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维重建技术的肝体积和结构评估在肝切除术中的应用

2018-07-13 09:56:38张传泽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肝段肝门三维重建

张传泽

广东省罗定市人民医院外一科,广东罗定 527200

现如今,可以通过不同种方法检测肝段划分及体积,但是,都有不完善的地方,在使用中都会受到阻碍;是用什么样的办法可以精确的将活体肝脏分段,可对肝内脉管系统与复杂的病灶解剖关系实现精准的测量,采用什么样的办法可以精准的将肝脏、肝段及肿瘤的大小测量,这是目前医学上需要急需解决的状况[1]。跟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步伐,医学上使用三维重建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推广及应用,有可能对以上的问题实现解决。使用三维重建技术、多层螺旋CT技术,可实现对最大密度的投影的利用,经过容积再现技术以及表面遮盖技术等,可对肝脏的构建及脉管系统的行径实现清晰、准确的显示,这就可以实现对肝段进行划分,对于肝脏内复杂的脉管系统及病灶之间的关系,运用三维重建技术、多层螺旋CT技术可将其立体的呈现出来,可对全肝(残肝)体积、预切除体积等相关参数实施测量,这可作为需要给化疗的病人设计方案的一个支撑点[2]。现选取我院2008年8月~2017年10月收治的肝癌手术切除患者采用三维重建技术进行术前评估,并给出相应的治疗方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术中的出血量及肝门阻断事情等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10月收治的肝癌手术切除患者100例,根据实验标准,符合要求的患者有8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采用三维重建技术进行术前评估,并给出相应的治疗方案;对其影像资料进行回顾分析,观察组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23~85岁,平均(52.71±6.25)岁。对照组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25~78岁,平均(46.32±5.12)岁。患者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在CT检查中无明显肝脏疾病或者存在有肝脏病史的精力,肝内单发病灶,无远处转移及严重肝硬化等无法进行手术治疗的可能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二维影象资料技术对术前进行评估规划。观察组患者采用三维重建技术进行术前评估,并给出相应的治疗方案,具体操作如下:

1.2.1 仪器设备的准备及扫面方法的运用 利用型号是GE64的层螺旋CT机进行扫描,主要是对肝脏三期进行增强扫描;在进行扫面之前,需要患者在知情同意书上确认签字,需要有4h的禁食的时间,在进行检查之前,需要提前20min服用2%泛影葡胺,服用量是800~1000mL,同时还要对患者进行训练,主要训练的是患者的屏气效果[3];患者需要仰卧位,从隔顶至耻骨联合层面都需要实施扫描,管电压、电流分别是120千伏、200~300毫安、层厚5mm、螺距0.984等作为扫描的条件;需要对静脉注射生产商是拜耳制药,碘浓度为300mgI/mL碘普罗胺300(非离子型对比剂),注射的剂量是90~100mL,流速是3~3.5mL/s,但是,在此之前需要将对比剂温度升到37℃,将对比剂注射完了之后,使用对比剂自动跟踪技术,对动脉期实施检查,在腹主动脉的位置,产生兴趣的区域,可实施重复性的扫描,感兴趣区CT值上升到200HU时,告诉病人开始,实施手动触发操作进行扫描,可按照病人的血液循环的现状,在确保门静脉及肝静脉显影良好的条件下,可适当的对门脉期延迟时间进行调整,一般会推迟60~75s,实质期的时候需要推迟2min[4]。

1.2.2 在实施三维重建技术之前,需要评估具体方法及体积测量 (1)对于肝脏、肝动脉、门(肝)静脉及肿瘤的三维图像,可使用三维重建技术将其重新建立;(2)将肿瘤所在的位置进行准确的发现,找出是哪一条血管对肿瘤进行供血及其对周围环境之间的相关性,找到需要剪断或进行结扎的血管;(3)经过肝胆外科医生(经验丰富)的协助,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确定一套具体的实施方案[5];(4)对肝脏、肿瘤、预切除肝的大小进行测量,方法如下:第一,需要选择门静脉期图像(动态容积数据),第二,对三维血管树图像实施查看,按照门静脉、肝静脉的行径,将各个肝段的区分情况划分开,然后按照三维血管树图像,在在立体的肝段上使用Auto Select软件对这段图像进行稍微的调整,做相应的标记,第三,使用体积测量工具(Display Tools),量出各个肝段的大小,同时,做好相关记录[6];并将功能性肝体积及残肝分数得数值通过计算得出,肝体积就是经过去除肝癌病灶之后得肝脏体积,残肝分数=残肝体积/功能肝体积×100%。

