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移植受者术后生存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2020-07-21 07:58韩雪莉叶海丹张利姗于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科广东广州510080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20年3期
关键词:受者肝移植规律

韩雪莉,叶海丹,张利姗,于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科,广东 广州 510080)

原位肝移植(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OLT)是用于治疗各种终末期肝脏疾病的有效手段及方法[1]。中国肝移植注册系统(China Liver Transplant Registry, CLTR)统计结果显示,截至2019 年6 月,国内已有近40 000 例肝病患者接受肝移植手术治疗,随着肝移植技术的日趋成熟和新型免疫抑制剂的开发使用,近6 年肝移植受者生存率显著上升,术后5 年生存率高达80%[2],移植后最长存活时间已超过20 年。医疗技术的提升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也让肝移植相关问题的研究由提高手术成功率及术后生存率逐渐转为提高肝移植受者的生存质量[3]。我国肝移植相关方面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关于肝移植受者术后生存质量的研究也相对较少[4],以致现有的研究成果有限。国内外现有研究表明,肝移植受者生存质量与其原发病、教育水平、就业状态、社会支持以及经济收入水平等因素存在相关性[5-7],但目前较少研究分析术后有无并发症、术后有无规律锻炼以及术后有无规律随访等对肝移植受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本研究对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科行肝移植手术的受者行生存质量问卷调查,以期能对肝移植受者术后生存质量现状进行较为精准的描述,并分析影响受者生存质量的相关因素,从而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准确的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 2017 年12 月— 2018 年1 月期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科参加第七届器官移植移友交流会以及回院复查的117 例肝移植受者作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通过使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以及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简表(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BREF,WHOQOL-BREF)对入选的117 例肝移植受者进行调查,分析其术后生存质量现状,并探讨相关影响因素。① 一般资料调查表,包括:性别、 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人均月收入水平、 术后生存时间(截至填问卷时间)、术后有无并发症(包括免疫排斥反应、血栓、肠漏等)、术后有无再就业、术后有无规律进行锻炼以及术后有无进行规律随访等11 项人口社会学资料及临床相关资料。② WHOQOL-BREF:该简表包含26 个问题条目,可归纳为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及环境等4 个不同的领域,问卷总得分越高,则表示生存质量越好,并据此作为评估生活不同方面生存质量的 依据[8]。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5.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采用均数±标准差(±s) 对一般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单样本t 检验的方法对受者在生存质量简表中各领域的得分与方积乾等[9]报告的全国六大城市正常人群(常模组)进行比较,不同性别、年龄等11 项人口社会学资料及临床相关资料对生存质量的影响则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进行分析比较,P <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一般资料(表1): 本研究共纳入对象117 例, 其中男性104 例(88.9%,104/117),女性13 例 (11.1%,13/117);年龄≤30 岁10 例(8.5%,10/117), 30 ~ 60 岁95 例(81.2%,95/117),年龄≥60 岁12 例 (10.3%,12/117)。研究对象中绝大多数受者有配偶,共105 例(89.7%,105/117);91 例(77.8%,91/117)术后未出现排斥反应、血栓、肠漏等并发症;57 例(48.7%,57/117)受者术后有再就业;106 例(90.6%,106/117)术后有规律进行锻炼,如散步、慢跑等;85 例(72.6%,85/117)术后有进行规律随访。

2.2 肝移植受者生存现状分析(表2):本研究中117 例肝移植受者生存质量总分为(209.3 ±56.6) 分,最高得分为335.0 分,最低得分为99.1 分,其中生理领域平均得分为(52.7±18.0)分,心理领域平均得分为(51.8±18.8) 分,社会关系领域得平均得分为(51.9±16.5)分,环境领域平均得分为(50.1±16.9)分,4 个领域得分均低于常模组, 除环境领域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3 肝移植受者生存质量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表3):为探讨肝移植受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各种影响因素,以生存质量简表中各领域总得分作为因变量,在α =0.05 的水准上,对可能影响总得分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术后生存时间以及术后有无并发症等11 个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婚姻状况、术后生存时间、术后有无并发症以及术后有无再就业、术后有无进行规律随访对肝移植受者生存质量具有较显著影响。

表1 肝移植受者一般资料(n =117)

表2 肝移植受者生存质量简表得分与常模组对比(分,±s)

表2 肝移植受者生存质量简表得分与常模组对比(分,±s)

组别 生理领域 心理领域 社会关系领域 环境领域肝移植组 52.7±18.0 51.8±18.8 51.9±16.5 50.1±16.9常模对照组61.3±16.3 61.6±13.7 64.6±14.2 52.9±13.5 t 值 -5.20 -5.63 -8.29 -1.30 P 值 0.001 0.001 0.001 0.197

表3 影响肝移植受体生存质量总得分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3 讨 论

本次研究结果发现,参与本研究的117 例肝移植受者在生存质量简表4 个领域的得分均较常模组低,除环境领域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提示肝移植术后受者的生存质量低于常模。描述性分析结果表明,有配偶的受者生存质量简表总得分高于无配偶受者;术后生存时间越长的受者,其生存质量简表总得分越高;术后未出现排斥反应、血栓、肠漏等并发症的受者总得分高于有出现上述并发症的受者;术后再就业的受者总得分高于无再就业的受者;术后有进行规律随访的受者生存质量总得分高于未进行规律随访的 受者。

