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的四维审视*

2018-07-16 09:34
观察与思考 2018年6期
关键词:民生绿色生态

张 永 红 陈 向 阳

提 要:绿色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研读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能悟出如下思想精义:其一,尊重自然但非简单回归自然是绿色发展的前提,简单回归自然实质是逃避应有的生态责任;其二,用理性而非盲目的绿色追求助推科学发展是绿色发展的要义,绿色是不可偏离的路径,发展必须绿色化,发展是既定的目标,绿色化必须有利于发展;其三,经济、政治、文化等手段协同推进是绿色发展的保障,需狠抓生态环境生产力和绿色消费等经济手段为绿色发展奠基,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等政治手段为绿色发展掌舵,借力生态文艺等文化手段为绿色发展护航;其四,改善生态民生,让民众实现由生存向生活的转型是绿色发展首要的、根本的价值目标。

绿色是生机盎然的自然之色,是勃兴繁荣的象征、资源丰富的底蕴、生态良好的写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征程新任务需要新的发展方式,绿色发展是适应新时代新要求的必然选择。

一、 绿色发展的前提:尊重自然但非简单回归自然

倡导绿色发展,是对生态环境问题的集中切诊,对传统发展模式的精准纠偏,能为经济新常态架设新的发展引擎,为美好生活、美丽中国铺就新通道。推进绿色发展,其首要前提是科学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去除因蒙昧而生的对自然的畏惧,舍弃因轻狂而生的对自然的藐视。

(一) 自觉尊重自然,积极应对生态环境问题,厚植绿色发展的牢固根基

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错误的自然观、偏颇的发展理念导致不恰当生产生活方式使然。以“控制”与“征服”自然为特征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或者僭越自然规律“妄为”,或者超越自然承受能力“过为”。自工业革命以来,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退化情况日趋严重。当前,人类正使用1.6个地球的资源来满足自身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生态赤字十分严重。我国传统的以征服自然为动力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发展模式,使生态环境问题呈现出复合型、集中性暴发之势。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太多了,如果不从现在起就把这项工作紧紧抓起来,将来会付出的更大代价。”①《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234-235页。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已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严重影响自然万物的生存与繁衍。

破解发展道路上生态环境恶化的困局,首要前提是必须善待自然这一无机身体,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尊重自然是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前提,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必备条件。缺乏尊重自然的自觉,顺应自然会因为外在的他律而最终“弱视”,保护自然也会因为狭隘的工具理性而最终“近视”,绿色发展终将化为泡影。尊重自然,既要尊重外部自然界的优先地位和发展规律,也应尊重自然的主体地位与内在价值。“尊重自然的主体地位,其实是人类站在整个‘类’发展的高度,以人所拥有的方式,体认自然的主体性,或者可以说,是人以自身所有的认知方式,‘赋予’自然以‘人道主义’,‘赋予’自然主体地位,从而履行尊重自然的义务,形成尊重自然的自觉。当然,这种赋予,不是居高临下的恩典,不是可有可无的施舍,而是对自然独有的‘创造’能力的尊重和‘惩罚’能力的承认;这种赋予,也不同于‘敬畏’,而是人类对自身认知能力的科学评价,对自然地位与作用的理性把握。”②张永红、殷文贵:《“尊重自然”的马克思主义解读》,《理论导刊》,2015年第12期。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只有胸怀尊重自然的自觉,人类才会以“生命共同体”中的一员规约自己的行为,舍弃以邻为壑、以自然为敌的黑色发展模式,尽力履行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责任,绿色发展才有可能成为现实。

