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手段,多读,是他们提高阅读能力的基本途径。要想分析好课文,必须强调让学生多读,让他们自己读懂,读透,同时还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关键词:阅读;读懂课文;兴趣
分析课文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一大难点,解决的主要办法就是多读,以读为本,读懂课文。
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手段,多读,是他们提高阅读能力的基本途径。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自己动口、动脑习惯,多读书,读懂课文,读懂书。教师的责任主要是组织引导、从旁指点。
“以读为本即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提出的明确要求。
一、 初步阅读,了解课文大意
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由部分回到整体的原则。教师要先让学生自己阅读,使他们对全篇课文有个初步印象,从而引起学生读的兴趣。这样,就改变了“先学字词后分析课文”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 指导学生在阅读课文中学习字词
根据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规律,教师要在教学时把识字教学同阅读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一般不采取离开课文孤立教学生字的做法。学生读几遍课文后,要求他们划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遇到生字,自己查字典,弄清读音,再在课文中划出带有生字的词,结合课文内容来理解。划词正确反映了对词语的理解。这看起来简单,其实正是使阅读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的一种有效做法。比如,学生把“金灿灿”划成灿灿、“笑嘻嘻”划成嘻嘻、“甜蜜蜜”划成蜜蜜就失去了原来的意思。由此可见,字词离开了特定环境,是不利于学生牢固掌握的。如果总靠老师把现成的词语划出来让学生记,学生的能力就永远得不到培养。
三、 启发学生在阅读课文中善于发现问题
教师要在每堂课上都留有时间让学生自己找问题,划划,圈圈,然后巡视哪些地方学生弄懂了,哪些还不明白。组织学生提问,然后再由学生自己来分析、争论、解答。难度较大的问题由老师进行讲解。
要启发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也就是围绕课文中心来提问。与课文教学要求关系不大的问题,一般放在课后完成。教师要注意的事项是,只要学生能提出问题,就要受到鼓励。即使提的问题偏、浅、无价值,也不要轻易批评,而要循循善诱,加以扶持。如学《再见了,亲人》一课时,一名学生问:“小金花的妈妈牺牲了她都没有哭,可志愿军叔叔走了她却落泪了,难道她不爱妈妈吗?”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及时抓住契机,组织学生讨论,进行了一次思想感情教育。耐心启发学生归纳小金花是怎样的孩子?学生读课文说出小金花机智勇敢、能歌善舞。我告诉他们,小金花还有个特点就是性格刚强、爱憎分明。她不是不爱她的妈妈,而是因为性格刚强,所以她听到妈妈同敌人同归于尽的消息没有哭,但她却在心里暗暗发誓,妈妈我一定替你报仇。至于志愿军叔叔走了,她哭了,是她热爱志愿军,舍不得他们走。这样学生就理解了小金花哭与不哭的原因了。
如学习《父母心》一课时,有的学生就不是很理解以下问题:1. 为什么这对穷夫妻起初忍心把孩子送给贵夫人,是他们不爱孩子吗?是冷酷吗?2. 这对夫妻几次调换送人的孩子,说明了什么?最后又停止了这种做法,说出了“与其把孩子送给别人,还不如全家一起挨饿……”又说明了什么?围绕这两个问题,教师让学生多读书,小组交流讨论,从送大儿子、换大儿子、换二儿子、领回女儿的行动及第一次流泪离开、放声大哭等神情描写,最后让学生总结出穷夫妻不是不爱孩子,是为贫困生活所迫,理解穷夫妻的做法是不得已,他们很爱孩子的,送出哪一个也舍不得。所以最终选择了不送走,一起受穷。深情地赞颂了无比珍贵的亲情。
四、 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中体会文意解决问题
多读,调动了学生的感情思维,使学生有很高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提出了不少问题,怎样解决呢?我不主张由老师都做解答,而是组织学生带有问题逐层阅读,在阅读中解决问题。通过阅读,理清层次;通过阅读,理解内容,体会感情;通过阅读,學习写作。就一篇课文而言,应该根据教材的语言表达特色,有选择地组织学生精读课文某一部分。如教学《董存瑞舍身炸碉堡》这篇课文时,为了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教师应该让学生找出董存瑞请求炸暗堡时的情态,重点说说为什么要“瞪着”敌人暗堡,两眼“迸射”出仇恨的火光?重点读读请愿时的话。通过“瞪着”与“看着”“望着”;“迸射”与“放射”“射出”作比较,让学生理解董存瑞看到了暗堡射出的火舌阻挡了我军前进的道路,自己的战友牺牲在暗堡前,董存瑞对狡猾阴险的敌人的仇恨。“坚决”表明了董存瑞已将仇恨化为力量和决心。读下边的文字时,语调就能充分地表达出对董存瑞的崇敬之情。
又如,教学《赤壁之战》,学生读完课文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说出课文大概内容,学生会说这篇课文讲的是周瑜在赤壁这个地方,用火攻大败曹操的故事。教师就可以接着提问,周瑜怎么想到用火攻的?学生就再读课文,从课文中知道曹操八十万人,周瑜才三万人,跟曹操硬碰硬是不行的,所以只能避曹军优势,攻曹军之劣势;以己之长,克敌之短。曹操的军队是北方人,不习惯水战,并且为了安稳兵船都用铁链连着。要是一只船着火别的船拆不开,就会烧成一片。黄盖根据这些情况,向周瑜献计用火攻打败曹操。课文分析到这里教师又可以接着问这一仗又是怎么打的?学生读课文后分析说:一是黄盖写信假投降;二是借风行船去曹营,船上装着引火用的东西;三是火烧曹营,曹军死伤无数;四是周瑜带兵追杀。学生读懂了课文,就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总之,要想分析好课文,必须强调让学生多读,让他们自己读懂,读透。既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积极引导、从旁指点,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读懂课文,迅速提高学生分析课文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孙莉.小学略读课文教学现状及策略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4.
[2]孙丽维.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调查及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2.
作者简介:
韩冰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