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敏
【摘 要】使用先前研制的数学问题情境框架,从背景素材特征、语境呈现方式、语境干扰程度和任务挑战水平四个维度对特级教师俞正强“平均数”一课的教学情境进行编码分析,最后得到启示:1.情境创设应有利于激活经验;2.新授课使用的情境应聚焦“本原性数学问题”的诱发、引导和深入,适当减少无关的干扰和波折;3.尽可能使情境引发高层次思维。
【关键词】问题情境水平;课例;数学
PISA的数学素养观引发了人们对“情境”的关注。一线教师经常会在课堂上运用数学问题情境,但相对而言,缺乏自觉,即“较少思考影响情境使用效果的内在要素,对创设问题情境的理论依据也不甚明了”。究竟怎样的教学情境好?创设情境的时候应特别考虑哪些方面?本文拟通过对特级教师俞正强“平均数”教学情境的分析展开这方面的探讨。
贯穿俞老师“平均数”一课的具体情境其实只有一个,即二年级某班要推选一名参加60米赛跑的选手。其中一位同学跑了5次,用时分别为:15秒,14秒,12秒,10秒, 14秒。现在,他想如实地向老师汇报:60米“我”通常要跑____ 秒。横线上填多少比较合适?
在教师的主导下,学生就数据进行了3个回合的思考与交流。
第一个回合:研究“15”和“10”,初步体会数据的特点
师:这个小朋友开始填了15,又擦去了,你说这是为什么?
生:因为只有1次跑了15秒,14秒跑了2次,我觉得应该填14。
生:把他跑的时间全部加起来除以5不等于15,15太慢了。
生:15秒是他跑得最慢的一次,“通常”的水平不是15秒。
師小结:15秒只是他跑得最慢的1次,填这个成绩不甘心。(板书:最慢)
师:好,这个小朋友不甘心填最慢的成绩,他就——写了一个“10”,但是他又擦去了,为什么?
生:10秒也只跑到过1次。
生:10秒是最快1次的成绩,下次不一定能跑到。
师小结:对,这是他的最好成绩,但再次出现的可能性比较小,不好意思填。(板书:最快)
第二个回合:研究“14”和“12”,渗透众数和中位数
师:那么你猜他会填几呢?
生:14。他2次都跑了14秒。
生:14出现的次数最多。
师:你觉得填“14”秒,他甘心吗?
生:好像偏慢了。
师:对的,这个小朋友填了“12”,你觉得这时他又是怎么想的呢?
生:12在中间。
师:谁的中间?
生:10和14的中间。
师:可他最慢跑的是15秒呀。15不算在内了吗?这样看来,“12”这个成绩还是——生:偏快。
第三个回合:引出“13”,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师:看看我们的板书(见下图),就没有一个数据是合适的吗?你们觉得填几合适?刚才我们很多小朋友喊“13”,你们说这个二年级的小朋友为什么不填“13”?
生:因为他没有跑到过“13”这个成绩。(板书:没有)
生:没有跑过的成绩填上去,感觉就是骗人了。
师:可是“13”这个成绩和“10”“12”“14”“15”这些成绩比起来,怎么样?“13”——
生:不快不慢。
师:和谁比起来不快不慢?
生:和他跑的平均速度。
生:和他跑的通常水平。(板书:真实水平)
师:好,现在我们黑板上有5个数:15,10,14,12,13,你们觉得哪一个最特殊?(生:13)特殊在哪里?
生:没有跑到过。
生:不快也不慢。
师:是啊,13这个特殊的数,虽然没有——出现过,但是和这个小朋友跑步的真实水平比起来——不快不慢,刚刚好。那你们能不能说服这个小朋友把“13”填上去?
生:“13”就是它们的平均数。
生:如果把老师这个图上(见下图)多出的磁铁移下来,那么大家都在“13”这条直线上了。
生:让他再跑1次,很可能就是13秒了。
师:你们觉得谁的说法最管用?为什么?
生:他是二年级,我们是四年级,“平均数”这个说法他应该不懂。
生:我觉得第2种说法好一些。这样看图,一看就看懂了,“13”是不快不慢,刚刚好。
生:虽然可以继续跑,可是也不一定就会跑出13秒,可能会跑出14秒。
师:虽然不一定会跑出13秒,但是跑13秒的可能性大吗?跑13秒的可能性大还是跑15秒的可能性大?
师:这个特殊的数“13”,它没有出现过,但是它不快不慢,是这个小朋友跑步的真实水平,我们把它叫作“平均数”……
我们对此前提出的数学问题情境框架进行微调,如下表——
然后从背景素材特征、语境呈现方式、语境干扰程度和任务挑战水平四个方面对该情境进行编码分析,得出一些结论。
1.俞老师选取的背景素材源自学生非常熟悉的校园生活。学生对跑步、毛遂自荐这些活动(过程)有着充分的经验,一方面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讨论的热情,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理解数据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