(二)简单回归自然,消极逃避应有的生态责任,削弱绿色发展的前行动力

以征服自然为表征的传统发展模式,将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矮化成惨烈的天人对立“斗争”史,导致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甚至生态危机。为走出困境,不少人主张回归自然。强调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活动不能对自然造成毁损与破坏,这种理性的回归无疑与尊重自然推进绿色发展的要求相吻合。但也有一些人将回归自然简单化、机械化,或者主张人类不能改变自然万物的生存生长态势,只能做大自然的忠实守护者,让自然自在自由地发展;或者虽不愿意臣服于自然,但主张回归老祖宗最原初的方式改造自然。简单回归自然的倡导与拥趸者,至少存在如下错误:

其一,偏颇地认为自在自然是理想的栖居之所。殊不知,自在自然有其和谐美好的一面,也有不适合人类与非人生物存在的一面。在没有人类活动印迹之前,包括恐龙在内的大量物种早已灭绝,自在自然并不就是适合人类需要的理想家园。退一步说,即使当下的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无限美好,但如果我们大部分人退守山林,很难想象毁林开荒、围湖造田等悲剧不会重演。试想,要用最原始的生产方式维持近70亿人哪怕是最简单的生活,也势必造成对自然资源疯狂地抢夺,最终一定是人与自然两败俱伤,与我们期许的绿色发展背道而驰。其二,荒谬地认定人类劳动必然破坏自然,是在臆想中将人与自然对立。他们放大了人类改造自然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忽视了人类利用自然的过程中所造就的自然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的一面。恩格斯说得好,当人们对于自然界的认识与影响越深远,“人们就越是不仅再次地感觉到,而且也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体性,那种关于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之间的对立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也就越不可能成立了”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999页。。其三,逃避了人类所应承担的保护与改善自然的责任。实践是人的生存方式,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标志。人不像动物那样消极地适应环境,而是积极创造适合于自身的生存发展环境,让人类放弃对自然的改造而回到纯粹自然的生存状态,既不可能,更没必要。绿色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对自然进行合理、适度的利用与改造。一方面,人类不应居高临下地俯视自然,不能借利用自然之名行破坏自然之实,人类对自然的利用不能超越自然承载能力的阈值;另一方面,人类要想方设法改善生态环境,使之符合人与非人自然物种的生存和发展。2016年9月5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宣布将大熊猫的受威胁程度从濒危变为易危。正如IUCN生物多样性保护专家组负责人简·斯玛特所言:“中国的保育努力证实了我们可以扭转濒危物种的命运。但我们需要做的还很多。”无论是修复已被破坏的人化自然,还是改善那些条件险恶的自在自然,都需要借助人类的智慧与力量,消极地回归自然是逃避人类应承担的责任。

二、 绿色发展的要义:理性绿色追求助推科学发展

理性是针对僵化而言的,理性绿色追求是指要跳出绿色与发展零和博弈的怪圈,既不能偏狭地主张为了绿色可以放弃发展,更不能固执地认为坚持绿色必然放弃发展。2018年4月,习近平同志考察长江经济带时就明确指出:“生态环境保护的成败归根到底取决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不能把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割裂开来,更不能对立起来。”②习近平:《加强改革创新战略统筹规划引导,以长江经济带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光明日报》2018年4月27日。他在不同场合更是反复强调:“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③《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230页。辩证看待绿色与发展之间的关系,用理性绿色追求助推科学发展是绿色发展的要义。

(一)“绿色”是须臾不可偏离的路径,发展必须绿色化

发展必须绿色化,即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把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作为刚性约束,秉承低消耗、低污染甚至无污染、高产出、高效益的要求,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绿色’是对具体发展方式的规定,‘发展’则是践行绿色理念时必须要达到的目标。离开‘绿色’要求,所谓‘发展’可能走入误区,造成现实的生态问题;而离开‘发展’,所谓‘绿色’理念也就失去了方向,成为与我们根本利益要求相背离的东西。”④庄友刚:《准确把握绿色发展理念的科学规定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6年第1期。牺牲生态环境谋求经济社会的发展,只能是“竭泽而渔”;离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只抓生态环境保护,无异于“缘木求鱼”。习近平同志强调:“建立在过度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基础上的增长得不偿失。我们既要创新发展思路,也要创新发展手段。要打破旧的思维定式和条条框框,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⑤习近平:《深化改革开放共创美好亚太——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光明日报》2013年10月8日。“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395页。发展必须绿色化,这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尽最大努力保证生态资产存量力促增量,实现“生态赤字”向“生态盈余”的转变。在经济下行压力之下加大环境保护力度,这个过程注定相当艰难,但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懈怠畏缩,只会让“物质变换”的裂痕越来越深,最终陷入经济停滞生态破坏的双重困境。