3.1 婚姻状态:本研究中绝大多数(89.7%)肝移植受者为有配偶状态,结果显示有配偶的肝移植受者生存质量高于无配偶的受者。由于肝移植手术创伤较大,治疗周期较长,某些治疗用药的副作用较大[10],导致受者于术后经常有失眠、困倦无力或焦躁等症状出现[7],因此,在临床医疗及护理过程中,除了医护人员要给予受者及时专业的治疗指导以外,家属的陪伴和鼓励对帮助受者康复同样重要。一方面,家属的关怀与支持能够增强受者治愈疾病的信心,使其能以更加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进而加快康复速度;另一方面,相较于医护人员与受者的接触时长及熟悉程度,大多数受者更愿意向家属讲出自己的需求,家属也因此能更早地发现受者身体及情绪的变化,从而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做出相应处理。所以在临床护理实践过程中应鼓励家属给予受者及时的陪伴、支持与鼓励。此外,还可以对家属做基本的病情观察相关知识指导,以便能尽早发现受者身体及心理方面的变化,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加以处理,从而缩短治疗时长,提高受者生存质量。

3.2 术后生存时间: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受者生活质量的高低与术后生存时间的长短呈正比。术后 早期身体尚处于恢复初级阶段,许多受者仍存在一些躯体疼痛等不适,而随着术后时间的推移, 受者的肝功能和营养状况等逐渐得到改善,生理功能方面的评分逐渐升高[11-12]。术后早期担心手术创伤及口服免疫抑制剂等原因而增加感染的可能性, 受者自身及家属会对居住环境、社交群体及频次等有更多选择性考虑,以上均会影响受者对生活质量的感受与评价。此外,受者在术后恢复较长时间后,会逐渐增加与他人的交往,如有再就业等社会行为,都有助于受者对生活质量有较高的评价。因此, 在护理过程中,要给予术后早期的受者更多的关心,鼓励其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尽早活动,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并进行针对性的健康宣教,及时为其解答疑问,提高受者主动参与各项社会活动的积极性及信心。

3.3 术后有无并发症: 研究结果显示,术后有出现排斥反应、血栓、肠漏等并发症的受者生活质量得分低于未出现并发症的受者。鉴于国内外文献暂无此方面的报道,笔者分析其主要原因为与未出现并发症的受者相比,出现并发症的受者术后治疗周期更长,所带来的躯体创伤以及内心焦虑、担心手术预后情况等心理感受更严重等。所以在临床护理实践过程中,应给予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受者更多的关注,如在疾病治疗方面,密切监测术后早期受者的生命体征、检验结果、引流液的颜色及引流量的动态变化,准确记录并及时有效处理。此外,还应给予受者疾病相关的知识指导,如免疫抑制剂的正确使用等[12]。这都将有助于提高肝移植受者的术后存活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4 术后有无再就业:在本研究中,术后再就业的受者生存质量尤其在心理及社会关系领域明显高于无再就业受者。一方面,术后重返工作岗位不仅可以让受者在劳动中满足个人利益,提升自我认同 度[6],还可以增加经济来源,减轻经济负担[13],重新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另一方面,术后再就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投身锻炼和劳动,可促使受者在康复过程中进行适度体力和脑力劳动,从而使得机体生理功能有效运作;此外,受者在重新就业过程中还可以建立及扩大人际圈,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从而避免一些心理问题。所以在医疗及护理实践过程中应鼓励受者积极面对术后生活,鼓励再就业,规律的工作生活有利于身体功能的恢复, 也能使其更快地融入周围环境,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有文献提出,肝移植受者术后再就业率比较低, 尤其是从事体力劳动的受者[6]。因此,社会各界及政府应意识到社会支持这一因素对提升肝移植受者生活质量的正面影响,并创造条件以给予受者更多就业机会[3]。

3.5 术后有无规律随访: 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有进行规律随访的受者生存质量明显高于未进行规律随访的受者。规律的术后随访可以向医护人员及时反映受者身体功能的动态变化情况,以便能及时做出处理。此外,针对受者康复过程中伴随出现的问题,医护人员可以及时答疑解惑并给予正确指导。规律随访还能及时了解受者的心理状态和需求, 给予其及时的心理疏导及健康教育,从而达到帮助受者转移和调节不良情绪的目的[14]。因此在医疗及护理实践过程中应重视受者的出院宣教,指导受者出院后定期复查,规律随访。此外,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接受信息的途径日趋多样化,目前仍被广泛使用的纸质版健康宣教资料可转变为微信、网页等多种版本,以便受者及家属可以随时了解健康相关资料,鉴于受者群体年龄及文化程度等跨度较大,所以具体实施方法有待进一步 探讨。

4 结 论

肝移植受者的生存质量受婚姻状态、术后生存时间、术后有无并发症以及术后有无再就业、术后有无规律随访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临床工作中要给予无配偶等家庭支持、术后出现排斥反应、血栓、肠漏等并发症以及术后无再就业的肝移植受者更多的关注,给予专业有效的指导建议,并向受者及家属强调术后规律随访的重要性,开展系统、全面的疾病相关知识宣教,做好术后随访管理。

猜你喜欢
受者肝移植规律
评估肝移植预后与供体和受体代谢环境的相关性:大泡性脂肪变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成人肝移植受者免疫抑制方案:意大利工作小组的共识推荐》解读
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肝移植术后HCV感染复发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肾移植供者和受者HLA抗原频率配合度回顾性研究分析
加速康复外科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在肝移植术后早期的临床应用
规律睡眠中医有妙招
让活体肝移植研究走上世界前沿
找规律 画一画 填一填
找排列规律
CYP3A5*3基因多态性对稳定期肾移植受者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及肾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