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2018-07-13 06:40李元亨
中学历史教学 2018年10期
关键词:近代史甲午战争史实

李元亨

两年前,我有幸在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上讲了一节题为《甲午新探——刻不容缓的现代化》的展示课,得到了与会专家和老师的认可。现以这节课为例,谈谈史学阅读与历史教学相结合的粗浅做法,请方家指点。

一、讲什么和读什么

赵亚夫教授指出:历史有效教学的原动力不是教育学和心理学,而是历史学;凡是历史讲得不熟不透的教师,都是学科功底不扎实。他建议历史教师应高度重视“与学习视野相关的史论”“与历史知识相关的史实”“与历史学习方法和思考相关的史料”。[1]

很显然,要把这节课讲熟讲透、讲出价值,就必须在了解学术界“主要史学认识”的基础上形成我个人的“基本教学认识”。在认知有突破的情况下,才有可能确立有深度的教学立意,才谈得上围绕教学立意遴选素材、设计活动、开展对话。这一切的基础和前提就是高质量的史学阅读。

雖然我还不知道具体讲什么,却很清楚自己缺什么。于是,我立即启动了围绕一节课开展一次专业阅读的计划。

我把要读的书分成三类:

第一类中国近代通史、世界通史中涉及甲午中日战争的章节。这类阅读我略有积累,只需要把手头的书籍本着实用主义的原则再搜索一遍,看看有无新发现和新体会就可以了。

首先,我把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郭廷以的《中国近代史纲》、陈恭禄的《中国近代史》、李侃等著的《中国近代史》、张海鹏主编的《中国近代通史》等近代史著作中有关甲午战争的章节认真研读,重新梳理;其次,我把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杰里·本特利的《新全球史》、帕尔默的《现代世界史》、马克垚的《世界文明史》、费正清等主编的《剑桥中国史》(晚清卷)等世界史著作中涉及甲午战争前前后后的章节内容重新阅读。通过专业阅读弄明白甲午战争在中国近代和世界近代的“坐标点”,搞清楚这一事件在不同时空之中的位置。

第二类涉及甲午中日战争的专著。这类书籍我存量有限,需要通过借、买、听等多种方式获得。

通过买和借的方式,我先后阅读了戚其章的《甲午战争史》、祝勇的《隔岸的甲午——日本遗迹里的甲午战争》、姜丰的《甲午战争的千条细节》、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袁村平的《觉醒的国殇——甲午战争120年祭》、陈悦的《沉没的甲午》、姜鸣的《龙旗飘飘的舰队》、徐平编的《甲午战争人物志》、郭廷以的《近代中国的变局》、唐德刚的《从晚清到民国》、袁伟时的《昨天的中国》和《晚清大变局》、朱维铮的《重读近代史》、陈旭麓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等等甲午专题类或其他专题下涉及甲午的书籍。

除此之外,还听了《罗辑思维》、《晓松奇谈》等音频资源中涉及甲午战争的部分。

第三类是在我确定了“新探甲午——刻不容缓的现代化”的立意之后追加的专业阅读,包括罗荣渠的《现代化新论》、吉尔伯特·罗兹曼的《中国的现代化》、章开沅的《离异与回归》等专业书籍和在中国知网下载的有关中国现代化主题的文章,限于篇幅在此不一一列举了。

二、怎么讲和怎么读

毫无疑问,围绕一节课开展的专业阅读有相当的功利性。尽管如此,这样的阅读对于我提升认知、丰富实践还是大有助益的。

1.通过阅读确立教学立意

确立教学立意是我试图通过专业阅读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在阅读第一类专业书籍时我主要想解决下列问题:甲午战争在近代中国的意义是什么?甲午战争在近代世界的大格局之中处于什么位置?在中外两个维度之下如何定位甲午战争在高中历史必修一即政治文明历程中的位置?受所读相关内容的启发,最后我选定本课的主题为“刻不容缓的现代化”。

