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敏
(湖北省荆门市中医医院,湖北 荆门 434000)
血液透析是延长终末期肾病患者生命,延缓疾病发展的重要治疗方法,有效的血液透析通路可以保证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同时提高生活质量。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通路,维持功能良好的血管通路成为众多研究的重点。张桂燕[1]对291例结束长期血液透析留置的患者进行跟踪随访,结果发现有部分患者由于不懂如何合理护理内瘘,从而造成内瘘感染、内瘘阻塞、假性动脉瘤等不良并发症的发生,发生不良并发症后,会造成血液透析患者出现焦虑、担忧的情绪,使得社会功能降低,使生活质量下降。可以看出良好的动-静脉内瘘功能关乎到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及预后。因此本文拟收集2014年1月至2017年9月我院20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分析提高动-静脉内瘘寿命的护理措施。
1.1 病例选择:收集2014年1月至2017年9月我院20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2组:研究组和对照组,2组年龄、性别、透析时间、肾脏疾病患病时间无差异(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年龄、性别对比(±s)
表1 2组患者年龄、性别对比(±s)
组别 男/女(例) 年龄(岁) 透析时间(月)肾脏疾病患病时间(年)研究组 46/54 53.26±8.52 8.64±1.25 8.47±1.25对照组 47/53 54.19±9.25 7.71±1.35 8.26±1.34 t/χ2 0.01 0.41 0.25 0.47 P >0.05 >0.05 >0.05 >0.05
1.2 护理方案:2组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后,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系统的优质护理。
1.3 常规护理:评估透析患者身体状况,进行动-静脉造瘘健康知识讲解,操作时严格无菌操作,选择合适的穿刺方式,透析结束后进行压迫止血,出院随访期间做好指导、督促患者保护内瘘。
1.4 系统的优质护理方法:①穿刺方法:夏亚林等[2]指出合理的方法和科学的穿刺技术可以提高动-静脉内瘘的使用时间。目前我院常规的穿刺方式有区域法、扣眼法和绳梯法。护士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如内瘘走向、吻合方式 、分支等因素),为患者选择合适的穿刺方式,对于血管条件差的患者,由高年资、穿刺经验丰富的护士亲自穿刺,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②穿刺技术:胡婕[3]指出提高动-静脉内瘘的穿刺技术可以延长内瘘的寿命。根据众多文献报道及我院护士穿刺经验,我们发现常规针尖与皮肤呈20°进针时,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较低。若改变穿刺角度,40°角进针时,不仅可以减少患者疼痛感,还能提高穿刺成功率。③压迫止血:陈雪玲[4]指出透析后正确的压迫止血可以提高内瘘的寿命。首选在透析结束后,护士根据患者得年龄、文化程度进行护理讲解,告知患者压迫的力度,压力力度太小,可能造成渗血,也不能压迫太重,造成血栓形成。同时压迫位置上要准确,确保阻断内瘘血流。在压迫时间上不宜过长,以免造成血管阻塞,致下次穿刺困难,一般控制时间在20 min左右。李红艳[5]显示3.0 cm×1.5 cm的纱布卷加胶带压迫止血可以起到良好作用,该学者首先对穿刺点进行消毒,随后纱布与血管平行放置,再用透明胶布交叉固定,以护士可以触及震颤音为度。④内瘘使用时机:动-静脉内瘘形成术后,避免过早使用。有学者对210例进行动-静脉内瘘形成术的患者进行随访,结果发现术后1个月开始使用动-静脉内瘘,能够确保静脉充分扩张,血管杂音响亮,同时发生内瘘堵塞、渗血、感染的概率大大降低。⑤透析间期:①注意控制水钠,保证体质量控制在干体质量4%~5%。防止体质量控制不当造成超滤过多、过快,引起低血压,形成血栓,堵塞内瘘。②按医嘱充分、合理应用抗凝剂,必要时口服抗凝药。③询问患者的饮食与睡眠,告知患者动-静脉造瘘的相关注意事项。④督促患者保护内瘘,教会患者如何监测内瘘情况。透析后24 h给予内瘘热敷、热疗、涂抹喜辽妥软膏促进内瘘修复。⑤讲解血液透析期间的日常生活技巧,让患者勇于面对生活。⑥保持衣袖宽松,定期抬高患肢利于血液回流,减少组织水肿。
1.5 评价方法: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动-静脉内瘘穿刺时疼痛感及一次性穿刺成功率;2组护理前后动-静脉内瘘自我护理能力评分;2组动-静脉内瘘不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6 统计学方法:研究数据录入SPSS18.0统计软件分析系统,计量资料采用(±s)描述,使用t检验。两样本率用χ2检验法,当P<0.05,判断有统计学意义。
2.1 研究组和对照组动-静脉内瘘穿刺时疼痛感及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研究组和对照组动-静脉内瘘穿刺时疼痛感及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比较有差异(P<0.05),见表2。
表2 研究组和对照组动-静脉内瘘穿刺时疼痛感及一次性穿刺成功率
2.2 2组护理前后动-静脉内瘘自我护理能力评分:2组护理前动-静脉内瘘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2组护理后动-静脉内瘘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见表3。
表3 2组对透析期间动-静脉内瘘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情况(±s,分)
表3 2组对透析期间动-静脉内瘘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情况(±s,分)
组别 护理前 护理后研究组 63.25±5.82 89.52±6.87对照组 62.37±6.02 80.21±7.24 t 1.93 6.47 P>0.05 <0.05
2.3 2组动-静脉内瘘不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2组动-静脉内瘘不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见表4。
表4 2组动-静脉内瘘不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血液透析维持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生命最常用的技术,其中动静脉内瘘就是广大血透患者的“生命线”,动静脉内瘘的维护成为众多研究的重点[3-4]。本次研究发现研究组通过系统的优质护理后,在动-静脉内瘘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及动-静脉内瘘不良并发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可以看出通过系统优质的护理可以帮助内瘘的成熟,减少动静脉内瘘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样李红艳[5]对59例内瘘患者采取系统优质的护理,结果发现通过科学的护理,可以帮助血管扩张、充盈,促进静脉动脉化,同时让患者掌握正确的内瘘护理措施,可减少动静脉内瘘失功的高危因素[6]。因此,本文认为随着终末期肾脏疾病发病率的增高,保护动-静脉内瘘寿命成为延长患者生命,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给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系统的优质护理,可以提高患者内瘘自我护理能力,提高生活能力,减少内瘘不良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