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流永
摘要:学校体育当前仍然是整个教育事业当中较为薄弱的一个环节。校园足球是符合青少年德育开展方式的具象化要求的,从立德树人的视角下分析来看,是有利于培育学生健全人格的。它是能够把日常活动和道德实践、道德教育有效联结起来,塑造健全人格的一种示范运动项目。所以,我们应重视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以体育来促进学生身体和心理健康的茁壮成长。本文就对利用校园足球来健全学生人格的价值与意义进行分析。
关键词:校园足球;健全人格;学校体育
教育的本质为树人、人之为人的根本为立德。教育部在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的教学意见中提出,想要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必须要对体育课程改革进行深化,发挥出体育教学实践的功能,实现育人的积极作用。校园足球由于其有着培养青少年团结合作、顽强拼搏精神、沟通交流能力和尊重他人品质等诸多优势,已经受到教育界的重视,也被纳入青少年教育,成为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利用校园足球来健全学生人格,既是学校教育发展的需求,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一、学校体育开展的困难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冬奥会体育馆时说“少年强则中国强,体育强则中国强。”学生阶段正是一个人品德形成的重要阶段,是决定其道德、品性良好与否的特殊时期。但是长时间以来,学生在成长过程当中德性越为匮乏,这与一味受到学校知识至上、技能至上的传统教学理念影响是息息相关的。
(一)传统教育理念的桎梏
原本学校教育应该是德、智、体、美的全面协调与融合,但是落实到实际当中去却被篡改成为了围绕着升学、强调知识和技能的理论传授。学校教育在办学和教学理念上摒除掉德性化,只把课堂看作是教授知识与技能的平台,围绕着学生的都是考核与升学率,这是当前我们学校教育的典型表现[1]。
(二)体育发展异化
体育原本应该是学校为了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和良好人格而开展的一项课程,但是其在课程的安排上却被明显的边缘化,课程时间也遭到压缩甚至是取消。虽然近些年来,家长与教育机构正在重新思考这一问题,也做出了一些修补,但是就实际上来看,这些修补却是表象的,本质上还是体育课的异化。而教育体制中体育特长生的设定,也单纯的定义在技能传授上,并没重视体育自身的文化特质与功能发挥。所以,学生可以说是沦为了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奴役,而全面的、综合素质的教育与发展更成为了纸上谈兵,人格培养无从谈起。
(三)校园问题的激增
学校教育本是应该授业、解惑的,同样也是应该兼具德育、美育的。但是现阶段我国的义务教育可以说主要的发展趋势是精英教育,学校也变相的成为了技能和智性培养的场所,却主要把行为规范的培养责任推给了家庭、社会。而由此造成的问题便是,缺乏综合素质培育的精英教育模式只能是单方面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或者说可以是自我中心意识,在遇到矛盾与问题时,很容易采取极端和暴力的方法解决,继而校园问题频发[2]。这正反映出我们教育体系中德育体系不完善的问题。
二、校园足球健全学生人格的价值
针对学校教育中缺失德育的这一问题,我们应怎样推动教育的全面发展呢?如果将德育知识仅限定在课堂上,必然是空洞的。所以应将其具象化,也就是落实到日常活动中,把德育知识、德育实践相结合,由此来建立、完善学生的人格。校园足球作为一项良好的平台,是一种强调集体性的体育项目,而将其作为学校教育开展德育的新途径,必然是有益于健全学生人格的。
(一)有利于学生道德人格的塑造
校园足球有利于帮助学生实现对其自身角色的重塑、定位,强调对个体的自我肯定,互为促进认知和协作。我们现在普遍是将学生的任务规定为是应对考试、升学,将能够考出好的成绩作为培养的目标,而这样绝对是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和培养的。
校园足球的积极展开有利于把学生从枯燥的考试、成绩中抽离出来,赋予其新的角色和生命。在足球运动这样更自在和轻松的环境之下,学生们之间的学习竞争也会变成娱乐与协作。经适当的运动还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在球场上获取到与课堂上不一样的生理感受、生命体验,做自我的重新审视和定位。