明确这个主题之后我同时开始了第二类和第三类的阅读。第三类阅读是要帮助我理解现代化特别是近代中国的现代化问题。考虑到老师们在讲述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时,一般会涉及近代中国政治现代化的问题,我便把“政治现代化”当做一个学生已经清晰的“前置概念”处理,未再在课堂上探讨其含义。这一做法似有可商榷之处。

2.通过阅读选择教学史实

按照主办方要求,这节课要在学生对甲午战争原有认知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在这一点上,第二类专业阅读发挥了比较大的作用。我受祝勇的《对岸的甲午——日本遗迹里的甲午战争》的思路影响,从中日对比的角度选择史实和史料。

目前史料教学备受诟病。何成刚博士把时下史料教学的问题概括为:过于追求史料的数量,从而忽视史料的质量,史料缺乏有效性、典型性、代表性;对史料的科学性缺少辨析,导致盲目乱用、错误使用;缺乏基于历史语境的分析,导致史料解读随意化;呈现带有特定立场、以偏概全的史料,导致对历史问题的认识呈现“一边倒”倾向等等。 [2]

通过对第二类书籍的对比阅读(指的是重点留意对同一个历史问题,不同研究人员秉持的不同史学认识的研究文献)、群文阅读(指围绕一个历史问题,广泛收集整理基于不同视角、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研究人员撰写的研究文献。)[3]较好地避免了何成刚博士警示的问题。

3.通过阅读清晰教学逻辑

围绕教学立意,按什么教学逻辑处理选定的史实和史料呢?

受姜丰所著《甲午战争的千条细节》的启发,我从战争“时间轴”示意图反映的“短”和“惨”入手,通过中日两国宣战诏书对比、人(君、臣、民)的对比、物(钱和援)的对比、人和物的组织调配方式的对比,得出甲午战争期间中日两国“是前现代观念与现代观念的对照、前现代人与现代人的对决、前现代体系与现代体系的对垒”的结论,水到渠成地得出“观念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体制的现代化都刻不容缓。”的认识。

如此处理,史料、史实、史论逻辑自洽,顺理成章。从最后学生现场写下的“新探甲午新感想”的文字来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他们确有新收获、新认识和新触动。

4.通过阅读锤炼教学语言

教学语言是教学思想的外化和载体,准确、清晰、生动、平易的教学语言也为这节课增添了几分灵动。

教师语言的锤炼需要长时间的持续积淀。但是通过功利性的专业阅读也可以获得些许启示。我就模仿《罗辑思维》和《晓松奇谈》的聊天式的语言风格,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轻松、理性的语言环境和平等、民主的对话氛围,让大家有话能说、有话敢说。

专业阅读对于历史教学的意义无须赘言。但是“怎么读,读什么,读完怎么用?”这些操作层面的问题还在困扰不少一线教师。

从这节课,我的体会是:

第一,读通史找本课历史事件的“坐标点”,确定教学立意,明确“课魂”。

第二,开展主题阅读,通过群文阅读和对比阅读,选择史料、明确史实。

第三,围绕核心概念或核心人物开展专业阅读,确保对要讲的内容通透。

第四,借鉴专业阅读的逻辑和语言特色结合个人的专长、具体内容和教学对象的实际,理清教学逻辑,锤炼教学语言。

【注释】

[1]赵亚夫:《找准历史有效教学的原动力》,《中国教育报》2007年3月23日。

[2][3]何成刚  沈为慧:《史学阅读与史料教学》,《历史教学》2016年第11期。

猜你喜欢
近代史甲午战争史实
近代以降制约中华文化自信的重要因素论略
透过李鸿章看中国近代外交史
浅谈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的原因
引领学生追求历史学习的最高境界
美国在甲午战争中偏袒日本的经济原因
唐宋时代的科举与党争——内藤湖南“宋代近世说”中的史实问题
“贵族政治”与“君主独裁”
——内藤湖南“宋代近世说”中的史实问题
关于启蒙运动教学的几点想法
晚清政治学学科发展研究:1899~1905年
不该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