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许多专家学者都赞成“将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这一说法,是因为它“更适合表达数学史在分析学习和理解过程方面的效果”。数学是一种科学,也是一种人类的文化,数学教学过程也是传播数学文化的过程。数学史强大的教育功能逐渐被大家认识和接受,数学史不仅能完善学生人格,还能激发学生兴趣,用数学史激活课堂,让数学史丰富课堂,也更适合表达数学史的较高层次。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史;渗透
学生学习数学首要弄清数学是怎样一门学科,初步了解数学产生与发展的过程,让学生了解中国及世界数学科学水平的发展进程以及现状,了解数学上的多元文化,把握各民族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看到世界各国的科学技术是如何发展的,又是如何彼此融合、互相促进,最后形成今天这样的一个国际通用的数学体系,从中体会数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了解我国数学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距离,激发学生为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而奋斗的决心,从而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激情。为此,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何要渗透数学史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
一、 数学史提升学生素养
(一) 爱国主义教育
我国的数学成就有着辉煌的历史,并一度走在世界的前列,数学史就是一部科学发展史。许多古代杰出的数学成就对古代人类文明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收入了不少这方面的生动素材。深入挖掘其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因素,结合有关数学内容,介绍我国数学发展的历史,介绍我国古代科学家的杰出成就,介绍现代中国人对数学发展的巨大贡献,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二) 学习数学家的优秀品质
任何一门科学的前进和发展的道路都不是平坦的,无理数的发现,非欧几何的创立,微积分的发现等等这些例子都说明了这一点。数学家们或是坚持真理、不畏权威,或是坚持不懈、努力追求,很多人甚至付出毕生的努力。如有的学生表演了数学天才小高斯“1+2+3+…+100”的故事;阿基米德在敌人破城而入危及生命的关头仍沉浸在数学研究之中,为的是“我不能留给后人一条没有证明完的定理”。有的学生搜索了欧几里得对国王托勒密说“几何无王者之道”的故事;有的学生还讲了陈景润如何勇攀数学高峰的故事等等。欧拉31岁右眼失明,晚年视力极差最终双目失明,但他仍以坚强的毅力继续研究,他的论文多而且长,以致在他去世之后的10年内,他的论文仍在科学院的院刊上持续发表。让学生了解数学家的光荣梦想、奋斗历程,也了解数学家遭遇的困惑、挫折或失败的经历。对那些在平时学习中遇到稍微繁琐的计算和稍微复杂的证明就打退堂鼓的学生来说,介绍这样一些大数学家在遭遇挫折时又是如何执著追求的故事,对于他们正确看待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会产生重要的作用。
(三) 提高美学修养
数学是美的,无数数学家都为这种数学的美所折服。能欣赏美的事物是人的一个基本素质,数学史的学习可以引导学生领悟数学美。很多著名的数学定理、原理都闪现着美学的光辉。如,尺规作图的简单美,不仅给我们以视觉上的享受,更为我们解题提供了有利的信息,有助于我们从对称关系上整体把握问题。对称美不仅是指各种数学概念和理论之间的对称,还有几何图形的对称。数学中的对称美是数学对自然本质的一种反映。
二、 数学史激发学生兴趣
过去的数学课,总是“概念—定义—定理—解题”使数学学习变得枯燥乏味。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力,所以在数学课上,在讲述一段新知识之可以先前插入一些数学史的介绍。如在教学“物体的体积”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形象生动地理解:放入装满水的杯子中的物体的体积,即为向外溢出的水的体积。教师可以事先让学生去寻找曹冲称象的故事和阿基米德称皇冠的故事,上课前先让学生上台表演,在旧的历史故事的基础上学习新知时会让学生更容易接受。也可以在理解新知的过程中,适当插入一段数学史的介绍。
三、 数学史激活课堂
张奠宙教授认为应用数学史与数学教学有助于将数学的“学术形态”化为“教育形态”,并且提出了应用数学史将数学的“学术形态”转化为“教育形态”的三个途径:(1)揭示数学发展的规律,形成正确的数学观;(2)返璞归真,揭示数学发展的过程,并使之适合今天的课堂教学;(3)提供真实的历史材料,包括原始问题、原始论据、原始过程,增强真实感,体现教学的人文精神。上述三点不仅指出了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的任务,也为数学史的具体运用指明了方向。
以往数学课是以老师为主体,在新课标下,学生是主体。“问题是数学的心脏”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的这句名言已被每个数学教师所知晓,问题不仅是数学的心脏,也是数学教学的心脏。当今教学为问题教学,教学艺术的核心是教师善于创设问题,教学的结果是使学生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用数学方法论激活问题可以使教学具有灵活性,开放性和探索性。在应用题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出已知条件,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把它变为探索性问题;藏起部分已知条件,给出结论,就可以提出开放性问题;把问题参数化,就可以得到讨论性问题;进行一题多变,产生变化性问题;引导解题后反思,提出引申性问题等。这些手段都可以激活问题,同时也激活了课堂。相应的,一道适合小学生的数学名题也会成为激活课堂的很好素材。上课前引出课件数学上的鸡兔同笼问题。一般学生会联系到生活中的鸡和兔。在经过深入的思考和老师的适当点拨之后,课堂气氛变得异常热烈,它的解题方法多样,进而还能把它推可以让学生在以后的解题中不至于片面的考虑问题。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然后进行后面的教学就更简单了。
四、 数学史丰富课堂
了解一些有关的数学历史,让学生在学习系统的数学知识的同时,对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思维方式。如指导学生制作学具、游戏材料、拼摆图形、模型等等,让学生做一做、数一数、摆一摆、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贴一贴,既动手,又动脑,既巩固和运用知识,又培养了能力,发展了智力。
在新课标数学课程中数学史内容的出现是一个崭新的现象,越来越受到高度的重视。总的来说,数学史奥妙无穷,数学乐趣无限。数学史的教学的一个终极目的就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它不仅使学生加深对数学本质的理解,增长知识面,扩大视野还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等等。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史,是数学史在课堂教学中魅力的体现。
参考文献:
[1]蔡宏圣.数学史走进数学课堂:案例与剖析[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
[2]张齐华.审视课堂——张齐华与小学数学文化[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簡介:
韦丽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城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