(二)“发展”是既定的方向与目标,绿色化必须有利于发展

绿色发展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绿色化,更不能将绿色化等同于植树造林、植草种花等增绿护绿工程。绿色发展所需要的绿色化,是生产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是发展理念、发展模式的深刻革命。绿色化的过程要为发展创造机会与条件,通过增加绿色投资,发展绿色科技,推进环保产业,淘汰落后产能,促进经济发展,创造就业岗位,形成绿色观念——绿色制度——绿色实践——绿色价值追求的良性循环,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得益彰。我国是发展中的大国,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两大任务协同推进显得尤为紧迫和艰巨。从长远和根本来说,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科学有效地利用“绿水青山”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增长、民众收入稳步提高、社会良性发展是必须长期坚持的硬道理,不能因为“增绿、护绿”而臣服于自然止步不前。从短期与局部而言,保护生态环境可能会对发展速度造成一定的影响,特别是一些具体项目存在着“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情况,这时,“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就是明智的不二抉择。然而,绿色化必须有利于发展,为了“绿水青山”而暂时放弃“金山银山”,其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因此,我们的每一步改革、每一处规划、每一份投资,都应立足当下,放眼未来,运筹帷幄,用“绿色”创造“发展”,反对借助“绿色”庇护而“乱作为”:其一,反对绿色化过程中华而不实、贪多求大、劳民伤财、拆东墙补西墙式的“面子”工程、“形象”工程。绿色发展应因地制宜、量力而为、标本兼治、造福于民。其二,反对绿色化过程中盲目决策的“拍脑袋”工程。绿色化涉及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事关国家发展、民族未来、人民福祉,任何决策都要充分论证,精准实施,切忌闭门造车,盲目上马,否则,可能有绿色无发展,甚至既无绿色更阻碍发展。

三、 绿色发展的保障:经济、政治、文化等手段协同推进

如何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怎样切实有效地推进绿色发展?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现实课题。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不能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倡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等仅仅作为经济问题。这里面有很大的政治。”②《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103页。可见,改善生态环境,推进绿色发展,构建生态文明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经济、政治、文化等手段协同推进,形成合力,攻克难关,共促发展。

(一) 经济手段为绿色发展奠基

如前所述,绿色发展立足于“绿色”,着眼于“发展”,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是绿色发展的首要任务。从一定意义上而言,绿色发展是经济问题,需要经济手段的支撑与保障。其一,狠抓生态环境生产力,从“供给侧”为绿色发展输入新活力。从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来看,生产力始终是促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和最原初的动力,绿色发展是对“发展生产力”这一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坚持而非否定,只不过,绿色发展所需要和坚持的是生态环境生产力。习近平同志提出:“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209页。,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继承与发展。生态环境生产力不仅承认直接进入生产过程的自然资源是生产力的重要构成要素,而且强调生态环境同样是生产力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良好的生态环境既可以孕育更多更好的自然资源,也有利于激发劳动者的热情与创造潜能,是潜在的间接的生产力。生态环境生产力主张珍惜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通过观念更新、技术创新、管理革新等有效方式“有限”地利用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其二,推动绿色消费,从“需求侧”为绿色发展搭建新动能。崇尚绿色产品,倡导理性、适度、可持续的绿色消费,抛弃消费主义背景下的攀比消费、炫耀消费、符号消费等异化消费行为,既能在消费过程中尽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也能倒逼和引导生产者生产出符合民众需求的绿色产品。目前我国民众的绿色消费需求看涨,但绿色消费支付力、选择力、内化力欠缺,绿色消费的有效需求整体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绿色发展前行的步伐。只有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两轮驱动,才能为绿色发展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二)政治手段为绿色发展掌舵

