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寿兵
摘 要:数学知识与大家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小学阶段学好数学可以培养思维能力。在此,通过对小学数学家庭作业多元化设计的思考展开讨论,通过家庭作业生活化、布置探究性家庭作业、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布置作业、创新作业评价体系四个方面展开了讨论,改变了传统布置作业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与发散性思维。
关键词:小學数学;家庭作业;多元化设计
在小学教学阶段,由于小学生的学习习惯还没有养成,如果家庭作业过于单一化,则难以引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在小学阶段布置数学作业时,教师要改变传统的作业形式,对家庭作业进行多元化设计,合理安排作业内容与作业形式,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从而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一、家庭作业生活化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要求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将书本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主要可以通过两个方法来实现。第一,在布置家庭作业时,教师需要将家庭作业与日常生活结合到一起,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知识。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教材中“三角形”这一节内容时,通过课上老师讲解之后,学生对三角形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为了强化这一内容,老师可以布置以下两个作业。(1)找出日常生活中带有三角形的物品;(2)用生活中的物品摆放成三角形[1]。通过布置这种家庭作业,使学生对三角形的内容有更进一步的了解。第二,将布置的作业生活化,能够帮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应用,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例如,在学习“小数乘法”之后,教师可以布置这样一个家庭作业:询问父母每月的手机通话时间和每分钟多少钱,计算父母每个月的话费情况。通过这两种方法,将数学问题与生活相结合,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重要性,进而提高数学学习兴趣。
二、布置探究性家庭作业
在布置家庭作业时,教师要注意以多样化的形式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热情,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情况下,培养合作精神。一些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只是注重联系课程内容,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在布置作业时,教师应该布置具有探究性的家庭作业,让学生与家长之间配合,共同完成作业。例如,在学习“厘米与米的认识”时,由于学生刚接触单位,会对这一概念理解不清,可以布置如下的家庭作业:(1)与父母一起测量1米和1厘米,然后与父母一起测量身高。(2)测量100厘米,再与1米进行对比[2]。通过布置这样的家庭作业,使学生与父母之间相互合作、相互配合,使学生在完成家庭作业的同时,增强数学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三、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布置作业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该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家庭环境、动手能力等方面的因素,为了保证每个学生都能顺利完成作业,教师应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安排作业。可以通过以下两种布置作业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1)设计差异化的家庭作业,例如,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布置三种作业,第一种,与家长之间相互配合的作业。第二种,需要自己动手实践的家庭作业。第三种,课程练习内容。通过布置这三种不同的家庭作业,可以使学生不受家庭环境、个人兴趣、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影响,都能够顺利完成作业。(2)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还要考虑作业难度方面的问题,一些老师在布置作业时,会考虑班级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没有关注学习成绩较好和较差的学生的实际情况,学习较好的同学会很容易完成家庭作业,而成绩较差的同学会觉得完成作业有很大难度。因此,在布置作业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布置作业,避免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
四、创新作业评价体系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在评价作业时只是按照答案的对错进行判断,学生的自尊心很强,如果学生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处于被否定的状态,会对其内心造成极大的伤害,进而降低了学习兴趣。所以,老师在评价作业时,要改变传统的评价作业方式,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适当的鼓励。例如,使用师评、互评、自评、家长评的方式,全方面了解学生完成作业的态度,在自评时,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对自己进行多方面的评价,发现自己的不足,使学生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在互评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客观地进行评价,使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相互督促,共同进步。在家长评价中,家长需要客观地评价学生做作业的情况,并且可以在评价中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进而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督导。在师评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成绩以及各方面的表现对学生进行表扬和批评,使学生和家长能够正确认识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思想情况,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要想实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还需要教师改变传统布置作业的方法,采用多元化的布置作业方法使学生在完成家庭作业的过程中培养动手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激发学习兴趣,从而实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任宝贵.我国五省中小学家庭作业现状调查[J].教育科学研究,2015(12):49-56.
[2]程锦.家庭作业反馈探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5):117-118.
编辑 段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