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荣民 王 蓓 程庆林
【提 要】 目的 了解南疆某医院老年住院病人的疾病构成,为卫生计生部门和医院管理部门制定老年病的预防与治疗措施、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南疆某医院60岁及以上的住院病人的病历资料及其主要诊断。按照ICD-10对老年住院病人的主要诊断进行分类。结果 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南疆某医院老年住院病人共65842例,占同期住院总例数的23.0%。患前10位病种的老年住院病人共34249例,占总例数的52.0%。慢性阻塞性肺病、冠心病和原发性高血压的构成比分别为11.6%、11.0%和10.0%。维吾尔族老年住院病人慢性阻塞性肺病位列第一,汉族老年住院病人原发性高血压位列第一。60~69岁老年住院病人冠心病位列第一,70岁及以上慢性阻塞性肺病位列第一。位列前3位系统疾病分别是循环系统疾病(32.9%)、呼吸系统疾病(14.4%)、消化系统疾病(8.0%)。患前3位系统疾病的老年病人例数占住院老年病人总例数的55.3%。呼吸系统疾病和眼和附器疾病的构成比维吾尔族老年人高于汉族。结论 针对威胁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与多发病进行健康教育,促使改变健康行为。根据不同民族、性别和年龄段疾病顺位的差异,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各级医疗机构主动适应老年住院病人的卫生服务需求。
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正在加速发展,估计到2040年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将从2010 年的12.4%上升至28.0%[1]。随着人口的老龄化,与年龄密切相关的疾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所累及人口的绝对数字将持续增加[2]。如何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已成为全社会瞩目的热点。南疆某医院所在地是以维吾尔族为主,少数民族占当地人口总数的81.1%[3],该院是一家地市级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维吾尔族病人就诊比例高。本文对某院2012~2016年老年住院病人所患疾病构成进行分类统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本地区老年住院病人疾病构成的基本特征,确定影响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帮助临床医师了解老年病的特点,为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信息,同时为卫生计生部门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老年病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参考。
资料来源于南疆某医院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年龄在60岁及以上的住院病人的病历资料及其主要诊断。
从医院病案管理系统中调取所有住院病人的病历资料,提取出生日期、入院时间、性别、民族、主要诊断和ICD编码等指标。年龄按照入院时间减去出生日期进行计算,筛选年龄60岁及以上的老年住院病人。按ICD-10对病人主要诊断进行分类。疾病构成描述位列前10位的病种和系统疾病以及不同人口学特征前5位病种和系统疾病。病种分类依照ICD-10的类目进行统计。所获数据采用Excel 2010进行疾病构成和顺位统计。
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南疆某医院老年住院病人共65842例,占同期住院总例数的23.0%。其中男性35620例,占老年住院病人总例数的54.1%,女性30222例,占45.9%,男女之比为1.18:1;汉族27553例,占41.8%,维吾尔族36793例,占55.9%,其他民族1496例,占2.3%;60~69岁33926例,占51.5%,70~79岁25009例,占38.0%,80岁及以上6907例,占10.5%,平均年龄为70.0岁。
(1)前10位病种构成与顺位
患前10位病种的老年住院病人共34249例,占总例数的52.0%。慢性阻塞性肺病、冠心病和原发性高血压位列前三位,其构成比分别为11.6%、11.0%和10.0%。见表1。
表1 前10位疾病构成与顺位
(2)不同性别前5位病种构成与顺位
男性和女性前三位病种位次有所不同,男性老年住院病人冠心病的构成比为13.2%,位列第一,女性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构成比为12.3%,位列第一。见表2。
表2 不同性别前5位疾病构成与顺位
(3)不同民族前5位病种构成与顺位
维吾尔族老年住院病人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构成比为13.8%,位列第一。汉族原发性高血压的构成比为13.3%,位列第一。维吾尔族老年性白内障位列第五,汉族位列第八。维吾尔族老年患者冠心病的构成比高于汉族。见表3。
表3 不同民族前5位疾病构成与顺位
(4)不同年龄段前5位病种构成与顺位
60~69岁老年住院病人冠心病的构成比为10.5%,位列第一,70岁及以上慢性阻塞性肺病位列第一。80岁及以上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构成比高于其他两个年龄组。见表4。
