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鲲
摘要:语文阅读可以让小学生收获更多的情感体验,也可以让小学生吸取一些文化知识,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情况。但是,语文教师在实施阅读教学时,需要让小学生参与到阅读环节中,以此保障阅读教学的效果。为此,语文教师应该积极改变传统阅读教学的思维,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小学生参与到阅读知识学习中,强化阅读教育的有效性。本文对语文教师如何运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参与性实施分析,促使此项教育取得更高层面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教育;语文课程;阅读教学;参与性;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9-0089-01
前言
语文教师实施课程教育时,需要改变应试思维对学科教育带来的影响,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促使学生参与到语文知识学习中。小学生是语文课程的主体,教师需激发学生参与阅读学习的能动性,让学生通过阅读收获更多的文化体验,增加学科教育取得的成效性。教师通过实施阅读教学可以增加学生参与语文知识认知的主动性。为此,语文教师应该探索如何运用教学方法提升小学生参与到阅读学习的积极性,增加阅读教学起到的效果,让学生获得语文素养的培养。
1.通过活跃气氛增加学生参与性
语文教师要想实施高水准的阅读教学,需要开展多个方面的教学工作,提升学生参与阅读学习的主动性。首先,语文教师需通过活跃气氛增加学生参与性,让语文教育实现更高层面的开展。小学生对一些新鲜事物有着很大的探索兴趣,不喜欢在沉闷课程氛围中学习语文知识。为此,语文教师需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参与知识学习的能动性[1]。如语文教师在实施“风筝”课程教育时,可以通过媒体技术向學生播放几组风筝图片,让学生感受风筝体现的外形特征,增加学生参与语文知识传授的兴趣。同时,语文教师通过营造趣味性的知识讲解氛围,可以让学生对课程知识实施深层面的探索,增加学生参与阅读学习的能动性。
此外,语文教师需要立足学生认知,引导学生对课程知识进行深度的认知,强化该项课程教育的科学性。教师可提出“作者在文章中体现出做风筝、实际放风筝以及寻找风筝中体现的心情变化,学生们分析这些心情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你知道还有哪些描写心情的语言,举例说明一下。”
2.运用媒体技术拓展阅读教学的空间
语文教师要想开展更高层面的阅读教学,不仅要通过活跃气氛增加学生参与性,促使小学生更好的参与到课程学习中,也要运用媒体技术拓展阅读教学的空间。如果语文教师是运用传统授课思维对学生开展阅读教学,则很难引导学生参与到阅读环节中,影响课程创建的效果[2]。为此,语文教师需积极改变授课思维,灵活应用教学媒介提升阅读教学的质量,增加小学生参与阅读学习的主动性。语文教师需运用媒体技术拓展阅读教学呈现的空间性。
语文教师运用媒体技术可以丰富阅读教学的空间,改变知识传输的空间性,增加小学生在阅读学习中的情感体验。如语文教师在实施“惊弓之鸟”阅读教学时,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漫画图片或者是微视频,让小学生更好的参与到阅读中,丰富阅读的方式。同时,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草木皆兵”以及“风声鹤唳”等词语的意思,让小学生获得更高的阅读体验,丰富阅读教学的空间性,更好的提升语文阅读的有效性。
3.以课外阅读增加学生参与阅读环节的能动性
语文教师对小学生实施阅读教育,是希望小学生得到更高层面的阅读指导,强化学生获得语文素养的效果。针对小学生体现的学习需求以及教材安排情况,语文教师不仅要通过活跃气氛增加学生参与性,运用媒体技术拓展阅读教学的空间,更加需要以课外阅读增加学生参与阅读环节的能动性。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外阅读中,在课下时间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然后在课程教育中和其他同学进行阅读交流,增加阅读教育起到的创新性。
语文教师在实施课外阅读时,需要有效引导小学生参与到阅读环节中,让小学生的语文思维得到更好的培养。如语文教师在开展“和时间赛跑”课程教育时,需要在课下时间对学生实施阅读指导,如让学生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3]。增加学生对时间的认知,让学生更好的感受时间魅力,促使学生树立珍惜时光的认知,对学生成长有着积极影响。
结论
语文教师应该积极改变传统阅读教学的思维,认知到小学生是语文课程的主体,运用多种教学手法增加学生参与阅读学习的能动性,强化该项课程教育的科学性。首先,语文教师需通过活跃气氛增加学生参与性,让语文教育实现更高层面的开展。其次,语文教师也要运用媒体技术拓展阅读教学的空间。最后,语文教师需要以课外阅读增加学生参与阅读环节的能动性,让学生获得语文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陈彩琳.让书声成为学生精神律动的音符——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朗读训练案例研究[J].汉字文化,2018(02):63-64.
[2]陆燕琴.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探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04):170.
[3]杨泞妃.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对策[J].亚太教育,2015(05):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