生态环境问题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很大”的政治问题。人类错误的认识而引起的政治思维偏颇、政治决策纰漏、政治路线缺陷、政治实践失误是生态环境问题的诱因。资本主义贪婪的剥削制度既造成其国内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又利用自己的技术和资本优势通过生态殖民和转嫁污染等方式,使威胁波及全球。我国过去片面追求GDP的增长而忽视民众生态权益的治理理念,让我们享受日益丰腴的物质产品的同时也饱尝了生态环境恶化的苦果,而恶化的生态环境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望和形象。推进绿色发展,政治手段应为其“掌舵”,中国共产党则应是其“掌舵人”。党和政府应通过科学合理的政策、制度予以主导,从根本上改善生态环境。习近平同志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应该终身追究。”②《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104-105页。正是基于用最强有力的政治手段治理生态环境的决心, 2015年,中办国办印发《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方案》, “绿色审计”制度正式建立,而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更是一改以往强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旧思路,第一次明确提出“经济社会发展要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新主张,并作出了违法排放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受到罚款处罚却拒不改正的,实行“按日连续处罚”不封顶等最严厉处罚措施。诚然,改善生态环境任重而道远,绿色发展作为治国理政的五大理念之一,应贯穿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方面与全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党不断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把绿色治理能力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抓严、抓实、抓出成效。

(三)文化手段为绿色发展护航

助推绿色发展,文化手段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指出:“坚持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撑。将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生态文化的宣传教育,倡导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聚人心,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绿色发展的新风尚是党和国家的共识。如何培育生态文化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怎样让绿色发展的价值理念深入人心?除传统的宣传、教育等手段外,还需要特别注意生态文艺的力量。习近平同志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①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光明日报》2015年10月15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学艺术要发挥自身受众多,传播广,感染力强的优势,为国家建设、民族振兴、民生福祉鼓与呼,为绿色发展助力。仅以电影为例,《美人鱼》《可可西里》《河长》《心灵的小河》《狼图腾》等均以生态为题材,借助影像等手段呈现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灾难频发等问题,宣传爱护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绿色发展理念,深受好评。而微电影更以其微片长、微制作和微投资,以及短小、精练、灵活的形式风靡于互联网,《母亲河》《迷失的家园》《假如你是我》等等,点击率高,影响力不容小觑。宣传绿色发展理念,我们的文学艺术大有可为,也应大有作为。其实,生态文艺不仅能帮助我们内化绿色发展理念,而且人们消费文化产品本身就有给自然减压的功能。这是因为,与物质产品或直接或间接来源于自然、或多或少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甚至破坏不同,包括文艺作品在内的“文化产品能以自然为题材,但不以自然为物质加工对象,即使一些文化产品要借助一定的物质载体予以呈现,但文化产品的这种对自然的有限利用不会超出自然的承载能力”②张永红:《我国农村生态消费的困境与超越》,《马克思主义研究》,2016年第4期。,消费文化产品一般不会对自然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当前,我国民众的消费力不断增强,将人们从物质消费的桎梏下解放出来,倡导精神文化消费是绿色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有效保障!

