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作文的以意运法

2018-07-16 11:28陈杰
读天下 2018年5期
关键词:写作

摘 要:以意运法是指根据文章的中心思想安排文章的表现手法。这是内容决定形式的写作规律。

关键词:写作;表现方法;以意运法

以意运法是一种写作规律,但从古至今却有违反这一规律的事。我们知道,唐朝是诗歌盛行的时代,在古诗中有《唐诗三百首》,没有哪个朝代有这样的盛况。那时开科取士就以诗为科考内容。有的题目规定用某格律诗。如五言十二句,七言八句,七言四句,等等。有的题目不宜用某格律,但为了应试,无病呻吟地硬写。这就违反了内容决定形式的规律,成了形式决定内容了。毛泽东主席曾提出“反对党八股”,是说很多党的干部写文章不管内容多少,一律按开头怎样写,中间怎么写,结尾怎么写。有的内容空洞,全是架子,他提倡有话即长,无话即短,这才是好文风,下面以实例说明。

例一,《我的父亲》,这个题目很大,学生(无论小学生还是中学生的父亲)至少在30—40岁,经历的事很多,要写的东西也不少。但要根据要求谋篇布局。如果是自由练笔,则长可短。如果是作文题目,而且是当堂完成,还有字数规定,如不超出600字。这样的限制,文章的中心思想就应集中于父亲的某个部分,而不应放得太宽,这样取材就只限取与这个重点有关的材料,这也是以意运法。再说《我的父亲》题目大,字数又少,面面俱到则写得不深不透,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如果是自命题(也不超过600字),则不宜采取此题,宜用突出父亲某个方面为题,如父亲的斧头,父亲的笔,父亲的手等等,这样的题目,中心小,易取材,易表现。下面以一篇学生作文看写得怎样。

《父亲的钢钎》:父亲有一把钢钎,亮闪闪的,足见是父亲经常使用的“武器”。说起这把钢钎,它有不平凡的经历。父亲本是一个私营企业的工人,在厂工作了15年,工作认真,与同事们关系十分融洽。有一天下了班,父亲在回家的路上突发眩晕症,倒在地上,幸亏同事们及时发现,把他送到医院,因抢救及时,才保住了生命,但从此便不能上班了。由于是在下班后发生的病,不能算工伤,厂里只能每月给很少的生活费。其余治病费,后续治疗费都是同事们本着人道主义和集体主义,自愿捐献解决的。厂里给的生活费虽每月只有不足一千元,但可以解决最低生活了。他在家闲着无事,活动活动还要好些,做什么呢?后山有一条羊肠小道,是工人们和农民们经常路过的。路是石子路,又窄,一遇下雨,更难行。一次有一位老年人路过这里,一脚踏虚,摔到坎下去了,摔伤了腿,两个月才医好。何不做点公益事业呢?他于是上街买了一根五尺长的钢钎,每天干两三小时,去修这条羊肠小道。这山是一座泥巴和青岩混合的山。他在附近找到了一处青岩石。只要把岩石凿下来,安放在路上,就成了青石路了,下雨也不滑了。他首先就用钢钎凿石头,凿下几块,就把它搬到路基上安装好。这些凿下的石块不像石匠用专用工具凿的那么标准。有大有小,形状各异。他用竹筐担,用手滚,每天完成一点。别人问他不觉得苦吗?他说我一天修了路就像你们打了一场牌一样,心里舒畅着哩。就这样,一天修几尺路,五年下来,他一共修了4里路,从山这边通往山那边,全修通了,他的钢钎由两米长,到现在还有一米半长,足足磨掉了半米长。附近的农民,厂里的工人,在全线竣工那天,自愿组织起来为他开庆功会,县里也来了领导,电视台也来录像了。电视里还特别显示了他那根钢钎是他修路的见证。他所用过的物件,坏了就扔了,唯独这根钢钎,他舍不得丢一直珍藏在家中,哪段路坏了,他还可以去修补呢。父亲的钢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评析:這篇文章,中心思想集中,选材也非漫天撒网。父亲所做过的事可以说有很多,但有限的篇幅里,小作者以他最突出的一件事(修路)为内容,提炼出一个中心——为大众做公益事业,不辞辛苦,以苦为乐,然后围绕这个中心选材,凿石头,铺路石,这就是集中地表现了中心思想,体现了以意运法。

例二,《月亮》。月亮是人人都见过的,关于月亮的故事不多,但人们谈论月亮的时候不少。要求写一篇几百字的作文。这些材料是足够的了。但在没有关于月亮的一个典型故事的情况下,只要将零散的谈论集中起来,这个中心就可定为“月亮是纽带,把众多的情景拴在一起,丰富了人们的情感”。例文《月亮》:月亮人人都看得见,只要不是漆黑的夜晚,月亮都要出来。看见月亮,我就想起那些美丽的故事。在传说中,远古有一对夫妇,后羿嫦娥,嫦娥偷吃了后羿的仙药,便飘飘悠悠飞到了月宫,月宫里有宫殿,有树木,但只有吴刚整天砍树消磨时日。嫦娥再美,再能歌善舞,也只有吴刚一人欣赏。所以,人们谈起这个美丽的故事,并不羡慕她。当代作家作诗说:“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下来吧,人间多热闹啊。这是月亮给我的故事。月亮又是使人团聚的纽带。每当中秋佳节,无论在家的还是远在异国他乡的人,这时就要想起月亮。有家的人会吃过晚饭围在院子里赏月。这晚的月亮特别圆。无数的夫妇,也依在窗前,看这轮圆月,它象征着团圆,永不分离。在异国他乡的人们,在中秋,也借月亮来寄托思乡之情。苏东坡的诗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对不在一起的兄弟的思念。《春江花月夜》中,开头便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也说明,此时此刻,无数的人望见这轮明月,彼此思念的心都是一样。人们熟悉的那首《十五的月亮》,开头就是“十五的月亮,照在边关照在家乡”,抒发了远在边关守卫祖国疆土的战士对妻子的无限思念之情。月亮带给了我们美丽的故事,带给了我们美好情景。月亮是吉祥物,带给了人们美好的情感。

当然《月亮》还有别的写法。如从物理科学角度写天体自然界中的月亮,以人类对月亮的研究,表达对宇宙探索的愿望。

综上所述,写文章,要根据内容确定中心,根据中心确定章法。

作者简介:

陈杰,四川省眉山市,四川省仁寿县珠嘉镇三溪九年制学校。

猜你喜欢
写作
小议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方式的创新
信贷调查写作实例
走出高中作文教学的误区
拓展语文外延 提升核心素养
试论中专语文教学中的写作教学
中国古代与现当代语境下的语文写作教育观比较研究
浅论小学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写作教学策略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