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媛媛 房心语 (青岛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266071)
在中国电影市场陷于无尽的商业竞争之际,由第五代导演的领军人物张艺谋指导的电影《归来》以黑马之势再度冲击了国际话语权,展示了影像世界的魅力。影片改编自严歌苓小说《陆犯焉识》的尾点,由邹静之编剧,陈道明、巩俐等巨星助阵主演,在精湛的镜头语言、剪辑叙事的映衬下讲述了文革时期知识分子陆焉识与妻子冯婉瑜的情感变迁故事,反映了一代中国人命运同时透露时代的残酷黑暗,从而折射出影像内涵的深刻表达,彰显导演的创作理念和思想价值。
一部电影的风格源自导演的创作思维,展现着影像的独特品质并达到一种价值外延的高度。《归来》这部电影的风格陪衬其片名略显出质朴与简洁,这与导演张艺谋早期作为摄影师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使其对浓烈的色彩有着偏执的爱,像电影《红高粱》中刺眼深沉的暗红,《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大红大绿,《满城尽带黄金甲》中的金银璀璨无不成就着张氏电影的形式语言,于是由色彩产生强烈视觉冲击的影像也便顺理成章的演绎成“张艺谋的标签”。
在《归来》中导演放弃了绚丽夺目的视觉效应,转而选择了质朴、克制的影像风格,透视出一种返璞归真,所以影片中人物的服饰大多采用军绿色、墨蓝色或者黑白纯色,就连收音机、像章、搪瓷杯等带有年代意味的物品也都以黯淡无光的色调安静的作为摆设,新思维下的色彩表现着大时代下对个体的压抑,又使影片还原年代本真的生活质感;影片最后陆焉识在白雪中陪伴妻子在车站的场景,以冷静沉重的色彩引起观众深切的心灵体会,迸发出震撼人心的情感共鸣,这也严谨求实的窥探出“色彩”的实践价值,它是基于对社会历史的深刻体验以及对电影时代的探索。导演停止延续自身对浓郁色彩的追求,转向了朴素而又充满张力的影像风格,实现了形式服务于内容,是当代电影的一次文化突围,更达到了新时期导演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并存的高度。
电影深层内涵和影像意义都表现为主题的展示,它是电影的精神根脉,具有永恒的精神价值。影片《归来》既是一部文艺爱情作品,又是一部具有浓郁悲剧意味的历史之作,在严肃主题的构建与饱满人物形象的塑造下,隐喻并审视了社会变革下的情感危机和时代烙印。
在陈道明与巩俐演员的细腻演绎下上演了一段矢志不渝的爱恋,无论是冯婉瑜在等待丈夫回家中而养成“留门”的习惯所表现出的无言守候,因为女儿丹丹剪毁丈夫照片而态度坚决的不原谅和不愿相处;还是陆焉识扮演不同角色,用尽一切办法只为唤醒妻子那碎片式的记忆,都淋漓呈现出爱情的忠贞,与当代文明下现代人脆弱不堪的情感形成了鲜明对比,物欲纵横的时代使人们一味的沉溺于享乐中,而忽略了对精神心灵的塑造,这也是影片所映射出对情感的疾呼和精神渴望。
在某种程度下影片的内涵层次不仅停留在爱情的陈述,更阐述了中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政治背景和意识形态。与其说张艺谋利用影像讲述关乎爱情、亲情的精神价值,从而制造一场伤感的催泪盛宴,不如说是一部关于全民族失忆式的思想触碰,导演同样更新了陈旧的叙事形式,影片放弃了以往着重强调黑暗的文革浩劫对人性对思想的毁灭性打击,而是以文革后的情感疗伤为切入点,展现的是伤痛的不可修复,冯婉瑜对丈夫的失忆、陆焉识劳改时给妻子写的信都以一种象征性符号隐喻出文革对人性、精神的压抑,从而投射出右派的疼痛与悲凉,铺陈出民族复兴与发展的艰难路程,。电影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拥有着深刻的影像内涵并且成为记录国家体制改革与思想骤变的影像文本,激起观众对时代创伤的碎片化记忆,以客观角度审视历史,继而塑造了电影精英式文化的形态。
在世界影视新语境的不断发展和强势文化的竞争中,第五代导演在一定的意义上承载着中国电影业发展的价值与方向,进行着对影像艺术的不懈探索与转变。张艺谋作为第五代导演的领军人物,从2002年执导的《英雄》开始,便开启了国产商业大片时代,其后制作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金陵十三衩》也继续推动了国产片票房的高歌猛进,这些电影无论是浓墨重彩的视觉冲击效应还是大制作的产业化模式,都是张艺谋在电影全球化和商业化背景下谋求转变的结果。而2014年一部《归来》也是张艺谋导演由商业片转向文艺片的一次“回归”,是浮躁时代下的一部诚意之作更是对自身创作理念的超越。影片是导演如隔世般再次步入极简主义的格局中,在有限的情节中高度凝练出“归来”的意象并反复渲染,烘托强化电影的主题,冷峻的影视色彩、平淡的爱情叙事、演员细腻的表演无不透露着质朴、饱含深情的文艺之风,是导演洗尽铅华、化繁为简后凸显出更为深厚的表达力量,向观众呈现了一次震撼心灵的艺术盛宴。
《归来》影片中也悄然记叙着第五代导演的电影意识,他们影片中主体形象的背后,往往有一代人或整个民族的支撑,他们渴望以不同的视角探索民族发展的历程和民族心理的构建,打破固有的思想意识,运用寓意性、象征性等强烈的影视思想观去挖掘民族的后知后觉,重新诉诸时代与历史的文化内涵,致力于深沉的民族反思和精神重建,重新认知民族和国家的意识形态,从而展现着第五代强烈的自我意识和责任自觉。
一部《归来》依旧继承着第五代导演的本质价值,却在商业化与艺术并存的营销形式下,以返璞归真的浪漫文艺之风诉说着文化与精神的追寻,给予了喧嚣时代下迷茫人们的心灵温床,在沉稳优雅的影像形式下感受历史创伤,不忘民族浩劫,成就了电影的多元性和哲思性,从而为当代导演在制作文艺片上树立典范,有效的扩展中国电影市场,更好地应对强势的西方现代性影视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