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关键在于“留守父母”

2018-07-12 05:44陈立群龙海英
人民教育 2018年7期
关键词:留守儿童儿童农村

陈立群 龙海英

伴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大量农村青壮劳动力外出务工,在广大农村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留守儿童。2016年11月,民政部、教育部、公安部在全国范围内联合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工作,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为902万人,其中90%以上分布在中西部省份。与此前的统计相比较,留守儿童的整体数量虽有所下降,但隔代监护或无人监护的比例却在上升。有36万农村留守儿童无人监护,占4%;隔代监护的留守儿童数量为805万,占89.3%。

贵州作为劳务输出大省,留守儿童问题异常严峻。笔者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对此作了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台江县各小学、初中的留守儿童比例为43.9%;县内唯一的普通高中台江县民族中学留守孩子比例为46%。

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从政府到学校,从爱心人士到广大教师,各地都开展了相应的研究,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但留守儿童问题依然突出。笔者认为,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关键在于“留守父母”。

一、家庭是孩子自信的源泉

人一生中要接受三种教育,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一般来说,孩子3岁时,智商就大致确定了;4岁时,行为习惯相对形成了。古话说“三岁看老”,即在3岁以前,家庭对孩子身心发育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渐塑造了孩子的性格,而性格最终决定命运。从某种意义上讲,对一个孩子影响最大的就是家庭教育,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一定是家长。

对子女的养育、培育与教育,是父母的职责与义务。好的家庭教育造就优秀的孩子,缺失家庭教育的孩子成长中会产生更多问题。我们不能苛求父母的文化教育水平,因为不可能每一个做父母的都是大学问家,更何况孩子的智商与父母的受教育水平相关性也不大。但作为父母,给孩子“家”的概念和温情,应该是家庭教育最基本的要求。

从小没有父母在身边的孩子,尤其是在没有母爱环境中成长的孩子,难以发展出对他人的信任感。一个从小不信任他人的人,很可能是一个没有安全感的人,而一个没有安全感的人,是不可能有幸福可言的。没有幸福感的人,不会爱他人、爱世界,甚至不会爱自己。

古今中外成名成家为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他们的父母也未必都有大学问,但是在美好品格以及人生方向上的引导常能让孩子记忆犹新。人教版初一语文教材收录美国作家莫顿·亨特的文章《走一步,再走一步》,里面讲述了父亲引导悬崖上的小亨特一步步慢慢走下来,直至脱险的故事。这件事让亨特信心大增,以后遇到多复杂危险的问题,他都能自己想办法一步步解决。莫顿·亨特早年在空军服役,参加过“二战”,执行对德国的侦察任务。

俗话说“金屋银屋,不如家里草屋”。这是因为父母与子女有着不同寻常的血脉继承关系,是超越功利与世俗的,不是其他关系能轻易替代的。从发展心理学角度讲,受父母宠爱的孩子,一生中都有一种骨子里的勇敢与自信。因为在他的成长道路上,遇到困难总有来自父母的鼓励与引导,哪怕失败了,在父母眼里,他也永远可爱,永远都是最棒的,少有冷刻的鄙夷与伤害。从某种意义上讲,有父母在,才有真正的呵护与关爱,才有踏实的幸福感和安全感。而爱和安全感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

从我校的调查数据看,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孩子们寻求的倾诉对象第一是“父母”,占45%,第二是“同龄人”,占33.3%。但从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效果看,“父母”的优势肯定高于孩子的“同龄人”。

我校一名男生在写给妈妈的习作中写道:“在家里,邻居都说我有了上顿没下顿。自从你去深圳后,我每次回家都备感孤独。家里空荡荡的,堆满了父亲的工具、脏衣服,乱七八糟的书籍、物品;冰箱里饭菜都已发霉,死在碗柜下面的老鼠还等人将它埋葬……一切都失去了秩序。你说年底回来,我说回来就不要再出去了,每个星期打电话挺想念的。”留守孩子的心声由此可见一斑,但他们大多数都不会告诉父母,所以只是忍着、念着。

父母的初心是想改善家庭的物质生活条件,使孩子过上更好的生活,更加安心地读书,考上好大学。但事实上,在家人与物质之间,孩子更倾向于与父母团聚,我校98.3%的学生都表达了这种期待,并且十分渴望与父母见面。然而,调查结果显示,75.9%的外出务工父母一年只回家一次,有的孩子甚至7年沒有见到过父母了。

二、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倾向

孩子的成长,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比学业重要得多。诚如孔子所言:“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英国心理学

