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解析 明晰思维

2018-07-16 11:35陈春容
考试周刊 2018年61期
关键词:阅读思维策略探析初中英语

摘 要:初中阶段的英语阅读学习往往成为大多数学生学习的桎梏,如何有效提升阅读水平值得所有教师的予以重视。在不断地探索与实践中,思维导图式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适用性,以思维导图为学生文章学习的牵引,逐层深入解析文章,而达到提升英语阅读水准的质效。本文以如何提升初中英语阅读水平为起点,就如何适当应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堂实践作简要探析。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思维;导图教学;策略探析

一、 引言

作为一门极具特色的学习课程,初中英语成为学校的重点教学模块之一,由于受到语种、文化知识等差异性的影响,英语学科的学习往往成为学生学习的一大难点,同时也成为教师教学课堂上亟须改革的一大模块,尤其对于各方需求量都十分大的阅读,更成为一个教学、学习瓶颈。要想改观英语阅读现状,需要从最基础的英语课堂开始,充分结合教师课堂教育和学生实际课堂实践,促发学生学习欲,这也是对新课改的一个呼应。

二、 认识思维导图的含义

作为一种高质效、高水平且符合科技要求的思维型教育教学方式,思维导图自20世纪70年代产生以来逐渐被许多教育机构所沿用,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逐步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能够将活动对象的思维在具体课堂实践中转化为一种实际性的存在,促发活动对象智力提升。同时还能够就抽象性、复杂化的事物进行思维分解,并伴随着具体的生活实践体现出来,在活动对象大脑能够接受、理解的范围内将知识呈现出来,促使活动对象能够在短时间内接受有用信息并能够长时记忆。

但是,思维导图应用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就十分强调教师、课堂重要性,因为这是能直接对学生产生作用的媒介。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作引导与提示,学生根据老师行为而产生相应的活动,即学生成为完成任务的主体存在,对照引导进行实践式操作,并完成一整个思维活动过程的任务,最终在实践中强化知识、加深学习印象。同时通过新老知识的融汇、接洽,还能够起到总体学习、整体提升的效用。

三、 认识思维导图的作用

(一) 据年龄灵活设置

思维导图并不和一般性学习系统的固定化一致,而是灵活多变的,其形态根据教师、学生需求而变化,实现最终呈现出的是一个较为适宜的学习模式。就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此阶段的学生对思维学习有着的一定的敏感性,正是思维十分活跃的阶段,教师可据此在阅读较为深奥、难懂的英语课文时,积极引入思维导图法,将生动、简易的图片与文章紧密结合,促使学生深化了解课文。

例如,仁爱版初三英语课文中有一篇文章《Chinas population》,这篇文章需要学生十分仔细阅读关于Chinas population的一系列介绍并从中了解中国现当下人口情况变化,对于学生而言是有难度的,但是如果教师上课时候利用图片、表格或者视频向学生展示相关信息,并将之带入具体课文阅读,这样收到的效果更佳。

(二) 据课程内容设置

初中英语异于篇幅短小、意思明了的小学英语,但相较于高级英语学习而言,又具有一定的内容优势。但是其突出表现为一篇文章往往需要几个意群模块组成,即学生需要完全掌握整篇文章大意,方才可理清阅读思维,旧式“按部就班”式的阅读往往不能够达到这个目的,但是如果能够利用思维导图为导线,将复杂的文章内容联系起来,这大大减缩了学生阅读困难和时间花费。

例如,仁爱版九年级Unit 2有一篇介绍Sue的文章,其中就包含了主人公Sue的基本情况,同时还涉及她的家乡Canada的风景人情、人话习俗等知识内容,这分为几个板块进行介绍,学生阅读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而且不好掌握整篇文章的宗旨大意,但是如果能够将之进行“图画构建”,以主干、枝叶的形式将主要内容进行串联,对于文章大体脉络就十分清晰了。

四、 课堂化思维导图的策略

(一) 课前准备工作

实现思维导图教学的适应化、常态化,首先需要教师充分意识到自身引导作用。英语教学是一个完整性的过程,既包括前期准备工作,也包括进行时的表现以及后期的处理工作。所以提升英语科阅读水平,课前准备工作是第一步骤,课前准备工作并不是单纯的教师意向体现,而是充分结合了学生学习特点、课堂教学风格以及详细的书本内容等因素,以此作为依据进行思维导图设计。教师既可通过黑板进行手绘,也可以通过制作PPT进行展示,向学生说明课堂大致教学构架,让学生预先了解课堂大概,提升知识熟悉度。同时还可以对学生进行预先划分,施以“分区域、分小组”的学习模式,提升课堂学习效率,提升代入感。

