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培养学生的生物思维与科学素养是高中生物教学的本质目的,而要想完成这一教学任务,就需要高中生物教师全面、深入挖掘教材资源,尤其是隐性教学资源,将每一个生物原理、生物概念以及这些概念之中所蕴含的生命教育、生态教育、环保教育等渗透在知识教学中,让高中生的文化知识、科学修养与道德品质都可获得长远发展。本文将从开发实验教育资源、开发道德教育资源、开发生活教育资源三个角度来分析高中生物教科书的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策略。
关键词:高中生物;隐性资源;开发策略
隐性课程资源是相较于显性课程资源来说的,显性资源是指《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与生物教参明确规定的课程内容,而隐性课程资源是指生物课表之外的课程资源。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不仅强调与看重高中生在生物课堂中所获得生物知识的数量与质量,还十分在乎高中生的行为处事方式、思想观念等在生物学习中所发生的变化,而这就涉及到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换句话说,高中生物教师对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直接关系到知识、能力、情感这一三位一体目标的实现。
一、 开发实验教育资源
实验是生物课程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高中生掌握生物知识的一项基本学习能力。现行的高中生物教材虽然会设置一定的生物实验,但是并不完善,并未明确列出一些难以操作且周期较长的生物实验。但是,绝大多数生物知识都是在实验中反复证明与检验的,因此,几乎每一章节的知识教学都可以用生物实验来作为教学组织方式。对此,高中生物教师应合理开发实验资源,必要的时候可用“家庭小实验”、“拓展实验”等来补充课堂教学,以便让高中生在生物实验中获得知识与能力。
就如在“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中,笔者便鼓励高中生以水分子的跨膜运输实驗来完成知识学习。在实验中,笔者为高中生提供了显微镜、清水、蔗糖溶液混合水、墨水等实验用品,引导高中生向清水与蔗糖溶液混合水中滴加墨水,让高中生观察水分子在不同溶液中的运动过程。在明确的实验现象引导下,高中生可结合自己的知识结构,初步预测水分子的运动规律。在此基础上,笔者再引导学生学习物质跨膜运输的规律,便可事半功倍。
二、 开发道德教育资源
道德教育是素质教育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每一位学科教师都必须要同时做好智育与德育教育。高中生物教材中所包含的许多隐性知识都是道德教育的重要资源,比如在科学家或者科学史中,教师可渗透科学家为科学献身、“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道德教育;在讲解DNA、染色体等知识的时候,教师可渗透关注生命健康、珍惜生命、与疾病作斗争等教育;在讲解动植物的细胞知识中,教师可渗透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爱心教育;在生物实验中,教师也可以渗透认真负责、用事实说话等实事求是的人生态度的道德教育等等。
在“细胞中的糖类与脂类”一课中,笔者提前调查了学生们常吃的食物种类,包括饭食与零食。在备课环节,笔者将这些食物中所包含的糖类与脂类以及二者的含量进行了分析,制订了一份“食物成分表”。根据这个“食物成分表”,高中生可直观了解自己所喜欢的食物是否健康,这些食物对他们的身体状况将会产生何种影响。在这节课上,笔者渗透了健康生活、健康饮食的道德教育,希望每一个高中生都可以树立健康的生活观念,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三、 开发生活教育资源
人生是每个人的老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挖掘生物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让高中生学会欣赏生活之美,生物之美也是高中生物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这就需要教师全面挖掘生活中的生物教育资源,找到联系生活与生物的串联点,让高中生在丰富的社会、社区资源下学到更加丰富的生物知识。实际上,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中有许多知识都是以生活资源作为知识导入的,这就要求教师有敏锐的资源捕捉力,充分利用这些生活资源来组织生物教学。
上述笔者在“细胞的糖类和脂类”一课中利用学生常吃食物的营养成分所展开的生物教学,就是开发生活资源的典型代表。除了在生物知识教学中引入生活实例之外,笔者还常常以实践活动来组织生物教学。就如在“生态环境的保护”这个章节中,笔者便要求高中生调查了人口增长、植被减少、经济发展等对自然生态环境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引导高中生分析了生态循环规律,使其了解了生态环境与人类生存之间所存在的“唇亡齿寒”的关系。其中,本章节中“保护我们的家园”一课的教学目的是为引导高中生了解生物的多样性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为此,笔者专门组织高中生就本地珍贵的动植物生存情况进行了调查,使其意识到许多生物濒临灭绝的处境,进而树立保护生态、保护生物等可持续性发展的健康意识。
总而言之,高中生物教材内涵丰富,需要教师的全面探索。为此,高中生物教师必须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以及勇于钻研的探究精神,最大限度地挖掘课程资源,以便让高中生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认识变得更为全面。
参考文献:
[1]张永炳.挖掘生物课程资源,渗透生态意识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4):174,176.
[2]张玉林.发掘教材隐性资源,增加学生思维体验[J].中学生物学,2016,32(1):42-43.
作者简介:
刘飞,陕西省西安市,陕西省西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