家约翰·鲍尔比开展了一系列“母爱剥夺”的研究,他指出:“在个人成长的最初几年里,母亲照料时间短或者经常变换主要养育者,对人格发展有不良影响。”

留守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十分薄弱。在我校的调查问卷中,对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同学相处、与父母沟通、课堂表现方面进行了比较。从统计数据分析,留守儿童相较于非留守儿童更不习惯与父母交流沟通,更不能愉快地与同学相处,没有人倾诉心事,更愿意一个人相处,也就更容易产生孤独感。

同时,留守儿童在课堂上更不愿主动回答问题,回答错误产生的失落感持续时间更长。可见,这些孩子面对挑战更倾向于退缩,缺乏主动出击和积极进取的心态,而一旦失败则更容易否定自己,产生自卑心理,“逆商”偏低。这两种心态会形成恶性循环:

不愿主动回答问题→回答错误

↓ ↓

逐渐自卑←久久的失落感

个人心理和品格问题往往细微而不易察觉,不像分数那样显性,但却是大堤上的蚁穴,击中要害。调查数据显示,普通班中的3个留守儿童在父母外出务工后一直一个人生活,其中一个男生在问卷中还表达了不期待与父母见面、不希望与父母一起生活的想法,与同学相处也不愉快。现代社会爆发的新病症中,很大部分都涉及心理问题,忧郁症、妄想症、偏执狂、强迫症,许多成年人的心理问题都可以追溯到儿童与青少年时期。这个男生的心理显然已经发生不太健康的变化,他觉得自己被抛弃了。犯罪心理学上有一个“破窗效应”,一间屋子如果一个窗户破了,没有人修补,不久其他窗户也会被砸破。如果这个男生未得到及时的关注和帮助,未来发展令人担忧。

台江县班主任抽样调查与访问也发现,留守儿童更易拖延、不交作业,上课不主动回答问题,学习主动性差;个性孤僻敏感,与同学之间的关系紧张,更容易早恋等。许多班主任在问卷上补充道:“留守儿童的家长对孩子的关注和爱太少”,一旦发现孩子在学业上没有提升,就“放弃管教”。

孩子需要父母的爱才能幸福成长,反过来也要给孩子与父母面对面的机会,让孩子学会给予父母爱,才算是完整的成长。我们学会爱他人,大多都是从学会爱父母开始的。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隔着电话交流,往往由于诸多原因导致“沟通不上”或“沟通不畅”,距离可以放大一个最小的矛盾,久而久之,父母与孩子之间的隔阂就产生了。

三、政府帮扶与学校关怀的现实局限性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曾经作为标语刷在了神州大地大街小巷的墙上。这对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确实起了很大的作用。

当下的问题在于,政府帮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留守儿童物质上的苦,但始终没法解决他们心理上的苦。学校的努力、爱心人士的付出,只能对孩子的心理问题起到缓解作用,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我校学生资助办公室的统计数据看,每年学生获得的资助款都在700万元以上,人均有2600多元,力度空前。而从我校的日常德育工作可以发现,不少受资助的孩子拿到资助款后就更换手机,迷恋网游,染上烟瘾。就整个黔东南而言,学生的手机、早恋和抽烟问题比东部地区严重得多。教师尽心尽力想让留守儿童在学校尽可能多地感受“家”的温暖和安全感,但从“回答错误有久久的失落感”这个角度看,留守儿童依旧更容易产生挫败感,面对失败和困难依旧没有足够的自信。

台江县班主任抽样调查与访问也发现,82%的班主任将时间和精力更多地花在留守儿童身上,但留守儿童的各方面问题并没有实质性好转。父母是孩子最信赖的人,他们在孩子心中的地位与作用不是另一个付出关心的人所能代替的,旁人的“弥补”都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很多时候,我们高估了教师的爱心付出对孩子心理能够产生的抚慰作用。笔者认为,再高尚的教师,即使从孩子的立场出发对其无微不至地关怀,也永远替代不了父母。

四、“打工现象”的历史局限性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加速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当前,城镇化正处于稳定快速发展时期,然而衍生的问题也不少,如果不及时处理突出问题,就会贻误时机,在不久的将来制约国家的整体与长远发展。

第一,对社会而言,“发展了城市,荒废了农村”。大量青壮年农民涌进城市积极参与建设,乡村却荒芜了。土地资源浪费预示农业发展停滞,而农业发展是城镇化的原动力。目前,农村已经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只是现阶段流向城市的劳力是以牺牲农业发展为代价的。此外,农业发展为城市人口提供基本的生活物资,为城市轻工业生产提供原料,同时也成为城市工业的消费市场。因此,城市化的同时不应忽视农村、农业发展,否则难以保证城市发展的持久动力。

