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 俊
(贵定县人民医院,贵州 贵定 551300)
阵发性良性位置眩晕属于眩晕中较为普遍的临床病症,主要表现为患者头部运动达到某一特殊位置时表现出的暂时性眼震及眩晕发作[1]。通常单次发作所停留的时间<1 min,在临床中的误诊率较高。由于常规半规管受累出现的可能性不同,对其的解剖也不一致,其中受累最大的就是后半规管,占到整体的90.1%,其次就是水平半规管。但上半规管占据比例较少,中医中该病症通常具备病邪痰湿的特征,本研究中应用耳石复位法应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对后半规管的位置性眩晕进行疗效观察,现将研究结果汇总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医院2015年4月至2016年6月医院接受的60例阵发性良性眩晕症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本研究确保所有患者均符合“2007年中华医学会耳鼻喉咽喉科学分会”所制订的眩晕症症状,参见《中医内科疾病诊疗常规》中患者全身困倦、舌苔厚腻、纳呆呕恶等症状[2]。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不满足中西医诊断标准的患者;梅尼埃综合征、中耳炎、妊娠期哺乳期妇女、中枢系统疾病者;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病症者;合并有颅脑、颈椎等占位性病变者;患者患有精神系统疾病无法配合治疗者;拒签同意书者。依照序贯平衡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0例,女性13例,男性17例,年龄28~66岁,平均年龄(43.7±3.1)岁;受累病变半规管情况为:患者中后半规管19例、水平规管11例;对照组30例,女性16例,男性14例,年龄28~62岁,平均年龄(43.7±2.8)岁;受累病变半规管情况为:患者中后半规管17例、水平规管13例;临床资料数据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对比(±s)
组别 n 倦怠乏力 胸痞纳呆 头身困重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 30 1.93±0.72 0.44±0.65 1.49±1.02 0.39±0.52 2.04±0.72 0.63±0.57对照组 30 1.82±0.67 1.53±1.09 1.51±1.04 1.32±1.02 2.10±0.68 2.02±1.00 t值 0.613 4.704 0.229 4.449 0.332 6.614 P值 0.543 0.000 0.819 0.000 0.741 0.000
1.2 方法:对两组患者实施改良Epley复位法,具体流程为:患者取坐位向患侧转头45°,并在医师协助下躺下头悬30°。之后患者再经过中度头伸位,旋转时保证侧卧位并将头往下转45°,最后缓慢回到坐位并保持头部前倾30°。在每个体位维持2 min左右或直到眩晕缓解。观察组患者应在复位之后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每天1剂口服,取陈皮、天麻、白术各12 g,半夏10 g,生姜、大枣各8 g,茯苓15 g,水煎2次口服300 mL[3]。对照组可以在管石复位后口服倍他司汀6 mg/3 d。
1.3 观察指标:在患者首次治疗完成后的3个月中进行定期随访,并对患者的症状缓解状态、结合Dix-Hallpike对回院复诊人员进行测试。疗效判定标准:①痊愈:患者治疗1周内位置性眼震及眩晕症状完全消失。②有效:患者治疗1周后眼震及眩晕症状有所减轻,但并未完全消失。③患者治疗1周中位置性眼震及眩晕没有显著改变,且部分症状有所加剧。治疗有效率=痊愈率+有效率。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倦怠乏力、胸痞纳呆、头身困重现象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2.0版本软件对组间数据差异进行检验,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若P<0.05则说明差异有显著性。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7%,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效率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倦怠乏力、胸痞纳呆、头身困重状况比较:通过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干预前后的相关症状比较,可以得知治疗前两组单位无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5),见表2。
2.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又可以分为继发性和特发性两种,对特发性的病因不明确,而继发性的病因较为复杂,不同文献中的陈述也不一致[4]。当前继发性疾病中较为明确的原因包含迷路缺血、头部外伤、迷路炎症等内耳病症等。发病机制中较为普遍的为管石症学说。临床中多见老年发病者,且该病作为一种自限性疾病,常用的有Epley复位法、Soment复位法等。再结合现代较为先进的医疗技术配合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实施辩证治疗,能够促使临床治疗效果的显著提升,带动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并有效减少复发率、提高治疗效果。在发病数天后会自动愈合。因此被称作是“良性”病症,但患者若是出现但个月内反复发作的则属于顽固性疾病,在不同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治疗中,采用不同复位形式也会有不同的诊断结果。其中管石症学说属于较多人支持的学术论证学说,即耳石颗粒在半规管长臂中游离在内淋巴内。在头部位于诱发病症体位时,耳石就会造成半规管中的流体力学变化,并对前庭神经产生较大刺激作用诱发眩晕。对该病症波及到的半规管又可以分成水平半规管、后半规管、前半规管以及多半规管受累。其中以后半规管受累最为严重。临床中多采用半规管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在临床中出现患者管石复位无效,且需要有多次手法复位,并可能复发。尤其是由脑卒中病史、偏头疼病史、颈部动脉狭窄等患者,都会加长治疗周期,并增加患者的治疗痛苦。
阵发性良性眩晕症在中医学中属于风、痰、虚所致。《景岳全书眩晕》中也对“无虚不作眩”进行了强调。以及其他同眩晕相关的病机阐述,都对眩晕临床治疗中起到了良好的指导作用。由于眩晕症状的各个症候不同,治疗中又可以根据患者的熄风、化痰、平肝、化瘀等治疗方法。其中补气益血使治疗的根本,治痰、平肝都是治疗中的重点控制内容。因此,应用中医辨证治疗不但能够改善西医治疗中“治标不治本”的缺点,还可以促使患者临床恢复时间的提升。在《医学从众录》中就有治痰为先的治疗方法[5]。患者通常是由于痰湿内阻、脾失健运造成情志、饮食内伤,影响正常的脾胃功能。在治疗中应秉承健脾祛痰的治疗理念,进行燥湿祛痰、清窍得养、清阳上升。半夏白术天麻汤属于治疗眩晕的常用药,其中陈皮、半夏可化痰祛湿;白术茯苓能够健脾利湿;蔓荆子、天麻能够息风止眩;大枣、甘草、生姜能够和胃健脾、对药物起到调和作用。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应用半夏白术天麻汤辅助治疗,其治疗有效率为97.4%,同对照组的86.6相比具有明显优势(P<0.05)。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倦怠乏力、胸痞纳呆、头身困重症状,观察组患者也具有明显改观。由此可见将半夏白术天麻汤结合管石复位法,用于治疗眩晕症能够有效减缓病情发展,促使患者的眩晕症状、眼震症状得到有效减轻。并降低患者的复发率,在临床治疗中具有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