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申
府学胡同小学的前身是顺天府学。20世纪初,近代学制颁布后,旧学废止,顺天府遂在府学原址的东半部创建近代学校,名为“顺天府高等小学堂”。后几经更名,到1958年始用现名。该校不仅继承了原顺天府学的校址、校舍及校园内的府学历史遗迹,更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精髓。近年来,府学胡同小学发挥本校历史悠久、文化特色鲜明的特点,精心开发“学府式府学”的文化特色,在开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树立了一面光辉的旗帜。
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学校充分利用校内既有的文化古迹(文庙、明伦堂、魁星阁、大成殿等),建设以“博学于文、约之以礼、游之有艺”为核心的“学·游”课程,让学生学于“明伦”,游于“文庙”;以礼乐实施教化,以德艺涵养身心;并将课程文化扩展至校园的每栋建筑、每条走廊、每个角落、每株植物、每片磚瓦。通过把整个校园变成一座充满“古韵书香”的学习场所,使“涵养、浸润、修习、传承”这些润物细无声的有效教育方式成为了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具特色的常态性做法。府学胡同小学的教师之所以是“尚学、儒雅”的,府学胡同小学的学生之所以是“崇礼、博学”的,正是因为该校的传统文化教育注重的并非表象装饰而是内涵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