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涛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中学,河北 保定 071100)
体育教育是中小学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体育是通过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态度、习惯、知识和能力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道德和意志品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但在农村中小学还普遍存在着体育教育得不到充分重视、不能有效发展的现象,这严重影响着农村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体育教育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是一件开会时重要、实际不要的事情。 相关部门对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的重视还停留在会议层面,会后的落实还有待加强。尤其在县城和农村的中小学校,体育课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在当今教育政策的前提下,广大中小学校只是一贯地追求文化教育,对学生的教育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考高分,体育课经常被文化课占用。例如我们县的第一中心小学每周真正能上的体育课只有一节,这都不能保证百分百能上,更不用说每天的课外体育活动的保障时间了。 乡镇中学则更是突出,有的甚至没有体育课和课外活动。
“应试”思维下,导致文化课至上、主科至上,音体美这类学科以及任课教师在学校的地位极其低下,绝大多数学校对体育工作的重视停留在参加各级各类体育竞赛是否拿到名次、奖牌的层面,关注的只是学校的“脸面”。而对如何深入扎实的开展体育工作,更好地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并不十分重视,强调体育课只要平平安安不出安全事故就万事大吉。笔者所在的县城尤其是中小学,几乎没有专业的体育教师,单独招聘的体育教师都安排了语文、数学等其他文化课程,而专门的体育教师则由一些“老、弱、病”的教师担任,更甚者不开展体育课。
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因观念落后、资金支持等方面的因素,无法及时了解到外面的先进教学理念、方法和经验。上级组织的培训班,基本不会通知体育教师参加,而教师也不愿意掏个人腰包出去进修,致使教学上只能按部就班,吃专业老本,无法实现创新。(2)体育教师福利待遇低、上升空间较小,如体育教师的教学津贴是最低的,甚至没有,评职称是都排在最后面。笔者所在的县一中体育教师在省级比赛中获得了的“优秀教练员”称号,这是几十年来唯一的一次省级荣誉。但这个成绩在职称评比中只加0.3分,而其他科的教师拿到一个县级荣誉就能加0.5分,这就严重挫伤了体育老师的积极性。(3)教师自身的不敬业、不进取。上课是“放羊式”教学,体育课只要安全第一,学生基本上学不到什么技能、技巧,只是自己去玩。
体育教育经费严重不足,体育器材、场地不能得到有效保障在农村中小学是较为普遍性的问题。农村中小学对体育教育的漠视,导致学校并不热衷于改善体育教学设施,除了上级部门配发的一些体育器材,从未主动添置任何设施。许多农村中小学没有运动场,甚至一些学校连几件像样的体育设施与器材都没有,体育器材达标率与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场地器材配备目录》相差甚大。好的、健全的体育教学设施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必需的教育教学条件,主管的教育部门不重视这些问题,造成了许多中小学用于体育教育的经费不足,所以连学生的体育活动的场地和器材都不能保障。
转变观念,尤其是领导的观念转变。从教育部到省、市、县的体育教育部门的领导应真正做到对体育教育教学的重视,把学校的体育教育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真正的当做关键问题来抓。意识到体育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不可或缺的作用,把体育工作纳入学校的重要工作内容,使体育教师能充分地发挥出自己的作用。
农村中小学应依据教育部统一要求,贯彻“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行教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高学生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里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结合实际情况,开设一些广大学生喜闻乐见,更易被接受,符合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的课程,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多样化,从而使学生更好地得到全面发展。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师工作的要求已越来越高,为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教师必须努力加强自身学习,因此对教师的相关培训教育就显得至关重要,应让体育教师到好的学校去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把好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学习并应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上来,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条件和设施,用新方法、新手段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加大学校体育投入,落实体育场地设施,优先安排学校体育工作的经费。保证学校公用经费中有合理的比例用于体育的支出,优先支持农村中小学体育工作,确保所有学校有基本的体育场地和设施。把这些基础工作做牢做实,才能把体育水平切实有效的提升上来,真正地发挥体育教学的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俞慧燕,徐伯彤 .浙江农村中学体育现状及其发展对策[J].体育文化导刊,2003(4).
[2]周军华,原丽英,解毅飞 .中国东西部农村学校体育现状比较与发展对策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