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育儿观念已经从应试教育开始向素质教育转变。在学前教育中,对学龄前儿童综合能力的培养被放在了首位。幼儿舞蹈对学龄前儿童的智力开发、身体健康以及审美情感的培养都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在高等学府的学前教育专业中,培养学生的幼儿舞蹈创编能力成了重中之重。
关键词:学前教育;幼儿舞蹈;创编能力
幼儿舞蹈创编是一项对素质综合能力要求很高的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文学、美学、音乐等学科的培养,也要注重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在此基础上,结合理论知识,才能推动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舞蹈创编教学的发展。
一、 幼儿舞蹈创编能力的含义
幼儿舞蹈创编是针对学龄前儿童的舞蹈創编。因此,编舞者首先要对学龄前教育有所了解,有作为幼儿教师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其次是注重舞蹈本身,创编者需要对舞蹈的各种基本技能有所了解,同时拥有深厚的舞蹈知识。同时创编的重点在于“创”,这就要求编舞者对其他学科,比如文学、美学、舞蹈史、戏曲、美术、音乐、心理学等都有涉及和了解。这样才能选择出适合幼儿表演的素材,并通过自身的创造力和文学素养,创作出优秀的儿童舞蹈作品。
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幼儿教师,舞蹈也是幼儿课程中重要的一环,因此艺术类课程的学习非常重要。幼儿舞蹈创编的重点在于幼儿。因此,在编舞的过程中需要编舞者了解并熟悉儿童的行为特点,在舞蹈中凸显童趣,顺应儿童的行为习惯,设计与幼儿行动能力匹配的动作。同时,幼儿舞蹈还需要具有艺术观赏性,引导孩子们在舞蹈中表达情感,学习知识。因此,幼儿舞蹈创编不仅要将生活艺术化,还要符合儿童的特点。这就是幼儿舞蹈创编中需要考虑和展示的内容。
二、 舞蹈教学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性
在注重素质教育培养的现代教育环境中,舞蹈已经成了学前教育专业中的必修课。学前教育的学生需要由坚实的舞蹈基础,并且熟练运用到实践工作中去。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舞蹈示范、表演和编排能力。
舞蹈教育也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自身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课程,能充分打磨自己灵活运用这项技能的能力,为日后的教育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通过幼儿舞蹈创编课程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对舞蹈教学有个整体认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联想能力,使学生养成在生活中发现创作灵感的习惯,对其以后的学习和工作起到促进作用。
三、 学前教育中幼儿舞蹈创编能力培养策略
(一) 舞蹈学习动机培养
幼儿舞蹈创编不是在培养专业的舞蹈演员,它和艺术舞蹈的要求是不同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注重编舞能力的培养,而不是死扣技巧和理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幼儿舞蹈创编动机,要让学生理解舞蹈创编教学的原因,提高学生应对教学中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的能力,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体练舞蹈动作,突出幼儿舞蹈创编的特点。但是,幼儿编舞也不仅仅是从生活中寻找灵感,它同样存在艺术欣赏的功能,同时也是协助幼儿学习的工具。因此,在幼儿舞蹈创编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们因材施教,根据舞蹈的目的和功能进行编舞,同时也要遵守艺术创编的基本规则,作品必须具备一定的观赏性。
(二) 重视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
幼儿舞蹈创编的本质还是舞蹈。因此幼师专业的学生首先要做的就是夯实舞蹈基础。这里的舞蹈基础包括两部分:理论和实践。因为幼儿舞蹈创编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只有理论知识而无法灵活应用是无法完成好幼儿舞蹈创编的。在教学中,老师应该通过布置作业、组织活动等方式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并教会学生在实践中对成人舞蹈和幼儿舞蹈进行比对分析,发现幼儿舞蹈的特点并运用到编舞当中去。同时也不能忽视了舞蹈的专业程度,在进行创作时对舞蹈的题材、情节、人物都要进行合理化、具象化的设计,只有这样才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真正学好幼儿舞蹈创编的课程。
(三) 创造性思维的开发和培养
幼儿舞蹈创编,核心在于“创”。因此创造力和想象力是必须具备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即兴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同时提升学生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感受音乐,用舞蹈表达情感和使用规定道具或者规定情境进行命题作业,都是有效的教学方法。同时,即兴教学还可以真实反映出学生的能力水平,便于老师掌握其学习进度并且对其进行现场的指导和纠正。这种训练对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灵敏度都是有好处的,可以大幅度提升学生的舞蹈创编能力。
