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雪莲
摘 要:进行体育教学的目的,就是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保证学生能够终身热爱体育,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体育观念。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游戏教学法是一种被广大体育教师广泛使用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带给小学生更多的体育学习乐趣,还能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在身心愉悦的欢乐气氛中形成良好的体育素养。在此,对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体育教学;教学经验;游戏教学
小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启蒙阶段,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儿童,身体刚刚开始发育,思维不成熟,心理不健全,对世界、生活、人生的认知程度极浅,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并且非常容易被外界无关的事物干扰出现注意力分散的情况,身体发育刚刚起步,容易产生乏累感,这些都是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决定的,也对小学体育教学的开展形成了一定的制约。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孩子最自然的学习。为了保证小学体育教学的顺利、高效开展,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小学生爱动、活泼、喜欢参加游戏的性格特点,在体育教学中设计多种形式的体育游戏形式,以丰富多彩的内容激起学生强烈的参与热情,保证小学体育教学的高效开展,促进小学体育教育事业的长足进步。
一、角色扮演类游戏教学法的应用
小学生具有极强的童心,非常喜欢将自己当做一些故事当中的人物,模仿那些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等,并能够产生和那些故事当中的人物相同的心理感受。为了保证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可以采取角色扮演类游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角色的激励下进行深入的体育学习,积极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来。例如,在体育教学中,可以组织老鹰捉小鸡游戏,这也是一种为广大的小学体育教师普遍采用的游戏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提前用硬纸板制作一些头饰,一个做成老鹰的样子,一个做成母鸡的样子,其余的做成小鸡的样子。游戏之前,教师首先向学生介绍游戏的方法:同学们,一只母鸡正带着自己的小鸡在外边觅食,突然一只老鹰飞来,想要把小鸡捉去吃掉,你们能让小鸡被捉走吗?小学生纷纷回答不能。老师继续引导:如果你是母鸡,你应该怎么做?小学生又纷纷回答:我会拼命护住自己的孩子。气氛已经构建成了,下一步便是组织“老鹰”捉“小鸡”“母鸡”护“小鸡”了。具体游戏过程就是扮演老鹰的同学一边呼喊着一边左右奔跑,试图抓住母鸡身后的小鸡,小鸡们一只拖住一只的衣服,居于母鸡身后,母鸡站在小鸡前面,张开双臂护住身后的小鸡。如果老鹰的手拍到小鸡,小鸡便要从队伍中退出来了。这种游戏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更能够让学生获得思维意识的高度发展。
二、团结协作类游戏教学法的应用
当前的世界是发展的世界,更是合作的世界。一個人没有超强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就不可能成为适应社会要求、适应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从小学时期就应当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合作探究能力。小学体育学科教学中,教师应当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团结协作类游戏的方法进行教学,培养小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例如,可以组织以“捆绑运动”为主题的游戏活动,首先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4~5人,将小组的人用绳子绑住,然后从起点开始向终点运动,首先到达终点的小组则为获胜。为了增加游戏的难度,可以在途中用圆木、轮胎、篮球、悬高的绳子等设置障碍。这种形式的游戏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的身体灵活性和协调能力,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互助精神。
三、灵敏反应类游戏教学法的应用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身体协调能力和灵敏的反应能力也是小学体育教学的目标之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通过进行灵敏反应类游戏的方法开展教学。比如“踩影子”的游戏就属于这一种类。游戏进行之前,教师首先要对学生进行游戏规则的介绍:这个游戏非常简单,就是两人一组,自由组合,一名同学负责奔跑,另一名同学负责去踩前一名同学的影子,但是只允许去踩头部的影子,踩中了算赢,踩中了身体的影子不算;其次,此游戏必须在教师规定的范围内进行,不能跑到规定范围之外,否则属于犯规;再次,游戏的过程中不允许用手去拖拉奔跑的同学,否则犯规;如果犯规或者踩中头部的影子,那就两人进行互换,然后继续进行。这种方式的游戏可以锻炼学生身体的灵敏性、运动的持久性和身体的协调能力,同时游戏简单,不需要任何器械,非常有利于小学生开展。
总而言之,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游戏教学法将教学活动有机融于游戏之中,将原本枯燥、无趣、单调、呆板的体育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愉快、活泼、生动起来,培养了小学生的体育能力和体育思维,同时丰富了小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了小学生健康、积极、向上的精神意志,实现了小学生综合能力的整体性提高。
参考文献:
[1]庄绪华,葛长春.浅析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方式[J].当代体育科技,2015,5(3):44-45.
[2]孙丽娟.浅析游戏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魅力中国,2013(34):259.
编辑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