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琳琦,胡建红,王小兵,杨春华,周志军
(江西省皮肤病专科医院皮肤科,南昌 330000)
斑秃(alopecia areata,AA)是一种常累及头皮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以突发性、非疤痕性的毛发脱落为特征,常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精神创伤,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目前斑秃的病因和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确,多认为是一种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相关性疾病[1],并与微量元素异常[2]、精神过度紧张[3]、机体劳累和遗传因素有关。本研究对2016年4月至2017年11月50例观察组和30例对照组进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微量元素检测,并结合脱发面积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微量元素在斑秃发病病因上的作用,及其与脱发面积严重程度的关系。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6年4月-2017年11月就诊于本院门诊的斑秃50例,诊断依据赵辨主编的《中国临床皮肤病学》第四版[2]斑秃诊断标准,男28例,女 22 例,年龄 18-60 岁,平均(36.76±11.1)岁,病期0.03-60月,平均4.19±9.31月,50例患者均无系统疾病、自身免疫疾病病史及其他皮肤疾病,就诊前3个月均无免疫治疗史及外用药的治疗史。30例正常人群对照组来自外院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者(体检及实验室检测均正常),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27-60岁,平均年龄为42.03±9.02岁。本研究取得患者知情同意,标本的获取和使用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试剂和仪器 微量元素试剂盒:北京博晖五元素批号:1010917,铅元素批号:1030817;淋巴细胞试剂盒:上海江中细胞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批号:161203;MB5血液五元素分析仪: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SemiBio序列全自动可视化细胞检测仪:南京江南永新光学有限公司。
1.3标本采集及检测方法 无菌条件下采集观察组和对照组静脉血4ml,分装两管,其中一管EDTA抗凝全血2ml,采用免疫荧光法对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进行检测;另一管肝素钠抗凝血2ml,采用原子吸收法对微量元素(Cu、Zn、Ca、Fe、Mg、Pb)进行检测,检测方法和测定值换算严格按说明书进行。
1.4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用SPSS 19.0建立数据库,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采用 t检验及直线相关分析方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斑秃患者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的检测斑秃患者血清 CD3+、CD4+、CD8+数量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斑秃患者和对照组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数量的检测(个 /L)
2.2斑秃患者血清微量元素浓度的检测 斑秃患者血清 Zn、Ca、Fe、Mg 浓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斑秃患者血清Cu、Pb浓度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斑秃患者和对照组血清微量元素浓度的检测
2.3斑秃患者脱发面积与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及微量元素的相关性分析 斑秃患者脱发面积范围1.5-40cm2,平均(17.23±9.51)cm2,经直线相关性分析, 斑秃患者脱发面积与血清 CD3+、CD4+、CD8+数量水平间呈直线正相关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025,0.027,0.012,P<0.01); 斑秃患者脱发面积与血清Mg、Pb浓度水平间呈直线正相关关系(r=0.0024,0.011,P<0.05);斑秃患者脱发面积与血清 Cu、Zn、Ca、Fe 浓度水平间无线性关系(r=0.021,0.007,0.01,0.088,P>0.05)。
斑秃(alopecia areata,AA)是一种常见累及毛发的良性、非瘢痕性、慢性炎症性疾病。斑秃在一般人群中患病率大约为0.1%,约占皮肤科门诊初诊病人的2%[4]。目前斑秃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自身免疫参与斑秃的发病,具有遗传倾向的个体在外界环境因素的作用下,通过自身免疫机制引起毛囊退化、毛发脱落[5]。大多数研究认为斑秃是一种由CD4+T细胞和CD8+T细胞介导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炎症主要攻击具有免疫豁免的生长期毛囊[6-11],及其体内微量元素的失衡从而引起斑秃发生。有研究[12,13]表明调节机体免疫治疗斑秃,可提高斑秃的治愈率。本研究结果显示T淋巴细胞亚群及微量元素可能在斑秃的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提示斑秃的发病与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及微量元素异常有着密切相关性。而且斑秃患者的脱发面积的严重程度与T淋巴细胞亚群及微量元素Mg、Pb有关,若在对斑秃患者进行治疗时,加用一些能够调节机体细胞免疫功能、补镁驱铅的药物可能有利于患者疾病的转归,此研究有待于临床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