1.2.3 记录手术中出血量、肝门阻断时间、手术时间及实验组实际切除肝体积 将两组(实验组、对照组)在手术中得出血量、肝门阻断时间做好相关记录,同时,实验组利用排水法测量切除的肝体积。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在术中的出血量及肝门阻断事情等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19.0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通过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采用三维重建技术在术前进行评估及实际情况

(1)观察组患者采用三维重建软件成功检出肝内血管树、肝脏等三维图像,且已测量出相关的体积数据,并结合临床医学资料进行了术前评估,根据患者的机体情况,设计了相关的手术方案;(2)观察组患者手术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且手术执行方案与预期设计方案无异议,不存在围手术期死亡的情况;(3)术后有11例患者存在轻度肝功能损害的情况,中度肝功能算还的有2例。

2.2 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情况及肝门阻断时间的比较情况

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独立的样本t检验,根据表1显示,两组患者在肿瘤体积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中出血量及肝门阻断时间的对比中,观察组数据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情况及肝门阻断时间的比较情况(±s)

表1 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情况及肝门阻断时间的比较情况(±s)

组别 肿瘤体积(cm3)肝门阻断时间(min)观察组 260.38±186.22 321.99±131.54 18.16±7.06对照组 284.37±210.35 396.11±116.27 25.81±9.64 t 0.982 6.548 12.356 P 0.332 0.041 0.019术中出血量(mL)

2.3 体积测量比较情况

两组患者在切除肝脏体积对比中,观察组与对照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病患在不同方式下的肝切除体积比较情况

3 讨论

肝脏的储备功能,主要表示的是经过手术切除之后得肝脏,或者是受到疾病因子的伤害的肝脏,本身的代谢作用,其主要的决定项是功能性肝细胞总数、肝血流量、网状皮质系统的功能[7]。在医学上,有三种措施可评估肝脏的储备,依据血清学,测量肝功能生化指标、肝脏排泄实验等[8];吲哚箐绿排泄试验,是当前医学上比较常用的方法,口服吲哚箐绿,对胆红素起到拮抗作用,同时,肝血流会阻碍吲哚箐绿的清除速度,这就会导致实验结果出现偏差[9]。对于肝实质的损害程度和肝脏代偿能力的现状,可利用Child分级的方法来表示,但是,对肝脏的储备能力却不能表示出来[10]。但是,肝脏的大小直接表示着干细胞数量的多少,同时也与肝脏的储备功能有着联系,这和Child分级同样重要,都是评价肝脏储备功能的判断依据,伴随着精准肝切除术这一观念的推广[11]。

多层螺旋CT及三维重建技术不仅仅可以测量出整个肝脏的大小,经过重建的肝脏三维图像,同时可以将肿瘤体积和残肝体积测量出来,这就为手术之前的评估提供有力的依据[12];在2000年,有学者对一个大样本的研究中发现,不管患者是不是已经对肝脏的慢性疾病实施了合并,手术之前利用CT测量肝脏的大小与手术之后得实测肝脏的大小均有很好的相关性[13],5年之后,有学者对72例实施了肝切除术的患者进行回顾,发现,在手术之前利用多层螺旋CT及三维重建技术对切除体积所判断的结果与手术实施实际切除的只有9.3cm3的差距[14]。

总而言之,对测量全肝(病灶)体积、残肝体积等参数,均可使用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再依据患者的其它相关资料,可对手术前实施准确的估测;可将肝脏的解刨结构准确的呈现出,也可将其与病灶之间的关系表现出来,为实施准确的手术方案,提供一个直观地模型[15]。

猜你喜欢
肝段肝门三维重建
腹腔镜解剖性肝段切除探讨
联合半肝切除与围肝门切除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疗效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在肝门部胆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基于Mimics的CT三维重建应用分析
软件(2020年3期)2020-04-20 00:56:34
精准肝蒂解剖法肝段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效果观察
术中超声在亚肝段为主的肝切除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中的应用价值
用实时超声定位下肝段切除术对中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研究
基于关系图的无人机影像三维重建
三维重建结合3D打印技术在腔镜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颌面部美容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