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利民,李新长
(江西省人民医院器官移植科,南昌 330008)
自2015年以来,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itizen’s death,DCD) 的供肾已成为当下供肾主要来源,我院于2013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共实施DCD供肾移植手术143例,术后58例行不同形式的肾脏替代治疗(包括腹膜透析、IHD、CRRT)。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 (delayed graft
function,DGF)、急性排斥反应(acute rejection,AR)是肾移植术后严重的并发症,处理不及时常导致移植肾丧失,重者危及生命。不同的肾脏替代治疗对受者移植肾功能恢复的影响不同[1-5],我院143例DCD供肾移植中32例受者发生DGF,26例受者出现AR,分别运用IHD、CRRT、腹膜透析等肾脏替代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结合文献总结如下。
1.1受者一般情况 DCD供肾移植受者143例中受者发生DGF 32例,出现AR 26例,年龄17-59岁,平均年龄(35.6±8.6)岁;均符合ABO血型输血原则,受者淋巴毒波动于3.0%-9.0%,平均(5.4±1.2)%,HLA位点错配1-3个,群体反应性抗体(PRA)均为阴性,其中2例为接受二次肾移植受者。
1.2肾脏替代治疗指征 在静脉给予速尿200mg/d时每天尿量少于1200ml或24h基本无尿且血肌酐恒定在400μmol/L以上。终止透析标准:脱离肾脏替代治疗后血肌酐持续<200μmol/L,24h尿量>1500ml,同时无容量负荷过重(如胸闷、呼吸困难等),无高钾血症等临床表现。
1.3肾脏替代治疗方案 IHD组采用上肢动-静脉内瘘或颈内静脉置管作为血管通路,每次透析2.0-4.0h,隔日治疗1次。CRRT治疗使用费森(Kabi 4008s)血液滤过机,每日治疗1次,每次透析16-20h,置换液前稀释2-4L/h,置换液为Port配方[6]。电解质浓度根据计算机软件监测数据调整,血流量根据置换液量调整为150-250ml/rnin。肾移植前即采用腹膜透析的受者,肾功能恢复期间仍给予腹膜透析,每日均透析(6-8L/d),以等渗腹透液为主,根据水潴留情况适当增加高渗腹透液(1-3L/d)。
1.4数据收集及处理 收集腹膜透析、IHD及CRRT受者肾脏替代治疗前后血尿素氮 (BUN)、血肌酐(Crea)、钾等血浆浓度等实验室数据。分析3组受者一般资料、用药情况及合并其他并发症情况。应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多个样本比较采用方差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前后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DCD供肾移植术后行肾脏替代治疗58例,发生急性肺水肿1例(腹膜透析受者),发生率为1.72%(1/58);心功能衰竭8例(其中腹膜透析4例,IHD 4例),发生率为 13.79%(8/58);腹腔感染 3例(腹膜透析 3 例),发生率为 5.17%(3/58);肺部感染11例 (其中腹膜透析4例,IHD 4例,CRRT 3例),发生率为18.97%(11/58),其中有2例为重症肺部感染(IHD 1例,CRRT 1例);胃肠道功能紊乱4例(腹膜透析 4例),发生率为 6.90%(4/58);低血压 6 例(IHD 6 例),发生率为 10.34%(6/58);诱发出血 5 例(IHD 5 例),发生率为 8.62%(5/58);心律失常 4例(IHD 4例),发生率为 6.90%(4/58)。 IHD及CRRT组治疗前后Crea、BUN差值高于腹膜透析组(P<0.05,见表 1),血 BUN、Crea、血钾的浓度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见表1),IHD与CRRT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肾脏替代治疗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比较(x±s)
肾移植术后发生DGF、AR出现尿量减少时机体内环境处于紊乱状态,因此应尽早给予肾脏替代治疗,以使受者机体内环境尽快恢复平衡,等待移植肾恢复工作[7-9]。本院行肾脏替代治疗总的处理原则包括:控制出入量,监测体重、血压、中心静脉压等变化参数,评估水钠潴留情况。3组肾脏替代治疗效果比较中腹膜透析效果差于IHD及CRRT组(P<0.05,见表1),这主要与腹膜透析容易出现透析不充分,出现全身水钠潴留,诱发急性肺水肿、肺部及腹腔感染的风险相关[10]。IHD是目前运用最多的血液透析治疗方式[11,12],IHD与CRRT组肾脏替代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CRRT是主要用于重症或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受者,从表1可以看出,CRRT在行肾脏替代治疗过程中血液动力学稳定,造成低血压、心律失常的机率较之IHD明显减少。CRRT通过连续、缓慢地清理体内过多的水,对血流动力影响小,能保持心肾功能的稳定,促进肾功能恢复方面都取得良好效果[13]。