四、 绿色发展的目标:改善生态民生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并非局限于丰腴的物质产品,良好的生态环境内在地包含在民生需求之中。“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③《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107页。,“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习近平同志的系列讲话告诉我们,其一,要解决民生问题,必须下大力气改善生态环境,我们党确立绿色发展执政理念,其首要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生态环境问题,改善生态民生。其二,某些假借“人民的名义”重物质民生而忽视生态民生的言行,既背弃了人民的利益也违背了绿色发展的目的与初衷。那些认为改善生态民生只是权宜之计,一旦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生态之于民生的重要性也将退居次席的种种观点,也是对绿色发展价值目标的误解。绿色发展是应坚持不懈守护的发展理念与发展模式,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同样,改善生态民生是一刻都不能松懈的永恒责任,绿色发展的首要的、根本的价值目标是改善生态民生。

也许有人会提出质疑,认为将绿色发展的首要的、根本的价值目标界定为改善生态民生有失偏颇,一是因为发展的最终价值目标是“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认为将生态民生界定为“根本”价值目标只体现了人的生存需要,“矮化”了民众的追求,二是认为将改善生态环境直接界定为民生需求,只体现了自然的工具价值,“虚化”了自然的地位,三是认为将生态民生界定为“首要”价值目标,更“弱化”了物质民生的地位。针对上述可能存在的质疑,笔者拟从如下三方面予以回答:

其一,民生问题并非仅囿于生存领域。民生之“生”,包括生存与生活两层涵义,求生存是人之为人的本能,是人在动物意义上的存在,会生活则是人的社会属性的体现,是人之为人的实现。或者可以说,狭义的民生是指吃、穿、住、行等生存样态,而广义的民生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全部社会生活”。生存延续生命,生活展现精彩。以往,我们倾向于将民生界定在生存领域,民生问题也就相应地界定为主要因为物质资源匮乏而影响民众的生存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民众的需求也日趋由生存向生活转向,民生不再囿于物质领域,而是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党的一切发展理念与发展对策,都是为了改善民生,让民众实现从生存向生活的转型升级,更符合绿色发展的“发展”要义。

其二,良好的生态环境既是人类维持生存的“前提”,也是优雅生活的“标配”,兼具生存资料、享受资料、发展资料的多重特征,只是过去我们对其重要性缺乏充分的认识。而众多自然资源具有稀缺性、不可再生性、共享性的特点,“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①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5月10日。环境恶化导致人的健康乃至生命被剥夺的情况频繁发生,而觉醒的人们寻找好山好水梦想诗意栖居已非个别现象。可见,良好生态环境承载着帮助民众维持生存与改善生活的双重责任,理应始终成为绿色发展的价值追求。如果良好的生态环境缺席,人的生存陷入困境,“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只能是天方夜谭。同样,如果只是工具理性地利用自然,而没有对自然主体地位与内在价值的肯定,要想自然“配合”人类提供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将是黄粱美梦。可见,将绿色发展的首要的、根本的价值目标界定为改善生态民生,不是“矮化”而是“提升”了民生追求,不是“虚化”而是“实化”了自然的地位。“有位”的自然孕育良好的生态环境,“有为”的绿色发展珍惜自然的馈赠才能成就有品味的生活。

其三,固守物质民生第一的发展序列,生态民生不可能得到改善。“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1页。无论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还是从我国当前的主要矛盾来考察,物质民生始终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强调绿色发展的首要的、根本的价值目标是改善生态民生,这并不意味着“弱化”物质民生的重要地位,更不意味着物质民生问题已经全面解决。经历了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物质财富增长的痛楚之后,如果我们仍然固执地坚持物质民生是第一位的民生问题,甚至顽固地强调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让民众过上物质富足的生活,生态环境不可能得到根本改善,物质民生最终也会因为自然的“报复”而难以改善。痛定思痛,我们所需要的物质民生的优化必须以生态民生的改善为前提与根本,发展必须蕴含于绿色之中。而科学的绿色坚守必然会促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良好局面,最终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美好生活愿景。

猜你喜欢
民生绿色生态
陈颖 巾帼之花绽放在民生一线
秦药新生态之二 药好才是真的好
长抓政治生态
聚焦学前教育 破解民生“痛点”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生态公园,四季皆景
为了精准治霾 为了民生幸福
民生寄语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