成情况;接着详批一小组(选择语感较强、知识积累较丰富的学生);再与这一小组学生面对面交流,培养成小助手;让小助手当老师,各自带一个学生评改;几次尝试后,参与评改的人数增多,修改的方法也在不断积累。

小组合作式评改,可以发挥群体优势。小组内轮流朗读、修改自己的习作,之后针对好文章、优美片段或构思巧妙处进行全班交流,这样既鼓励了能提出修改意见的同学,又给其他同学学习借鉴机会,学会欣赏也是一种创作。

全批式评改。老师示范如何欣赏和自我修改,发挥主导作用,一般批阅第一篇习作时就采用此法。教师精评细改,一来可了解学生习作基础,二来学生以后可以效仿,为以后自评打下基础。

重评式评改指引导学生针对普遍性问题进行重点修改,适合学生习作整体完成较好的情况,也适宜提高学生修改能力的专门训练。如开展文章开头结尾、语言表达、谋篇布局等专项习作技巧训练。再如评改习作“介绍家乡的景物”,教师发现了普遍性问题:景物特点不突出,于是讲评课上要求学生结合老师的批注,重点修改共性问题。

这几种形式应根据学生习作完成情况而选择,不同层面、不同维度的评改互相交织,发挥评改有效作用,同时教师应强化训练,持之以恒,学生自觉修改的习惯才会养成。

(二) 巧指导,学技巧

学生习作完成后,选材已定型,评改的重点便是依据不同阶段实际要求指导学生修改表达形式,掌握批改方法。

1. 识课标,明要求:教师要根据课标细化评改意见,明确各年级评改要求。依据课标要求,笔者将第二学段评改重点放在朗读修改习作,关注标点符号、错别字、语句通顺、构篇完整等。“篇章结构、选材、描写技巧的体现”成为第三学段修改的重点。

2. 列清单,有方法:“评改清单”为学生的评改提供了依据,指明了方向。评改的内容丰富多彩:修改错别字、标点、病句,段落之间的衔接,中心,开头与结尾,拟题,文字书写是否规范整洁等,具体到不同习作评改,应根据学生实际水平而有所侧重。

自评式清单:1. 轻声读,找错别字,改标点;2. 分段朗读,发现语病;3. 默读,删除多余句子或增添内容;4. 格式是否正确?学生自行排查,这种方法简便易行。

重评式清单: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习作七》,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人物刻画过于简单、特点不突出”,便采用重评式引导学生修改。出示的任务清单如下:出声读文,听后未如闻其声的,把对话适时补进去,未能看见人物的,把人物神态动作写出来,不能感受到人物心里所想的,把心理活动补充进去;接着不通顺不简洁的句子改通顺简洁;最后想象补充。

(三) 多激励,升意识

1. 激励赏识学生,点燃评改热情。教师要给足学生评改时间,用发展赏识的眼光来欣赏每一篇习作评改,“这个词语改得真好!”“这几个标点改的巧妙!”此类赞美语言不要吝啬,尽量消除学生对评改的畏惧心理,激发评改热情。

2. 开展评价活动,增强评改信心。单调的评价会让学生产生厌倦,教师要用文字的魅力和丰富的评价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积累经验,掌握方法。如展示优秀点评篇目,开展“最佳评论奖”“美文评写欣赏”“汇编优秀修改习作集”等活动。

习作评改的创新,灵活多变的评改方式和方法,不仅符合当前新课程作文批改的新理念,更能促使学生参与到具体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来,体验、发现、感悟、提升,真正落实“修改、交流、分享学习”这一要求。

参考文献:

[1]何小雅.小学高年级学生习作修改能力培养的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3.

[2]张菊红.新课程评价标准下的作文评语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7.

[3]李双燕.浅谈小学生作文批改方法[J].小学教学参考,2013(13):73.

[4]程丽红.作文评改之我见[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14(9):136-137.

作者简介:

陈幼霞,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城关第二小学。

猜你喜欢
作文评改建议现状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浅析小学作文教学
作文评改“五步曲”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智能手机互动式作文评改的探索与实践
建议答复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