目前我国积极开展DCD供肾移植,当前供肾质量较司法途径、亲属活体来源差[14],术后发生DGF、AR、供肾来源感染的机率较传统司法来源途径供肾移植明显增多,故DCD供肾移植术后运用肾脏替代治疗需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3.1多克隆抗体的使用 DCD供肾移植术前诱导或术后出现DGF或AR时需加强免疫抑制治疗,ATG是目前临床较为常用的多克隆抗体之一,其最大的使用风险及时诱发急性肺水肿,病情发展迅猛。ATG使用前宜行血液透析治疗1次,除脱水外减少各种蓄积毒素,防范急性肺水肿的发生。行肾脏替代治疗的58例受者中有1例腹膜透析受者在首剂使用ATG后发生急性肺水肿,血氧难以维持,转入ICU后停腹膜透析改用CRRT,术后46d康复出院。
3.2感染及抗感染治疗 DCD供体长期入住ICU增大移植肾受者术后发生感染机率,肾移植术后常规予以三线抗细菌、真菌药物,如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替考拉宁/利奈唑胺、米卡芬净/卡泊芬净等药物。一方面在血肌酐高、无尿或少尿的情况下,影响药物代谢,增大药物毒性蓄积风险,需注意根据肌酐清除率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另一方面,需注意透析对药物血药浓度的影响,在透析结束后根据具体情况补充用药。行肾脏替代治疗的58例受者中肺部感染11例,腹腔感染3例。腹腔感染常见于行腹膜透析受者,这里不多加讨论。DCD供肾移植术后发生肺部感染,受者病情进展快,尤其是重症肺部感染致死率极高。在行11例肺部感染中有2例为重症肺部感染(IHD 1例,CRRT 1例),我院常规行纤维支气管镜下检查及肺泡灌洗术,标本及时送检,发现2例均为毛霉菌感染,在肾脏替代治疗的辅助下,予以两性霉素B脂质体及泊沙康唑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康复出院。
3.3制订合理的止血、输血方案 DCD供肾质量较司法途径、亲属活体来源差,尿毒症受者长期透析,体内炎症物质及毒素的蓄积,组织质地较脆,吻合口愈合慢,容易出血或大面积渗血[15],与此同时肾移植术后行IHD或CRRT治疗还会增加对血细胞的机械破坏,故DCD供肾移植术后容易出现出血或严重贫血。3例IHD出血受者中透析时间均在5年以上,在出血过程中如何适度止血及防止过度形成血栓,在监测凝血功能的前提下,需按照输血原则合理输注血液制品。肾移植术前及术后为减少排斥反应的发生,尽量减少输注血液制品,尤其是血浆、血小板、冷沉淀等血制品,但当大量出血,单纯输注红细胞悬液改善贫血无效时,即使凝血视乎处于正常范围,亦需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即当红细胞悬液输注大于5单位(200ml/单位)时,执行配合性输血,按比例输注其他成分如:新鲜冰冻血浆、血小板、冷沉淀等,同时重点监测受者PT、APTT、INR等变化情况,提高止血效果。5例IHD出血受者中1例出血形成后腹膜巨大血肿,肾移植术后曾大量单纯输注红细胞悬液,为了减少排斥反应的发生,未按比例输注血浆、血小板等导致受者术后止血效果欠佳,移植肾周血肿清除术后受者仍出现大面积的渗血,引流量大,后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在使用止血药物的同时,按比例输注新鲜冰冻血浆、血小板、冷沉淀等血制品,止血效果良好,亦未发生排斥反应,肾功能逐渐恢复至正常范围。
3.4抗凝剂、改善微循环等药物的使用 围手术期术后1周内原则上无肝素透析,后逐渐过渡到半量肝素、肝素化透析,减少血透抗凝剂引发的出血风险。我院常规视血肌酐上升情况安排IHD(每周2-3次),根据总的出入量情况结合每日体重变化制定每次适宜超滤量。透析过程中维持低流量转机(原则上<200ml/min),注意有效血容量问题,血透开放血管通路、血透全程中注意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如受者血肌酐很高,注意分次降肌酐,不宜过于剧烈,防范代谢性脑病的发生。DCD供肾移植术后出现DGF或AR行肾脏替代治疗时,常规需使用抗凝或改善微循环药物 (如肝素钠、华法林、阿司匹林、丹参酮、前列地尔等)本意是改善移植肾微循环,亦增加出血风险,需特别注意使用剂量,监测凝血功能变化情况。在血肌酐高、尿量少或无尿的情况下,需注意药物的代谢途径,我院常规予以丹参酮14d(兼有中和氧自由基作用,主要肝脏代谢,减少移植肾负担),前列地尔(主要肾脏代谢)7d,效果较好。
3.5营养支持 肾移植受者恢复顺利,术后2-3d胃肠道通气后即可进食,一般是不予以营养支持,但对于术前营养不良且术后胃肠道功能紊乱的受者(多见于腹膜透析),在进食困难的情况下可适度予以肠外营养支持。对8例术前营养不良的受者适度补充氨基酸、脂肪乳后,促进了受者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