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不是量变,是质变(三)

2018-07-16 19:40刘长铭
中小学管理 2018年6期
关键词:升学率公平性科学性

刘长铭

改革开放不久,素质教育就被提了出来。几十年来,尽管直到今天绝大多数人还说不清楚到底什么是素质教育,且各家各派都有自己的观点和阐释,但对与素质教育相反的应试教育是什么都很清楚。于是社会把无穷的批评和怪罪一股脑儿地抛向了学校。

难道学校真的愿意逼着学生拼命应试吗?难道校长和教师真的不懂教育规律么?难道他们真的不知道学校教育应当促进青少年生动、主动、健康、和谐地发展么?难道他们真的不知道学校教育要培养青少年健康的體魄和健全的人格么?但是,社会满意看升学率,上级评价看升学率,个人职务升迁看升学率。考分成为评价学生重要甚至唯一的标准,不只关乎考生的前程,也关乎教育场域中每个人的前程,学校能不抓么?敢不抓吗?若非如此,所谓的应试教育不可能演变到今天的程度。

今天的高考,由于不断被强化,从形式上已经演变为一种竞技活动—和体育竞技没有本质区别—必须经过专门训练才能上场参与,否则必定大败而终。今天,没有哪一个学生可以不经过成千上万次的解题训练就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的。这就催生了教辅市场,培育了考试培训市场。可以说,高考竞争越是激烈,这两个市场就越是繁荣。这些市场最成功的营销口号就是“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是,这些市场的繁荣发展,给无数的孩子、家长、家庭、学校和教师带来的未必是幸福和快乐,未必是一代人的健康成长。

将考试作为选拔手段,要兼顾公平性价值指标和科学性价值指标,即兼顾考试选拔的公平性和科学性。公平的未必是科学的;科学的表面看起来可能显得不够公平,但对备选对象来说,科学的才是真正的、最终的公平。这才是以人为本的体现。正因为高考是一次严峻的选拔性考试,其背后存在着巨大的利害和风险,于是人们就对公平有着超高的诉求。“分数面前人人平等”,这反映了公平价值至上的理念和目标,这是与我国目前高等教育发展规模和水平相适应的一种选择,是在人民受教育的需求和教育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存在矛盾情况下的一种次优选择。相信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人才选拔将逐渐偏向科学性价值指标。

高考成绩的一分之差并不足以显示考生之间的能力差别,但却可能决定考生去向。这看似荒唐,确属无奈。但家长和考生也不必为一分之差而懊悔不已。那种“考不上某某学校一辈子就完了”的想法毫无根据。以前我曾多次劝导一些因几分之差没有考上理想学校而准备复读的学生,我劝他们眼睛要永远望向前方、望向远方。有些人采纳了我的建议,进入了第二甚至第三志愿学校,后来又抓住机会进入了自己曾经的志愿首选学校继续学习。孔子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我们可以理解为凡事事在人为,取决于人的主观能动性。今天是知识时代、信息时代、终身学习的时代。一个人只要自身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动力并为之不懈努力,就一定能有所成就,获得幸福。

今天我们把分数排名看得无比重要,但等到我们自己的孩子长大谈恋爱的时候,我们选女婿儿媳时,那时候我们最关注的,是身体健康、知书达理、温柔体贴、手脚勤快、孝敬老人……可以说,那时候我们对人的评价才是清醒的、科学的、客观的、正常的。希望这一标准能尽早成为我们真正的育人目标,我们期待这一天早日到来。

猜你喜欢
升学率公平性科学性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学校
核心素养视阈下中小学课堂评价的公平性研究
基于ARIMA模型对我国升学率的研究
云环境下能耗感知的公平性提升资源调度策略
提高职工医保统筹层次的必要性及其难点分析
注重职校学生职业素养训练的科学性系统性
关于青少年科幻画创作辅导的几点思考
如何为我们的教学语言插上飞翔的翅膀
实现升学率与素质教育的辩证统一
“升学率”不应是衡量学校的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