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成就感与历史学科素养内化

2018-07-13 13:21李金城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8年31期
关键词:外化内化师生

李金城

文化的本质是“化人”,而文化的功能是“人化”。大多以教育的手段和途径来实现。而教育对象即学生的特殊性、差异性决定了无论“化人”还是“人化”过程的复杂性、差异性。要实现这一目的,寻找恰当的切入点是关键所在。因此实现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内化从发现、培养学生的兴趣,强化学生的成就感切入,笔者认为不失为一个好的切入点。

一、宏观层面教学策略的选择与整合

学生的兴趣,教师之于学生成就感的认可与强化,师生配合,最终达到学生学科素养内化的目的。这样的途径可能是教学相长,师生共同进步的最佳选择。那么如何才能够,达到这样的目的呢?笔者认为可以从宏观层面来实现。

这里以高中历史学科教学为例。在学生学科兴趣、成就感强化、学科素养内化三个方面可以分别从高一、高二、高三三个年级有所侧重的实现。

对于高一的学生应该侧重学科兴趣的培养,兼顾成就感的强化。兴趣是学习的推动力,是获取知识的开端,是求知欲的基础。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而兴趣对于学生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力,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勇于探索。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好该学科的基础。高一是学生知识筑基础的阶段。因此在高一年级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学科兴趣的培养,而不是一味地灌输死板的知识。在教学策略上教师应更多的运用直观教学的方式如影视资料、微型戏剧表演、兴趣小组探究学习等来激发学生学科兴趣。这是高一教学的侧重方向。当然,教师还要兼顾学生成就感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活动结果要给与学生及时、準确、中肯的评价和反馈。

对于高二的学生应该侧重成就感的强化,兼顾学生学科素养的引导与内化。有人说过:精神享受远比物质享受更能让人产生满足感,成就感。对于学生,由对学科的兴趣内化为学科素养,最好的途径和方式就是强化其在学科的成就感。被认可同样会转化为学生的学习动力。

根据马斯洛关于人的五种需求层次理论,我们应该认识到认可和成就感是人积极从事某项活动主要的源动力。因而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要发现并培养学生的兴趣,创造条件,让学生拥有获得成功的机会和体验,长期强化学生学科兴趣与成就感,并培养和推动学生在学习认知过程中逐渐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与行”的学科素养的结果。因此教师在教学策略的选择上,可以运用“罗森塔尔效应”理论,强化学生对于学科的自我认同感,成就感。

对于高三的学生则应该在其兴趣与成就感强化的基础,侧重其学科素养的内化。“每一门知识都有它的脾气。”我们这个阶段,就是要培养学生和学科知识一样的“脾气”。这需要教师精准的把握和引导。如果说兴趣与成就感只是学生学科知识量的积累,那么高三学生学科素养的内化,则是“化茧成蝶”质的升华。在潜移默化下和顿悟中,让其感受学科知识的魅力所在,进而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与行”的学科素养。“通则达”,学生就会突破知识瓶颈,在学习成绩上获得显著提高。

二、微观层面教学策略的选择与整合

学生的兴趣,教师之于学生成就感的认可与强化,师生配合,最终达到学生学科素养内化的目的。这样的途径可能是教学相长,师生共同进步的最佳选择。那么如何才能够,达到这样的目的呢?笔者认为可以从微观层面来实现。

学生学科素养的内化,顿悟、质变、升华更多源于基础知识的积累,源于长久地持之以恒的潜移默化。这就要求教师把握好每一堂课,注意细节,抓住时机。因而一堂成功的课堂需要教师把学生的兴趣、成就感强化、学科素养内化三者有机的结合。

1.启动——兴趣

“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头意味着成功了一半”。因而一堂成功的课,导入和引起学生的兴趣,至关重要。而好的课堂导入之于学生兴趣有两个层面的意义:一是激起学生的兴趣归属感,即教师导入话题或方式与学生本身兴趣的一致性,继而引发学生对知识的认同感;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即学生自身无相应的知识兴趣,但通过教师的导入,培养了学生新的兴趣。在本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方式导入,也可以以问题方式导入,还可以用伦理道德两难问题导入。具体方式,可依据课程内容、学情等因素来选择。

2.互动——成就感

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就是要发现并培养学生的兴趣,创造条件,让学生拥有获得成功的机会和体验。互动之于成就感也有两个层面的意义:一是师生的课堂活动的互动,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活动表演等方式,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和体验,即过程成就感;二是学生在课堂活动和课后结果的积极体验,即结果成就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关注课堂,还要课后反馈。

3.回动——素养内化

首先我们要明白不是有课堂及课后反馈,就一定有学生学科素养的内化。因为素养内化,既是一个漫长的潜移默化的过程,还受学生个体差异的制约。但却要明白回动是学生最终“化茧成蝶”必不可少的环节。三年日积月累量的回动,必定会推动学生质的飞跃。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与行”的目标。也就实现了文化教育的“化人”和“人化”的本质与功能。

三、结语

学科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也即“人化”。而学生历史学科的兴趣、成就感、素养内化一般来说是分散的,没有形成三者相互影响,良性循环的效果。从而较难达到教育的“人化”目的。针对这样的问题,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学策略的选择与整合,就是要发现并培养学生的兴趣,创造条件,让学生拥有获得成功的机会和体验,长期强化学生学科兴趣与成就感,并培养和推动学生在学习认知过程中逐渐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与行”的学科素养的结果。

猜你喜欢
外化内化师生
儿童青少年同伴侵害与内化问题的双向关系:纵向研究的元分析*
Clothing is what you are 衣如其人
思辨:儿童哲学促学生道德内化的教学实践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运用叙事疗法使问题学生在问题中成长
基于隐性知识外化的企业动态能力培育策略
麻辣师生
内化与外化:鉴赏之二弦
曹隽平师生书法展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