表4 不同年龄前5位疾病构成与顺位
(1)前10位系统疾病构成与顺位
患前10位系统疾病的老年住院病人共61183例,占总例数的92.9%。位列前3位系统疾病分别是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其构成比分别是32.9%、14.4%、8.0%。见表5。
表5 前10位系统疾病构成与顺位
(2)不同性别前5位系统病种构成与顺位
无论男性和女性,前3位系统疾病顺位无变化,但部分系统疾病的构成比有所不同。男性循环系统疾病的构成比高于女性,眼和附器疾病低于女性。见表6。
(3)不同民族前5位系统疾病构成与顺位
维吾尔族和汉族系统疾病顺位有所不同,汉族眼和附器疾病和肿瘤未进入系统疾病顺位前5位。维吾尔族呼吸系统疾病和眼和附器疾病的构成比高于汉族。见表7。
(4)不同年龄段前5位系统疾病构成与顺位
在所有年龄段中循环和呼吸系统疾病顺位无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呼吸系统疾病的构成比呈现逐步增高的趋势,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呈现降低的趋势。见表8。
南疆某医院是当地最大的综合性医院,服务对象覆盖当地大部分地区,能够比较客观真实地反映当地老年病的流行病学现状。医院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沙尘暴及浮尘天气多,年降水量少,空气含尘量高,人口以维吾尔族占多数。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以及当地的生活习惯使得该地区老年疾病的构成更具特殊性。国内其他地区的报道结果[4-7]与本次研究的疾病构成顺位存在较大差异。
表6 不同性别前5位疾病构成与顺位
表7 不同民族前5位疾病构成与顺位
表8 不同年龄前5位疾病构成与顺位
据报道2013年中国2.02亿老年人口中[8]有超过100 万人至少患有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9]。慢性阻塞性肺病、冠心病和原发性高血压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老年疾病防治的重点病种,属于老年人的多发病和常见病。前10位疾病应是医疗卫生机构重点筛查和健康教育宣传的病种[6]。循环系统疾病是重中之重,循环系统疾病在前10位病种顺位中占5席,且循环系统疾病占老年住院病人总数的32.9%,构成比远远超过其他系统。循环系统疾病病人增多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不合理密切相关。因此应针对威胁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与多发病进行健康教育,促使改变健康行为。要适当运动,调整饮食结构,保持乐观情绪,引导老年人保持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提高自我保健意识,从而有效控制各项危险因素对老年人健康的侵害。
本研究结果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病位居病种顺位第一,呼吸系统疾病位居系统疾病顺位第二。一方面,这与老年人自身呼吸功能减弱,免疫力下降有关,年龄越大,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越高。另一方面,南疆特殊的地理环境及典型的沙尘暴天气带来的大气污染是不可忽视的客观因素。据同属南疆和田地区的一项调查显示,和田地区农村60岁以上维吾尔族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病率高达22.8%[10]。以上两方面原因造成以慢性阻塞性肺病为主的呼吸系统疾病入院率居高不下。呼吸系统疾病发病大都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季节医院应合理安排好医护人员。汉族和维吾尔族之间疾病种类和系统疾病顺位存在较大差异。造成这种民族之间的差异的原因有二:第一,暴露于某些危险因素的机会不同,如维吾尔族更多机会暴露于沙尘暴天气。第二,两民族人群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膳食结构的差异。维吾尔族饮食中蛋白质、肉类、蔬菜等摄入量较少[11]。
医疗机构应主动适应老年住院病人的卫生服务需求增高的新常态,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老年人反应迟滞,主诉不清,症状不典型,临床表现多高危、多发、慢性病及伴随病较多且病程长、住院时间较长、医疗费用高。医疗机构应结合老年人疾病特点,加强高龄人群疾病监测和管理,通过增设常规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减少误诊或漏诊,努力降低各类多发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医疗机构根据不同性别、民族、年龄段疾病顺位的差异,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老年人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体质差、疾病多,在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服务方面均有着特殊要求,应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做到预防、保健、医疗紧密结合,有效防止疾病发生,促进老年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