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教减负 为学增效
——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探究

2018-07-12 01:43罗炳志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8年6期
关键词:倍数组员课堂

罗炳志

(福州市国货路小学,福建 福州 350 0 0 9)

纵观当下数学课堂,经常可见这样一种怪象:课堂条理清晰、流程顺畅、课件精美,教师更是讲得身疲力竭,但学生的反应却是另一幅光景——沉闷、无聊、烦燥……一年级入学时,学生那专注的眼神,那踮起脚尖举手抢发言的情形,每位数学教师都不会陌生。为何这份纯真却随年龄增长而消失?其实是因为教师忽略了一个问题:谁是课堂的主人?大部分课堂,学生还是在被动学习,那么教师所有的努力都显得苍白乏力,课堂永远死气沉沉,即便偶有精彩,那也是昙花一现或一枝独秀,这种现状与教学初衷相去甚远。处理好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是走出困境的一条“生路”。

一、教的观念要转变,实现“退一步”

(一)从心理上“退一步”,让位于学生。教师习惯于照本宣科,按教案的设计走“流程”,忙于在40分钟“完成”任务,同时担心学生学不会,不会学,所以课堂是教师的“独白”,学生是被教师牵着走、甚至抱着走。显然,这样的心理准备不利于学生的学,也不利于课堂高效的实现。为此,应该在设计教学前更多考虑学生的需求,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会“放手”。

(二)从站位上“退一步”,让位于学生。大部分教师习惯站在讲台上,习惯站在学生面前,理由是便于控制课堂,这也造成了学生过于依赖教师。教师处处站在“主位”上。长期下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无从谈起。因此,教师应走下讲台,站在学生当中,把学生推向讲台,推向其余学生的面前,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个小组。这样学生的主体才能呈现,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

(三)从设计上“退一步”,让位于学生。要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堂的教学方式非常重要。从设计上,要更多考虑如何让学生“入戏”,让学生多想、多说、多问、多练。例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一课,可以这样设计:

1.创设情境后(把长方形、正方形跑道的图形缩小一定的比例,以厘米为单位画在练习纸上),出示学习要求:

(1)量一量:小组合作测量出所需要的边的长度;

(2)算一算:每个同学自己尝试着算出这两个图形的周长;

(3)想一想:你还有没有不同的计算方法?

(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有序交流,说明各自算法。)

2.小组派代表汇报:

(1)分别请求出长方形周长不同算法的小组上台汇报

长方形:

方法1:6+4+6+4=20(厘米)

方法2:6×2+4×2=20(厘米)重点理解为什么乘2?

方法3:(6+4)×2=20(厘米) 为什么要添上小括号?

正方形:

方法1:5+5+5+5=20(厘米)

方法2:5× 4=20(厘米)

(小组汇报后,全班交流,互相质疑。)

(2)小组上台汇报正方形周长方法。

……

这样设计的意图,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全员参与,自主探究计算方法,充分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然后引导学生对每一种计算方法进行比较、评价,教师并不限定学生必须用哪一种方法,而是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感悟不同方法的适用性。这些知识是学生自己获得的,将终身难忘,更关键的是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评价,实现了课堂的高效。

(四)从评价上“退一步”,让位于学生。数学课堂上经常出现教师说“你真棒”“向你学习”等表扬的话,这些肯定的话语对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有一定的作用。但是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也制约学生的自主性,因为学生已经习惯教师的评价才是“标准答案”,所以一回答完,学生就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师身上,等待评价。从效果上来说,这种评价方式较低效,应更多地在数学课堂中让学生来评价。如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一课中,教师让小组代表板演长方形周长的不同解法后,学生的发言:

生1:我同意第一种解法,能清楚看出四条边,也可以用6+6+4+4。

生2:我认为第3种解法简单,只要算出一条长一条宽的和,再乘2就行了。

生3:我想请问xx同学,乘2是什么意思呢?

生4:因为它有两条长两条宽,先算出一条长一条宽的和,乘2就是两条长两条宽。

……

在对话中,教师和其他学生一起倾听,学生都“言尽”了才进行点评、总结。课堂中应尽可能引导学生进行互评,用“我同意你的想法”“我要补充”“我不同意你的答案”等语言,表达自己对同伴发言的看法,让学生来做“裁判”。这种形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存在感,增强自主性,同时也实现了一个问题多个学生受益,真正实现了课堂的高效。

二、学的观念要转变,实现“进一步”

(一)注重预习能力的培养,学习靠前一步

预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一环,让学生先于课堂了解知识,先于教师讲解思考问题,在课堂上,自己的理解与上课结果相同,便有成功的愉悦;如果不同,就会进行对比思考。这不仅能提高课堂效率,而且能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乐趣。

1.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预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要让学生在课前就知道,什么内容是我懂的,什么内容是我不会的,带着这样的准备走进课堂,才能提高学习的效率。而实际教学中,许多学生直到教师板书课题,才知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这种滞后的学习准备状态,是导致学生课堂学习效率低下、紧张的主要原因。因此,要让学生明白预习的重要性,养成预习的习惯。同时也要让学生通过预习获得成功的体验,知道自己也是教师,书本也是教师,自己通过预习也能够独立掌握知识。