大量男劳力进城务工,留守妻子的家务劳动、个人情感、婚姻质量不容忽略;夫妻一同外出务工,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心理问题又该如何?一家人相互联系减少、家人的情感疏离、家庭的概念淡化,老弱妇孺的孤独感日益增强。农村的这种“集体留守”让人心经历痛苦煎熬,让千百年来稳定的家庭秩序经受考验。总之,距离、情感压力和经济困境撕裂了家庭,导致农村地区的离婚率大幅度增长。这些实际上都是“三农”问题的深化。城市让生活更便捷更现代,但从某种意义上讲,更美好的生活一定在农村。重建中国乡村生活十分必要而且迫切。

第二,对教育而言,关注了少数,落下了多数。广大中西部地区由于传统观念尚未改变,一直遵循着“多子多福”“养儿防老”的观念。从黔东南州的情况看,几乎每个家庭都有两个以上孩子。着眼于这一实际情况,仅仅从孩子的数量上讲,站在整个国家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中西部地区的教育也应当引起政府和家庭的足够重视。

父母外出务工,大多数孩子都成了留守儿童,虽锻炼了吃苦耐劳、自理自立等很多品质,但存在的缺陷是明显的:胆子较小、不够自信、有较强的自卑感;心胸不够开阔,对生活、前程充满忧虑;孤僻、群体意识淡漠;学习动机单一等。

此外,中西部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比城市学校少,信息闭塞,教育教学活动的数量和质量与城市学校有较大差距。更关键的是,中西部地区农村学校现有教师的学历普遍偏低,教育教学能力整体上与城市有较大差距,对课程改革、新高考改革的理解与执行能力不足,极大地降低了农村学生通过学校学习改变命运的可能。我校是台江县唯一的一所普通高中,由于多数孩子有过留守经历,物质生活水平较低,心理阴影较重,师资水平又相对低下,即使少数学生能够走出大山,也缺乏相应的竞争力。

第三,对家庭而言,“度过了当下,输掉了未来”。“耕读传家”是中国农耕社会传承下来的一种特有家风,但在当下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大多数农村家长把目光更多地投向赚钱——为了赚更多的钱,走向更远的地方,孩子与父母的距离越来越远,也越来越缺乏安全感与自信,最终影响学业水平的提升。父母的離开,带走了孩子的一个世界。诚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对一个家庭来说,父母是根,孩子是花朵。”根与花朵是血脉相连的,不能总是天各一方。

很多家长看到孩子学习成绩一般,就让其放弃读书,带他们一起外出务工,或早早嫁娶成家。一些地方崭新的校舍建成了,家长和孩子的求学愿望还是不高。与留在乡下务农相比,眼下外出务工确实赚到了更多的钱,但总体上看,虽然能够度过当下的暂时困难,但由于孩子的教育受到影响而输掉了未来。

此外,还有许多农村家庭,因父母外出务工,孩子由隔代亲属监护。这些年龄较大、文化水平较低的祖父辈很难给予年幼孩子学业上的指导,早期的教育启蒙仅限于认几个字、数几个数;待孩子进人青春期,敏感的心理渴望抚慰,叛逆的性格、易人歧路的品德需要引导,几乎没有祖父辈的人能完成这项工作;至于规划人生、构建精神家园等更是无从说起。

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让农村留住人才

“打工现象”导致了不少农村的“空心化”。村寨“空心”,土地撂荒,经济社会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老人和孩子无人照顾,赡养问题十分突出,性侵问题时有发生。笔者认为,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关键在于“留守父母”,而从黔东南的实际出发,解决“留守父母”的根本办法在于振兴当地的农村经济,发展好当地的特色农业和旅游业。

现代化理论兴起于西方工业国家的崛起,因而工业化国家成为了现代化的蓝本。但这条道路对于“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分平”的我国西南地区而言,显然是不适合的。工业化不能代表整个现代化,现代化的实现路径应该是多元的。民族地区的现代化是本土文化自身的转型和变迁,是本土文化为适应现代生存环境而进行的自我调适与重构。这里的产业布局、产业选择必须因地制宜,尊重生态环境特征,利用生态资源,最大限度地防止生态环境污染,探索一条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两会参加山东代表团讨论时提出:“要推动乡村振兴健康有序进行,科学把握各地差异和特点,不搞‘一刀切不搞统一模式,不搞层层加码,杜绝‘形象工程。”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表示要把脱贫攻坚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结合起来,并提出了乡村振兴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等五个方面人手的具体措施。这让人备受鼓舞,也看到了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希望。

猜你喜欢
留守儿童儿童农村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