球场上每一个角色都有其价值体现,不管是门将还是前锋,存在的差异只是在分工上,等级上并无不同,只有各个球员间的共同协作才能取得胜利。所以,这也是足球运动能带给学生人格培养的另一个优点,可以培养学生们之间的协助和团队意识[3]。正如我们常常看到运动员们在球场上比赛时,在比赛期间开场与比赛结束时运动员双方握手和裁判握手,比赛过程中向队友竖起大拇指表示认可、比赛结束或运动员被换下场后向观众致鞠躬礼和挥手致谢等这一系列的动作,都能起到对学生在行为上的教育,帮助其塑造良好的道德人格。
校园足球起到对学生道德人格健全的作用不仅仅是体现在足球场上,同样在球场外也是有所体现的。对那些没有直接参与到校园足球活动当中的学生来说,虽然体验不到球场上的乐趣,但是通过校园足球赛的组建,却可以将他们作为观众和拉拉队使之参与进来。以对球场上的关注而产生共鸣,这对于营造团结、和谐的班级也是有着极大促进作用的。
(二)有利于学生伦理规范的培育
校园足球的开展有利于对学生的具体行为进行引导和控制,培养其个体的规则意识、拼搏精神与顽强的品质,树立起整体的团队精神。校园足球运动的规则明确且制度完善,不管是球员还是场外观众,都是需要严格依据规则进行的。所以,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伦理规范,使其能够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
虽然球场上的对立方两者在比赛时是互為竞争的关系,但是赛后或者是平时却是能相互切磋技艺的朋友,这一球场上、球场下身份的转换,也就代表着校园足球并不是竞争的平台,而是学生们彼此肯定、切磋和展现的平台。如果不能按照规则进行比赛的话,不仅会对对手造成影响,对自己也会影响巨大,所以对比赛规则的遵守非常重要。
在足球运动当中,是需要学生全力以赴的,并要求学生要保有十足的耐力,所以这也是对学生体能和意志的考验,长此以往,学生自然而然就会形成奋力拼搏、顽强的精神。在具备了规则意识和拼搏精神之后,校园足球的开展便起到了其真正的利用价值[4]。
(三)有利于对学生道德情感的引导
利用校园足球,有益于培养学生的责任和担当意识,使其能够理性的看待成败结果,对他人更具同情和宽容心。将其上升到道德情感的层面上,则就是表现出一种担当的情怀与责任的意识。也就是学生需要积极的去完成自身职责范围之内的事情,同样还要努力的去帮助他人,使团队不断的完善,更是要有勇气去面对由于自己疏忽而带来的后果。
足球运动之所以会风靡,可能就是因为在其中充满了机遇和偶然,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发生在小小的足球场上,而怎样去面对球场上的喜、悲、起、落,也成为对参与者心理素质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有益于帮助学生真切的去体会得失、祸福,继而在面对今后人生道路上的坎坷时,会更加从容。
足球运动一定是竞争性的,但是校园足球可以说是良性的竞争,为什么这么去说呢,双方在交战中自然避免不了肢体上的接触和碰撞,而要怎样消除掉其中恶意的成分,则就需要学生具备一颗恻隐和同情的心,学会换位思考,当学生会从他人角度来设身处地的体会时,便能尽量避免做出对他人人格的伤害,继而表现出和解、和谐。
三、结语
校园足球无论是对学生体质的强化、教育模式的改革还是对学生人格的健全培养,都有着重要意义。当然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协调好体育和其它各门课程之间的关系,界定好德育、学习间的关系,促使校园足球能够积极的开展并落实,借助校园足球来实现对学生人格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肖咸清.發展校园足球助力人格素养[J].科学咨询,2016,15(28):4.
[2]马跃.开展校园足球前后学生的人格变化[J].新课程·中学,2016,31(2):240.
[3]陈启耀,郭泽强,李晓华等.激发德育活力,健全学生人格——校园足球魅力之我见[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16(33):195.
[4]刘茂辉,刘文娟,崔建强等.校园足球和青少年足球文献计量分析与评价[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6,32(5):114-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