2.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

在数学课的预习中,尝试“一看二划三圈四做”的预习模式。一看,就是翻一翻、看一看即将要学的内容,“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可根据时间、内容的情况决定看几遍。要教给学生看的技巧,如引导学生特别关注一些不同颜色、字体的字句,还有提示语等。例如,《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例1中,提示语“小数点一定要对齐哦!”《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一课中,红色加粗的“乘法”“因数”“积”“除法”等字词。要让学生明白,这就是本课重要的知识。二划,就是把教材中认为重要的结论、公式等内容划一划。另外还要根据自己对预习内容的理解,把数学课本中关键的字、词划出来。三圈,就是把预习当中遇到的不理解、不会做的内容圈起来,作为到学校和组员交流及课堂提问的素材。例如,预习本上的“做一做”等练习,检测自学的成果。只有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才能让学生有章可循,让预习变得“轻松”,让预习落到实处。同时,教师也应经常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

(二)注重学习小组的创建,合作前进一步

只有部分学生参与的课堂是低效的,每堂课应该让每个学生尤其是学习不好的学生有发言、参与学习的机会,这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因此,组建学习小组,实行组长负责制,通过“兵教兵”等策略,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自主学习活动中。组员在小组内能够得到充分的语言、思维及胆量的训练,在合作交流中逐步养成能主动与他人交往,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实现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1.创设氛围,是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

首先可以按学习的情况进行分组,每组最好4-6人,设立组长,制作组牌,甚至组员一起合作,设计组徽、口号等,让组员在这一过程中找到团队的感觉。

2.建立制度,是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保障

第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小组架构。每4—6个学生分成一组,编成ABCD等,四个人是统一的整体。由A生担任组长(一般选学习优秀学生),每天课前的预习、作业的完成情况,都由组长代为督促。A生是组长,负责组织全组的学生学习,同时要重点帮助D生(组内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B生则要和C生互相帮助。这样安排,学生之间的交流更为紧密,学生互相监督比教师的催促效果要好,而且“兵教兵”策略也降低师生之间的摩擦,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可谓一举多得。当然,组长的培训也至关重要,组长的素质决定着小组自主学习的水平。首先,要提高组长的荣誉感,让组长意识到光荣和责任。其次,要定期进行培训,教给组长学习的技巧和方法,如教会组长使用微课技术进行作业的讲评,帮助组内成员。同时为组长出谋划策,解决管理组员中遇到的问题。

第二,要运用积极生动的激励措施。为了改变过去课堂活动被优生“承包”的情况,可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学生尤其是学习困难学生的参与度。如在小组活动中规定组员中,每个学生回答问题有不一样的分数,如A生回答只能给小组加1分,如果是组员D回答,小组就会得到2分。这样的制度会促使学习好的学生去帮助学习较差的学生,并把发言、练习等学习机会优先给学习较差的学生,让这些学生不再是课堂上纯粹的“听众”“观众”,形成“兵教兵”的良好学习氛围,最终让所有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都得到加强。例如,在教学《2、5的倍数的特征》时,出示学习要求:

温馨提示1.先独立写出1 0个2的倍数,1 0个5的倍数。认真观察这些倍数,看看有什么特征?2.在小组内轮流发言,看看自己的发现和同伴是否相同?3.尝试用语言归纳你的发现,并请组长做好反馈的准备。

这样的学习要求,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在自学、同伴互助中获取知识。

小组合作学习结果的反馈也很重要,以下是《2、5的倍数的特征》小组反馈的片段:

组长:现在我们小组来汇报,先请xx同学来说说他写的2的倍数。

组员 D:2 的倍数有 2、4、6、8、10、12、14、16、18……

组员C:我们小组发现,2的倍数,个数上都是0、2、4、6、8。

组员B:我们小组发现,5的倍数,个位上都是0、5。

组员A(组长):我们小组通过讨论,发现2的倍数的特征是,个位上都是0、2、4、6、8;5的倍数的特征是,个位上都是0、5。请问大家有什么问题或补充吗?

……

这种有序的小组发言方式,让学习最困难的D发言,再到C、B,最后才是组长总结,保护了每一位学生的思考、发言机会。尤其是学生D,即便回答不全或只能回答较简单的问题,但只要保护住这样的机会,该学生就有可能迎头赶上。而在传统抢答式的提问中,学困生很难有这样的机会,久而久之,学习热情就荡然无存。要让学生明白,在一个团队里,更重要的是团队的整体分数,而不是个人,这也让学生感受团队合作的力量,遇到不懂的题目,组员先在组内交流,组内有困难就进行组间的探讨,只有每个小组都不会的问题,再由教师讲解。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的发言、思考力在不知不觉提高。学生自主地学,教师轻松地教,这就是“幸福课堂”“高效课堂”。

3.开展评比,是有效开展小学合作学习的核心

为了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开展“最佳学习小组”的创建,评比的项目可以有课堂内的,也可有课外预习的。例如下面“小组合作学习评比表”所涉及的内容:

通过评比,再对最佳学习小组进行类似“免周末作业”等的奖励,就会让所有学生在组长的组织下,主动地、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教师在一退一进间,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自由的学习环境、良好的学习氛围下,正确地引导,适当地点拨,使学生能自发、自主地探究知识,体验独立获取知识的喜悦,增强学习的自信,实现为教减负,为学增效。

猜你喜欢
倍数组员课堂
同样是倍数,为啥还不同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当组长真不容易
回忆流金岁月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倍数魔法
小组落幕
如何表达常用的倍数