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关于“旅游景区与土地利用”的深入研究,不仅仅是人地关系的深入研究,更与地区的旅游业收入的高低息息相关。早在上个世纪,旅游业就以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景区的发展给当地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源源不竭的活力。本文研究旅游景区对土地利用的影响,重点关注景区发展给土地利用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而为实现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的措施。旅游景区的发展、土地利用二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因此加强旅游景区发展与土地利用方面的研究很有必要。
关键词:旅游景区;土地利用;发展
1.研究现状
国外对旅游业进行的系统化的研究已有时日,在大量实证调研的基础上取得了突出的成果。国内的旅游业尽管起步时间较晚,在研究的深度方面也有所不及,但是,在研究的多样性上,尤其是最近几年,出现了许多颇有价值的研究。
旅游用地相关者研究:学者们从不同的方面研究旅游用地相关者,一方面从旅游地居民的角度出发,如 Wesley 通过对美国旅游区的当地居民对旅游发展过程中,发现他们的态度是消极的。另一方面是从旅游规划参与者以及相关利益的受益人角度出发,如 John Saremba则研究规划参与者对待旅游用地的态度。
旅游用地概念:梁栋栋等人认为,凡是能够满足旅游者的旅游需求和旅游欲望的土地资源和活动顶目,都是旅游用地,它是集吸引能和接待于一身的。
旅游用地分类:吴郭泉、王文娜等人从生态理念的视角出发,把旅游用地划分为自然生态旅游用地、人工生态旅游用地、旅游文娱设施用地、旅游基础设施用地、旅游生产用地。徐勤政、刘鲁等将城乡规划的视角作为研究基础,研究了旅游用地分类体系。
旅游用地评价:我国在 20 世纪 80 年代,就开始研究了旅游地评价,早期有代表性的学者楚义芳、吴承照、程伟民等,他们分别早旅游地的评价模型、单元和指标,以及开发预测旅游用地的方法上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学者们展开进一步的研究,李亚男通过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评价了开封市旅游用地集约利用情况。
旅游用地空间结构分析:主要是分析、研究旅游用地的利用格局,并且寻求一种能够满足旅游业发展,又能实现生态效益的最大化的最优格局,最终达到土地利用的健康持续发展。王珍子探寻了旅游用地功能分区方法后,提出对区域旅游用地方面的管理思路。
2.研究方法
(1)文献综合分析法:分别对旅游用地、旅游驱动力等方面进行期刊论文、硕博论文的搜索与阅读,了解目前研究的重点和不足之处,为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
(2)实地调查法:通过实地调查,查清景区土地利用现状。
(3)统计分析法:通过地理空间数据云下载遥感影响数据,运用ENVI软件对处理好的遥感影响进行监督分类,从而获得研究区域的土地利用现状图,通过现状图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从而分析出旅游景区发展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4)实证分析方法:结合当地的社会经济状况,从土地利用变化方面为主要切入点,对旅游发展进行分析。
3.对于已有研究的独到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首先,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国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带动了旅游景区的大发展。我国作为一个旅游业大国,坐拥五千年文明史和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土地,拥有着数不胜数的历史人文和自然景观。新世纪以来,尤其是最近三到五年间,人们的经济水平得以提高,休闲旅游的意识开始增强,加之路网建设的不断完善,旅游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从而加快了风景名胜区的建设,这就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注入了一股鲜活的动力。因此,为了确保旅游业的发展能够持续,我们要保护好当地的土地资源禀赋以及环境质量。
其次,旅游景区的发展对景区及其周围土地利用方式产生了各种影响。人类的所有生产活动都离不开土地,因此对于人类而言,土地资源无疑是生产活动中最为重要的自然資源。旅游业的发展也离不开土地资源。如果离开了土地资源,旅游业将无法发展。因此,旅游业的发展与土地利用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旅游业的发展能使深藏于山中的景观为人欣赏,能使不毛之地得以合理的利用,能让有限的国土资源发挥出无限的作用;另一方面,服务于旅游业的各类产业的开发促进了旅游景区及其周边的土地利用,如景区内的基础设施的建设、旅游接待设施的完善以及景区交通条件的改善等活动都会使得景区内大量的土地利用类型发生改变。因此,旅游业的发展本身就是一种土地利用的过程,它也是造成土地利用方式发生巨大变化的根本原因。
最后,旅游景区土地利用不合理的问题会影响到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合理利用和规划景区内外的土地是保证景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所以以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来探讨旅游景区发展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John Saremba,Alison Gill.Value Conflicts in Mountain Park Setting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118(3):455-472.
[2] 梁栋栋,陆林.旅游用地初步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5(5):462-464. 13
[3] 王珍子.区域旅游用地规划与管理研究[D].赣州:江西理工大学.2005.
[4] 李亚男.旅游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开封为例[D].开封:河南大学.2010,4.
[5] 胡文娜.北京市平谷区旅游用地规划[J].城市规划通讯中规院专栏.2006,14.
作者简介:
赵昊天(1994—),男,汉族,四川成都市人,在读硕士,本科,单位: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 研究方向:土地利用与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