例如,教师在对九年级上册Unit 3 Section A一文进行翻譯、学习时,可以通过PPT在课前向学生展示New York的一些图片,吸引学生注意力,然后设置一个文章结构图:Bobs life in New York—city hoe to improved—what can we do there 让学生观察这个架构图,并带入文章进行阅读,找出关键词,了解文章大意,这样对于具体的New York是怎样发展、变化的就能够十分清晰地了解了,并能够轻松解决文后的问题。

(二) 课中实施计划

课堂具体教学阶段是一整个教学体系的重点,需要教师紧密结合学生,并能够将思维导图式教学充分融进具体教学实践中。与课前老师给出的思维构图不一样的是,课上教师需要要求学生进行自我思维构图,即学生要对课文进行“细读”,在细读中根据具体情节发展勾画出关键词、句,然后再画出较为详细的结构图,需要有主干,也要有一定的“枝干”。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主参与能力,还能够加深文章的阅读印象。为了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参与性,教师还可划分学习小组,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集体讨论中,以提升总体学习积极性,还达到“互帮互助、填漏补缺”的作用。

例如,在Unit 3一篇文章中,教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对 “I am reading a newspaper from Canada Martin showed me an interesting article” 一段进行分组阅读,首先需要组员积极参与到阅读活动中,然后对不懂的单词、句子进行查阅、翻译,当大致文意懂之后,再分别找出文中介绍了哪些program and homeless people、这些人或者组织是如何受到管理的?政策如何?在这样的课堂活动中,益于学生培养合作学习的好习惯,还能够十分清晰课文知识,达到“由表及里”,深化文章内涵。

(三) 课后操作设置

课后作为教学活动的一部分,应该引起教师的重视,因为学生对英语的学习记忆并不强,如果不做好相应的课后工作,将很难实现课文知识的“内化、深化”,也無从谈及“实际应用”。利用思维导图式教学法同样适用,在课后短时期内学生对于文章知识记忆还处于一个较为全面的阶段,藉此,教师可以针对文章内容设置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课下再次阅读文章,从中找寻答案,并将答案利用思维导图模式呈现出来。同时为了提升教师对学生具体学习情况的掌握度,教师还可以设置竞赛制,即让学生自主分享作业答案、分享思维导图以及自我学习方法,如果被采用系数高的就获得一定的奖励,以此达到激励学习的目的。及时评价、及时修改也是课后任务的重要内容,因为对于思维导图构建任务,很多学生理解并不深刻,往往存在一些“惯性错误”,并不能够完全理解何为“思维导图”,所以教师还需落实该方面的工作。

例如,在对“English Around the World”一文进行学习过后,教师可以这样设置任务:How should we understand the popularity of English?How should we set up strategies for learning English subjects。让学生课下进行搜集、采访等活动,实际感受英语学习的魅力,同时要求他们构图展示出来,并在上课时进行分享,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课业表现分别予以评价,及时改正。

五、 结束语

思维导图的应用价值,在初中阶段英语学习中十分显著,不仅有益于化繁为简,增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强化学生课堂阅读质效。同时也是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课堂对话”的良策。在长久的教学实践中,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应该得以继承和创新,使之不断适用多变的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闫守轩.思维导图:优化课堂教学的新路径[J].教育科学,2016,32(3):24-28.

[2]张艳雯.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6(2):93-94.

[3]程霞.浅谈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J].校园英语,2017(25):114.

[4]李莉莉.试论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校园英语,2017(42):154.

[5]赵芳芳.论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应用[J].人间,2016,221(26).

[6]刘凤玉.论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校园英语,2016(4):120.

作者简介:陈春容,福建省长乐市,福建省长乐华侨中学。

猜你喜欢
阅读思维策略探析初中英语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如何让初中英语教学更有效
怎样提升初中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怎样提升初中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小学低段语文教学方法探析
房地产经济的影响因素及发展策略探析
打开阅读之门体验快乐语文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单项选择练与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