(四) 动作创编训练
动作创编训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熟悉身体的各个部位,同时在平凡中发现自己没注意到的美并了解到舞蹈的独特性。
第一个目的可以通过肢体训练,在空间中让学生用身体感受不同的角度方位来完成。通过身体空间训练,学生能熟悉肢体的走向顺序,并灵活使用和延展身体,就达到了训练的目的。
第二个目的主要通过多人小组练习,在环境中设计动作,将动作与环境相融合来完成。通过训练,学生能发现形态展示的新可能,在生活环境和空间中发现美感,获取灵感,就达到了训练的目的。
第三个目的主要通过互换动作来完成。通过训练,学生能从陌生动作的表现中体会到舞蹈的独特性,并有能力展示出表达的空间动作,就达到了训练的目的。
(五) 重视形象思维开发
刻板、教条的思维是无法完成创编课程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来模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幼儿的举动,并从舞蹈的角度进行重新的组合排列,将孩童的动作、心理特征等都融入舞蹈中,用生动的动作形象进行表达。在练习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有任务来表达环境和情感,以此来训练学生形象思维的开发。这样做不仅能锻炼学生通过舞蹈表达主题的能力,也可以让幼儿舞蹈除了童趣以外展现出教育意义,向学龄前儿童传达善意和知识,是一个一举多得的课程。
四、 幼儿舞蹈创编的注意要点
(一) 注重针对性
幼儿舞蹈创编是针对幼儿进行创编的。在创作过程中,要注意凸显孩童天真烂漫的性格特点,表达儿童的日常情绪和情感。想构思优秀的儿童舞蹈作品,就要从儿童的角度出发去考虑问题。在进行音乐选择时要符合小朋友的审美喜好;在进行动作创作时,要选择儿童能够完成的,并且他们熟悉的动作;在进行情节编写时,要选择适合儿童观看的,他们可以理解的或者熟悉的内容。这就是幼儿舞蹈创编和成人舞蹈创编的区别所在。
当然两者还是存在共性的,它们都是视觉与听觉相结合的,具有观赏价值的艺术。只是幼儿舞蹈创编更具有故事性和趣味性。因为幼儿舞蹈的主要目的是让幼儿在舞蹈中学习知识,感受情感。比如在“郊游”主题的创编中,利用积木构造场景地形,并设计游戏和困难作为舞蹈高潮。这样的编舞不仅能吸引小朋友的兴趣,让他们在舞蹈中学习,也具有一定的观赏性。这就是一部优秀的幼儿舞蹈创作需要达到的目的。
(二) 注重科学性
这里的科学性是两方面的。首先,由于幼儿舞蹈的表演者和受众都是以学龄前儿童为主的,因此他们并没有形成完整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对于很多情况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在幼儿舞蹈创编中,应该注意情节的合理性和舞蹈中所涉及的知识的科学性,以免对表演者和观众造成不必要的误导,带来不好的影响。其次,幼儿舞蹈创编首先是舞蹈。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要注意舞蹈的科学性,突出音乐的形象美,根据情节和情绪的变化进行音乐、队形、舞台环境的变化。只有通过这些塑造一个立体的舞蹈环境,才能使舞蹈生动起来并且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
(三) 注重全面性
幼儿舞蹈主要是通过生动形象的肢体动作向观众传达感官的美,用多变美妙的音乐向观众传达听觉的美,两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因此,在创编过程中简单地用演唱代替音乐或者舞蹈动作都是不可取的行为,这样会使舞蹈失去韵律感和细节,使观者观之无味。
五、 结束语
幼儿舞蹈已经成了学龄前教育中重要的教学工具和组成部分。因此在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中,一定要注重学生幼儿舞蹈创编能力的培养。真听,真看,真感受。在环境和日常生活中感知事物,抒发情感,寻找和思考其中的舞蹈因素,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发散性思维。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提醒学生,幼儿舞蹈创编是面对幼儿的。只有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幼儿的性格特点、日常生活、心理活动、思维水平等各个方面相结合,才能创作出优秀且充满童趣的舞蹈作品。
参考文献:
[1]曾晓萌.学前教育专业律动型幼儿舞蹈创编研究[J].教师,2017(24):84-85.
[2]白蕾.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舞蹈教学之我见[J].现代职业教育,2016(24):47.
[3]黄丽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舞蹈教学能力的培养方法[J].新课程(下),2016(07):55.
[4]王晓丽.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舞蹈表演与创编能力的培养[J].文教资料,2016(13):63-64.
[5]孙宏,王丹,李亚楠.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舞蹈创编能力培养模式初探[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5(08):79-80.
作者簡介:
曹婷婷,四川省隆昌市,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