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绩效方法探讨

2018-07-14 02:17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8年11期
关键词:评价者工作量审计工作

李 丽

一、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绩效评估的定义和用途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绩效评估是指一个评估并与审计人员沟通其工作干得怎么样,以及制定绩效改进的过程。如果绩效评估进行得恰当,那么它不仅可以使审计人员知道自己表现如何,而且还能影响他们未来的努力程度和工作方向。如果审计人员得到了适当的鼓励,他们就会更加努力。通过制定绩效改进计划,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人员对本职工作内容的理解会更加清晰。

从宏观层次来分析,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绩效评估的一个最常见的用途是为制定与提升、解雇、临时解雇和绩效加薪有关的管理决策提供依据。例如一名审计人员当前的工作绩效通常是决定其能否得到提升和加薪最重要的考虑因素。虽然在当前职位上的业绩并不一定意味着审计人员将胜任更高一级的职位,但是绩效评估的确为事业单位审计管理工作提供了许多预测信息。

其次,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绩效评估信息还能为确定个人和本单位对培训和发展方面的需求提供必要的依据。例如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绩效评估信息可以先用来鉴别审计人员的优缺点,然后,再用这些数据信息辅助确定事业单位的总体审计绩效、总体培训和发展需求。对于审计人员个人而言,一项完整的绩效评估应包括一个简要说明具体培训和发展需求的计划。

再次,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绩效评估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鼓励绩效改进,就此而言,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绩效评估是一种与审计人员沟通他们目前的绩效水平,并建议他们在行为、态度、技能或者知识等方面所需改进的手段。这种反馈向审计人员清晰地阐释了事业单位以及上级管理人员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期望。通常在这种反馈之后,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还必须通过辅导和培训来引导审计人员努力工作。另一方面,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绩效评估信息还有两大作用——其一,用于确定甄选程序的有效性;其二,优化事业单位内部人力资源规划。

二、完善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绩效方法

通常针对内部审计工作,事业单位所关注的一个问题是多长时间进行一次内部审计绩效评估,对于绩效评估的频率应该是多少似乎尚未达成一致的意见,但从整体结构来讲,应尽可能让审计人员指导他们在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以及如果绩效不能令人满意所必须采取的改进措施。对于大多数审计工作人员来讲,这不是通过每年一次或者半年一次的绩效评估就能完成的。因而,很多事业单位在每年一次的正式绩效评估之外会进行两三次非正式绩效评估。此外,提升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绩效管理效果,必须科学使用评估方法。因此,在选择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绩效方法之前,事业单位必须对审计工作进行分析,并制定工作说明书,然后再使用相应的绩效评估方法:

1.目标管理法。目标管理法更常用于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评估,这种方法也叫做成果管理、绩效管理、效果管理、工作规划与检查方案。通常,目标管理法有六大步骤:第一,清晰并准确陈述审计人员要完成的工作目标;第二,制定指明如何实现这些目标的行动计划;第三,让审计人员实施行动计划;第四,衡量目标的实现程度;第五,必要时采取修正措施;第六,为未来确立新的目标。

2.多方评价者评价法。多方评价者评价法又称为360度反馈法,采用这种方法开展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绩效评估工作时,管理人员、同事和全体审计人员所组成的测评小组均要填写有关被评价者的问卷调查表,这些问卷通常都非常详细,绩效管理人员要向审计工作人员提供绩效结果,审计人员由此可以知道自己的观点与实施测评小组的观点有什么不同。

3.图表等级评价法。图表等级评价法是评价者根据工作量、可信赖程度、工作知识、出勤率、工作准确性以及合作精神等要素对审计人员作出评价的一种绩效评估方法。从宏观视角来讲,图表等级评价法有两种方式,分别是数字排列和文字排列,相比之下,文字排列的使用更为广泛。一般情况下,图表等级评价法的文字排列项目主要包括工作量、可信赖程度、工作知识和工作准确性,其中,工作量的五个选项分别是达不到最低要求;刚好达到要求;工作量令人满意;很勤奋,超额完成;有非常优异的工作记录。可信赖程度是指一种只需要最少的监督就能做好指定工作的能力,该项目的五个选项是只需要密切监督,不可依赖;有时需要监督;通常能在适当的监督下完成规定的工作;需要很少的监督,可信赖;只需要最低程度的监督。工作知识是指为取得令人满意的工作绩效,审计人员应具备的相关工作职责的知识,其五个选项是对工作职责认识不足;缺乏某些方面的工作知识;对工作职责有一定的认识,能回答有关工作的大多数问题;对工作的所有方面都有理解;对工作的所有方面都已完全掌握。工作准确性特指履行工作责任的正确性,该项目的五个选项是频繁地犯错误;粗心,经常犯错误;通常准确,只犯平均数量的错误;只需要很少的监督,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正确的,审计数据与结果是准确的;只需要最低程度的监督,几乎都是准确的。

4.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是指根据是否成功地完成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所要求的特定行为,从而对审计人员进行绩效评估的一种方法。这种绩效评估方法的重点是在审计人员在工作中所表现出的职能性行为。在使用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开展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绩效评估工作时,要确定好工作维度,然后,在工作维度的基础上编写行为锚定,再做好分值评价。

5.关键事件评价法。关键事件评价法要求评价者对发生的事件作书面记录,所记录的事件应该是有关说明审计人员令人满意或者不满意绩效的工作行为。

6.文字叙述评价法。文字叙述评价法是指评价者以文字叙述的形式来描述审计人员绩效的一种评估方法,通常要对所涉及的话题作出说明。文字叙述评价法中的一个代表性问题是“用你自己的话描述这名工作人员的绩效,包括工作的数量和质量、工作知识以及与其他同事相处的能力,这名工作人员有哪些优缺点”。

7.核对表格法。核对表格法是评价者对审计人员工作行为的一系列问题作出肯定或者否定的回答,这种方法还可以给每个问题赋予不同的权重。

8.迫选法。迫选法有许多不同的做法,最常见的一般做法是要求评价者对描述审计工作人员如何履行工作的义务和责任的一种陈述进行排序。

9.排序法。在有必要比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工作人员绩效时,有必要采用排序法。

10.工作标准法。工作标准法通常用于评价审计人员的工作量,该方法的优点是具有高度客观性,缺点是无法比较不同的工作标准。

结束语:

综上所述,提升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绩效,必须重视完善绩效评估方法,全面做好绩效管理工作;创新单位内部控制管理手段,细化审计工作流程;建立科学的内部控制管理机制,优化财务管理工作模式。

猜你喜欢
评价者工作量审计工作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嵌入式系统软件工作量多源线性估算方法仿真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基于评价信息满意度的群体信息集结方法
关于如何提升计算机审计工作质量的研究
教师的角色转变带来的课堂教学变革
思科发布云计算市场发展报告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网上互动教学工作量管理的困境及对策
360度绩效反馈评价有效性的博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