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剩余劳动力研究的文献综述

2018-07-13 00:26陈雪琴
炎黄地理 2018年4期
关键词:劳动力因素理论

1 国外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研究

国外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研究历史长久,一直可以追溯到二元经济理论的代表人物刘易斯提出“边际劳动生产率为零或负数的劳动力为剩余劳动力”时期。国外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研究主要有六种理论:刘易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二元结构理论、拉尼斯—费景汉理论、托达罗的乡村—城市劳动力转移理论、乔根森二元经济发展理论、推—拉理论及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

国外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研究主要是从模式或者理论出发,每个学者的侧重点不同,但主要是对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的原因、劳动力流动的动因、影响流动的因素等几个方面的研究。特别是刘易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二元结构模型和推—拉理论模型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研究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2 国内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研究

目前。我国主要从、转移模式、转移问题、转移影响因素、转移对策和转移影响四个方面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

2.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指的是其转移的一般方式以及方向,根据目前学者的研究来看,划分了有不同的转移模式。

惠宁(2005)对我国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型进行了总结性研究,认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包括以下几种:第一种是就地转移模式;第二种是异地转移模式;第三种是多元复合转移模式。汤顺清(2007)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模式主要有四种,第一,离乡不离土;二是离土不离乡;三是离土又离乡;四是农闲离乡,农忙回乡。马艳霞(2009)却认为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民族地区具有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宗教与文化拉力强大等特色,具有天然的旅游资源禀赋优势,因此,发展旅游经济是解决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题的最佳劳动力转移模式。

从惠宁、汤顺清两位学者的研究来看,可以认为我国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模式主要是就地转移、异地转移以及多元复合转移,而发展旅游经济是我国民族地区,特别是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创新模式。

2.2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

关玲(2010)认为辽宁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存在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的制约、乡镇企业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缓慢、农业自身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有限、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劳动力市场体系不完善等问题。蒋志辉,何平平(2011)认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劳动力跨省转移的難点主要表现在转移就业的意识与观念落后、宗教信仰的约束、文化水平总体偏低且语言交流困难、民俗和生活习惯的差异、就业能力偏低、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低,转移成本比较高等方面。李继刚(2014)指出西藏农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面临两大问题,第一是城镇发展滞后难以有效吸纳农牧区剩余劳动力;第二是农牧区非农产业吸纳剩余劳动力有限。

2.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

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转移的过程当中收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最终转移的结果往往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从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研究来看,赵小刚(2010)认为西藏“非典型二元经济结构”是制约西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深层次原因,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低、城镇化水平低、传统文化制约和理性经济人意识淡薄、相关政策的缺失等因素是西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依帕热·伊明(2013)以喀什地区 S县为例,认为地域自然条件及民族特征因素、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人力资本因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制度因素是制约新疆少数民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

从实证研究来看,盛运来(2007)利用迁移理论,从个体、家庭、社区和制度等多个层面对中国劳动力转移因素做出了比较系统的分析,提出可能影响劳动力转移相关16个假设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模型,从农民个体、农民家庭、农村社区以及制度等层面进行了实证分析。徐明凡,刘合光(2012)基于武汉市 1993—2008 数据分析发现城镇投资占社会总投资的比例、农村机械总动力、城乡收入差距是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流转的主要因素,而农村人均耕地面积、农村科教文卫投入占社 会固定总投资的比例、城市失业率、农作物受灾面积占农村耕地面积的比例、农村年末总人口是阻碍其流转的因素。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诸多,但主要是制度、经济发展、劳动者自身三方面的因素。大部分学者在影响因素分析方面都比较全面,但是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研究还比较少。

2.4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难题,学者们提出了很多解决的对策和建议,对于促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特别是政府对相关政策的制定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白东(2010)在加快山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建议和对策中提到,要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引导;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实现土地自由流转;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小城镇建设;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齐跟兄(2013)针对内蒙古农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问题,提出了鼓励农牧民自主创业、重视农牧民工的权益维护、关注教育和培训、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等对策。于开红(2016)指出要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率的提高和就业空间的扩大创造条件;其次要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最后要加强对农村教育、农村过剩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力度,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结构性失业。王佳(2018)认为新时代要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策略,加强文化领域中的精准扶贫教育培训,同时构建多种新型的农村劳动力市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官方维权平台。

我国学者多从政府的角度提出对策,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自身的角度提出对策的研究很少,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往往是政府政策在贯彻落实中处于被动的地位,自我认识和自我意识不强。

参考文献

[1] 于开红.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劳动经济,2016(3):22-23.

[2] 马艳霞.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修正与路径问题研究一一基于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分析[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9.

作者简介:

陈雪琴,女,土家族,重庆,硕士,研究方向:民族地区公共事业管理。

猜你喜欢
劳动力因素理论
纯电动汽车续驶里程影响因素
坚持理论创新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我国劳动力市场薪酬体系发展趋势研究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劳动力流动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劳动力流动的区域差异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