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国红
摘 要:乡村教育发展的关键在于实现教师与学生的良性互动,而班集体作为连接教师与学生的桥梁在此互动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以太白小学2015级二年级班集体为样本,探讨乡村小学班集体管理的可行路径,为乡村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提供一点建议。
关键词:乡村小学;班集体;管理
一、乡村小学低年级班集体现状分析
笔者任职的太白小学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长岭镇东北角,全校学生总数近几年均保持在一百五十人上下。笔者曾担任班主任的2015级二年级班集体学生总数为21人,其中,男生10人,女生11人。笔者统计,21人中,有18人为留守儿童,占比近86%。18名留守儿童多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等隔代亲属共同生活,另外3名学生则与父母共同生活,其父母均在附近工地或服装厂做工。笔者在对此班级的日常管理中发现如下特点:
(一)家校互动较弱
笔者前文所述的二年级学生构成基本可代表当前乡村小学班集体的普遍现状。当下的中国乡村,随着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外流,本该颐养天年的老人们代替年青人承担起乡村少年的家庭教育管理工作。现实的情况是,老人们农活繁重,根本无暇顾及孙辈的教育学习。同时,由于农村老人受教育水平低,也难以对学生的书本学习进行有效指导。
(二)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欠缺
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较小,踏入校门的时间不长,自律意识、纪律观念都较为淡薄,管理难度大。笔者曾担任班主任的二年级班级学生平均年龄七周岁,尚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上就经常出现交头接耳、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课后的实践活动中也表现出组织纪律性差的特点。
二、乡村小学班集体管理方法思考
班集体建设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环节,对学生的个人成长至关重要,但在乡村小学,由于现实环境因素的制约,班集体建设多年来都未能得到有效开展,多数流于形式化。针对这一现状,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来从事班级管理工作的实战经验,谈一谈在当前教育新形势下关于村小低年级班集体管理的几点思考:
(一)多渠道加强家校联系
小学低年级学生管理工作单靠学校一方是不够的,只有充分调动家长参与学生教育过程的积极性才能实现学生教育工作的长足发展。首先,班主任老师需在开学初与学生家长明确本学期学生教育工作重难点以及班集体活动总体计划,让家长做好心理准备,参与到孩子教育发展的全过程;其次,班主任老师需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特别是与学生父母的联系,及时将学生在校动向告知家长,同时从家长处了解学生在家时的学习状态,以便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最后,家访工作需真正落到实处,避免形式化。一方面,班主任老師需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家访工作,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向;另一方面,要引导家长注意观察学生在家时的种种表现,发现问题及时与学校联系,共同寻找解决途径。
(二)走进学生心灵
正如前文所述,乡村小学学生父母多外出务工,常年与爷爷奶奶等隔代亲属生活在一起,孩子们的内心世界缺乏足够的关注。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老师需同时扮演“家长”角色,在生活上给予孩子更多关爱,同时走进孩子心灵,倾听他们内心世界的声音。
(三)推行流动班委制度
一个班集体中,班委队伍的带头作用十分重要。低年级小学生的个人荣誉感强烈,班主任老师在此阶段需做好关键性的引导工作。在担任多年班主任工作之后,笔者发现,流动性的班委队伍比固定班委队伍在促进学生积极性方面作用更大。笔者曾在班级推行“一月流动班委”以及“一周流动小组组长”制度,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组,入学初由班主任指定各小组组长以及班级班长、学习委员等班委成员,一周后,小组中如有学生表现更佳,则由这位表现更佳的同学升任组长,连任几周组长后则作为班委储备,班委储备可在每月一次的班委自主推荐大会上为自己争取机会。
(四)开展“接地气”的集体活动
集体活动是班集体建设的核心,老师可通过学生在集体活动中的表现判断其个性特点,进而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学生也可在集体活动中互相加深了解,利于良性班集体的建成。根据乡村小学的现实环境特点,笔者经常在杜鹃花开的春季带领学生们进行登山比赛,在登山的过程中设置各项关卡,调动学生积极性。这几年,随着学校“图书室”“音乐室”的建设完善,笔者便尝试开展“师生共读一本书”、歌咏比赛等集体活动,目前来看,效果都还不错。学生在各项“接地气”的集体活动中得到锻炼,也获得了成长。
班集体管理工作千头万绪,笔者上文罗列的不过九牛一毛。要想真正做好这项工作,需得有心、用心。教育不断发展,乡村教育一天天进步,乡村学校的班集体管理方法也会逐步完善,逐步向城镇看齐。作为一个已经在乡村教育一线工作了近三十年的乡村教师,我期盼着这一天的到来。
参考文献:
江雪仪.农村小学如何建立良好班集体: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20):189-190.
编辑 段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