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梅
摘 要:初中语文具有很强的人文性,因此相比较于其他一些学科,语文课程更适合传统文化的渗透。从当前我国学生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来看,着实让人担忧。有不少学生甚至将传统文化视作“鸡肋”,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面对这种现象,教师如若不赶紧采取措施,势必会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产生极其消极的影响。主要就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进行阐述,希望能给各位读者带来一些启示。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渗透
一、教师需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保证传统文化在课内的渗透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语文教师要想做好传统文化的渗透工作,首先自己得对传统文化有所掌握、有所见解,只有这样,在开展教学的时候,才能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从而使传统文化能充分融入日常的语文教学之中。对此,各位教师不妨参考历史名师袁腾飞,对于这位教师,虽然人们对其褒贬不一,但就其讲课风格来讲,还是非常具有借鉴意义的。在笔者看来,袁騰飞的讲课风格就像“遍地开花”,即他能依据所讲的内容,即时引用历史典故,并且能针对一个知识点进行充分拓展。因此,上他的课,学生不仅能有效地掌握课本上的知识,还能基于此,充分开阔视野,增长见闻。不过,要想达到袁腾飞的水准,绝非一朝一夕,所以广大语文教师必须不断努力,积极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我充电”,借此来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当然,考虑到教师的教学实际,广大语文教师不妨利用充分备课来弥补自己在知识上的一些缺失,从而保证自己能在实际教学中充分拓
展,进而实现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例如,在学习《愚公移山》这一课的时候,教师除了要为学生讲解教材上的内容之外,还应充分挖掘该课背后的一些资源,比如,《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所以,教师应当对《列子·汤问》这本书有所把握,之后,还要依据这本书继续深挖,像是这本书所属的年代,这本书的创作背景等等。此外,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不妨从《列子·汤问》中再抽出几个故事,如大禹治水、夸父逐日等等,然后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就这几个故事进行对比学习,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去总结这几个故事的共同点,这样做,既能使课堂内容变得丰富,与此同时,还能激发学生对《列子·汤问》的兴趣,继而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二、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保证传统文化能在课外得到弘扬
利用语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绝对不能只依靠课内。因为不管教师在课上将传统文化渗透得多么淋漓尽致,学生如果课下不对传统文化进行学习,教师所渗透的那些内容迟早会由于时光的推移,而变得浮皮潦草。另外,就现今初中生的课程安排来看,每天要学的课程有很多,所以,很有可能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即刚上完语文,学生的心情原正沉浸在传统文化的氛围之中,可是那种氛围很快就要被接下来的数学课给冲散了,而即便数学课冲不散,还有接下来的英语课、政治课、地理课……所以,要想使传统文化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教师不仅要利用课内教学的渗透,还必须要重视课外阅读对学生的影响。因为阅读是思想的输出,只要有一本古典名著能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欲,能够获得学生的认同,那么剩余的、海量的经典著作将很有可能像滔滔江水一般,连绵不绝地涌入学生的视野。
那么,该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呢?笔者认为,首先语文教师应设立阅读课,即每周抽出一两节课的时间,专门供学生进行阅读,这样做,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还有利于传统文化渗透工作的切实落实。其次是选书,在笔者看来,引导初中生阅读经典名著,绝对不能选纯文字的书,众所周知,经典名著好多都晦涩难懂,如果让学生直接阅读,不但不能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反而会打压学生的积极性,对此,教师不妨为学生选择一些能够方便他们理解的书,比如我国职业画家周春才先生的中华传统文化图典漫画系列,教师可以向学校的有关部门进行申请,然后让学校专门购买这样的一批书回来,以供学生阅读课之用,之后,语文教师再借课内阅读之机,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课外阅读。
其实,广大语文教师要想利用课外阅读进行文化渗透,必须要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一本文言文的古书很难引起一般读者的兴趣,但是一本改编古书的漫画就不同了,它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好奇,进而翻阅,进而详读,进而对该书原文产生兴趣。传统文化的渗透,应该是一个由简入繁的过程,所以广大教师必须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循序渐进地来展开渗透工作,切莫想着“一口就吃成个胖子”。
传统文化是我中华之魂,因此,身为语文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去努力保证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广大语文教师务必要重视传统文化的渗透,充分利用课内和课外两个“阵地”,努力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从而使他们能够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而帮助他们实现精神内核的升华。
参考文献:
[1]袭祥升.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的渗透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
[2]史艳霞.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7.
编辑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